告別朝九晚五後,我的焦慮從職場轉移到「我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以前還是上班族的時候,我的渴望很簡單:我想活出自我,過上快樂的生活。那時候的我,每天都在想,如果有一天不用朝九晚五,不用被規則框住,應該就能真正感受到自由吧?


然後,這一天真的來了。
上個月底,我離職了,我終於自由了。


沒有打卡、沒有主管壓力、沒有要拼命追趕的 KPI,所有的時間和選擇權都回到了自己手上……但奇怪的是,一種新的焦慮感卻悄悄爬了上來。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這的讀者,你好。在這兒我會分享從自己的人生事件出發,帶給我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對話、靈性的方式,更認識自己與在地球上的體驗。


當「自由」真的降臨,新的迷茫卻出現了

以前的焦慮來自於體制,來自於公司、來自於那些不自由的框架。 但現在的焦慮,卻來自於我自己。我發現自己開始急著想要找到一個新的身份,好像如果不趕快貼上某個「標籤」,我的存在就會變得模糊不清。

我開始問自己:「現在的我,到底是誰?」


是個創作者?是個顧問?是遠端工作者?還是……什麼都不是?


有好幾次,我坐在電腦前打開 Notion,想為自己規劃事業方向,但腦袋裡卻只有一團混亂。

「 我要選 A ,還是 B ?」

「 還是,其實 C 才是最適合我的?」

「 但如果沒有確定方向,我還能經營嗎?」


一邊思考,一邊覺得怪怪的。為什麼,我好像在逼自己一定要有個明確的標籤,才覺得安心?



原來,我只是害怕「沒有定位」的自己


後來,我開始覺察,這種焦慮的底層原因來自於「 沒有身份認同 」。


我曾經覺得,只要離開職場、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能感受到自由,但當自由真正降臨時,我才發現,原來,我還是想抓住某個穩定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身份,就像是一顆可以緊緊抱住的浮木,讓我們在未知的海裡,有個暫時的依靠。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隻離巢的小鳥,終於飛出了籠子,卻發現自己還不知道該往哪裡飛。


所以,我決定暫時不貼標籤了


我問自己:「 如果先不貼標籤呢?如果允許自己迷茫一陣子呢?」


如果今天有人問我:「你現在在做什麼?」

我可以不必急著回答「 我是OOOO 」或「 我是▲▲▲ 創作者 」,而是坦然地說:「我正在探索中,試著找到最適合我的方向。」


當我這樣對自己說時,心裡的焦慮突然緩了一點,給自己一段「開放探索期」。不用急著下定義,不用強迫自己選 A 或 B,而是允許自己試試看,去看看還有什麼可能性。


人生本來就不是線性發展的,它更像是一條流動的河,我們會在不同的時間點,遇見不同的風景。 而現在的我,就在這條河上,漂流著,探索著。


給同樣迷茫的你:我們都不需要那麼快找到答案


附上一篇我很喜歡的文章 Intern Human

如果當這些腦海裡的小聲音已經成為你焦慮、恐懼的來源,那麼或許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觀察內在的聲音而非不斷追隨附和它,也就是-不要輕易的相信你腦海裡的每個念頭。

https://vocus.cc/article/66fd78a9fd8978000137f24f


感謝閱讀到這的你/妳,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


【歡迎光臨!我的樹洞】

因文字而相聚、因情節而共鳴、因收穫而啟發


👉🏻 喜歡文章,請按【愛心】❤️

👉🏻 想第一時間收到新文通知,請按【加入沙龍】➕

👉🏻 為這個樹洞注入更多溫暖能量,請按【方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ntern Human-avatar-img
2025/03/21
感謝你的推薦😊
avatar-img
歡迎光臨我的樹洞
30會員
9內容數
因文字而相聚、因情節而共鳴、因收穫而啟發。感謝你的到來,歡迎光臨!我的樹洞。
2025/01/17
透過自我覺察,發現自己長期以來習慣批判內在,反思為何能輕易讚美他人卻難以接納自己,並以此作為探索自我接納的起點。
2025/01/17
透過自我覺察,發現自己長期以來習慣批判內在,反思為何能輕易讚美他人卻難以接納自己,並以此作為探索自我接納的起點。
2025/01/07
小時候在學校,當老師連名帶姓的喊你時,就知道接下來準備被唸了。 長大後在公司,當辦公室一片寂靜,突然有人開門喊你時,那多半也是因為有事要找你。 你是個容易受他人行為而觸發自己情緒的人嗎?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這的讀者,你好。 在這兒我會分享從自己的人生事件出發,帶給我的影響以及如何透
Thumbnail
2025/01/07
小時候在學校,當老師連名帶姓的喊你時,就知道接下來準備被唸了。 長大後在公司,當辦公室一片寂靜,突然有人開門喊你時,那多半也是因為有事要找你。 你是個容易受他人行為而觸發自己情緒的人嗎?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這的讀者,你好。 在這兒我會分享從自己的人生事件出發,帶給我的影響以及如何透
Thumbnail
2024/12/31
透過自身經驗,探討情緒的處理方式,以及如何避免透過邏輯思考壓抑情緒,分享三步驟冥想技巧:正視情緒、抽離觀察、自我擁抱,期許能更瞭解自己,與情緒和平共處。
Thumbnail
2024/12/31
透過自身經驗,探討情緒的處理方式,以及如何避免透過邏輯思考壓抑情緒,分享三步驟冥想技巧:正視情緒、抽離觀察、自我擁抱,期許能更瞭解自己,與情緒和平共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五天,不過實際上三月底就用特休的沒進辦公室了,所以心靈上可能算離職 1X 天了哈哈!但確實是到週一跟人事拿了離職單、把自己的座位清空和這幾天都沒進辦公室,才真的有種「啊我離職的實感」。
Thumbnail
Hi 機緣巧合看見這裡的 all, 今天是我離職的第五天,不過實際上三月底就用特休的沒進辦公室了,所以心靈上可能算離職 1X 天了哈哈!但確實是到週一跟人事拿了離職單、把自己的座位清空和這幾天都沒進辦公室,才真的有種「啊我離職的實感」。
Thumbnail
想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除了準備足夠的經濟,支撐自己度過前期收入不穩定的期間外,心理上的調適與能力的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想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除了準備足夠的經濟,支撐自己度過前期收入不穩定的期間外,心理上的調適與能力的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