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開始小心翼翼,失去自尊只是時間問題
這些話,你是不是在心裡對自己說過無數次?
但,問題真的出在你身上嗎?
情緒勒索,往往讓人誤以為是自己不夠好,卻忽略了真正的問題——有人正在利用你的愧疚感來操控你。
主管的「關心」,讓你無法拒絕
Angel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資深行銷專員。她的主管Kevin總是表現得很「關心」她的職涯發展,經常對她說:「這個專案對你的履歷會很有幫助,你不做的話,機會就錯過了。」
當她猶豫是否要接下工作量超載的任務時,Kevin則語帶遺憾地說:「我本來以為你是個願意挑戰自己的人,沒想到……」
於是,Angel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不夠有企圖心?是不是應該再努力一點?」
她咬牙接下任務,犧牲了週末加班。久而久之,她發現無論自己多努力,主管的標準永遠在變,總是能找到讓她產生愧疚感的方法。
她的疲憊、焦慮與不安,已經成為Kevin控制她的工具。
這,就是職場中的情緒勒索。
如何識破職場情緒勒索?
情緒勒索通常帶有以下幾個特徵:
- 讓你內疚:「如果你不做,團隊績效就會很差。」
- 威脅你:「這次不做,下次升遷機會可能就沒了。」
- 貶低你:「我以為你是更有責任感的人。」
- 強調自己的犧牲:「我這麼照顧你,你怎麼可以拒絕?」
當你發現自己總是在小心翼翼地取悅對方,卻換不來尊重,請記住——你不是不夠好,而是他在操控你的情緒。
如何擺脫職場情緒勒索?
- 覺察自己感受
當你感到內疚時,先問自己:「這是我的責任,還是對方在施壓?」
如果對方的話語讓你產生愧疚感,而不是提供建設性的回饋,那麼你很可能正受到情緒勒索。
- 設立界限,學會說不
當Kevin再次用「這對你履歷有幫助」來施壓時,Angel可以這樣回應: - 「我很感謝您的建議,但目前的工作量已經達到極限,這次我無法接手。」
- 「這確實是個好機會,但如果要確保品質,可能需要適當調整人力資源。」
設立界限,不等於不負責任,而是確保自己的價值不被濫用。
- 讓對方承擔他的責任
情緒勒索者習慣把壓力丟給別人,你可以透過反向提問來打破這個模式。
當Kevin說:「如果你不做,團隊績效就會很差。」
Angel可以回應:「那我們是否該一起討論更合理的工作分配方式?」
這樣,責任就回到了主管身上,而不是單方面壓在她身上。
「情緒勒索者最大的武器,就是我們的恐懼、義務感和罪惡感。」--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
當我們學會看穿這些操控手法,就能拿回自主權。
所以,下次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時,請記住——
真正的問題不是你的能力,而是對方正在操控你的情緒。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