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健康人生:我的癌症康復之路與和信醫院飲食健康管理諮詢服務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12 是我與重大疾病最近距離的相遇,手術後我到底做了那些努力與改變,裨益提升身體免疫力,重拾健康人生?

raw-image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研究分享,追蹤超過2萬3千人,長達7-8年發現,如果能維持不抽菸、體重控制(BMI <30) 、適度運動、 多蔬果少食肉等行動,就可以遠離癌症、慢性病!

我為什麼要報名和信「飲食健康管理一對一」的諮詢服務?


這是發生在我本人的生命故事,於2021/12經醫生診斷罹患原位癌,隨即手術切除病兆。手術後一個月斷然離開已工作近20年的公司,長達一年多時間,頻繁關注罹癌者病程發展訊息,其中不乏是熟識的朋友或不認識的人、治療伴隨龐大醫療支出、令人痛苦的副作用等等更是讓我惡夢連連,情緒低落不已。除了定期回醫院追蹤外,我開始思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降低對疾病的恐懼,安心入眠呢?我不能放任情緒長期處於低潮,這同時也影響家人。

時序來到2023年初,我決定振作起來,想去了解人為何會生病?病毒到底又是如何發生?又該如何預防疾病上身與照顧自已的身體? 轉念後,我開始閱讀很多疾病相關的書,其中共同點都談到良好免疫力來自正確飲食、規律

生活與適度運動等。雖說從閱讀中攫取的知識,落實在生活作息與飲食方面已逐漸改善,定期回診報告也正常,對於重拾健康信心稍增,然而術業有專攻,心中燃起一個念頭,我需要尋找專業人士幫助,檢視是否有需優化與改善的地方?

和信「飲食與健康管理一對一」的諮詢服務是如何運作?


偶然機緣在和信醫院官網赫然發現有「飲食與健康管理一對一」專案,其服務內容正是我在尋找的方案,因此於2023/09/04起報名參加為期8週的課程。

專業團隊陣容有臨床經驗豐富主治醫師、營養部主任、個案管理師與專科護理師等,服務內容如下:健康檢測第一週與第八週各一次,由主治醫師親自解說健康有關數值,整體而言有些數字是有進步的,過程中言簡意賅地提供個人在健康促進、預防疾病及健康維護等各方面的建議與知識,這是有別於平常我們在其他醫院就診時的倉促問與答。

raw-image

營養部主任,擁有多年臨床營養經驗,根據檢驗數值提出飲食與作息改善重點,於諮詢時間內提供一對一解惑並舉例說明身體所需營養素、飲食時間與攝取份數等重要專業知識,當然也指出過去自已的認知的盲區,這是知識價值之所在。

raw-image

個案管理師就像班導師,日日檢視飲食內容/份數分配是否符合健康飲食?

提出飲食優化建議且不時鼓勵,人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個案管理師這8週的陪伴是助攻手。

09/28 我不小心摔跤,造成膝蓋有皮肉傷,個案管理師說可以傳傷口圖片給她,

不久專科護理師即時查看傷口現況並回覆,雖然是在診所治療,但護理師真的很有心,這部分是超過我對這個健康管理班的期待,我很感動;我曾提出自已尚有其他慢性病,詢問飲食禁忌,除了Line上文字回覆外,也提供多份相關文件作為健康飲食指引,這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諮詢服務意義。

我從這課程中學到什麼?


建立「聰明喝水健康多」認知並落實於生活,養成喝對時間與喝夠水的良好習慣。

水對身體也有相當多的功用,包括幫助營養素吸收、清除身體毒素、調節體溫、潤滑器官等,尤其身體重要的排毒器官,如皮膚、肝臟、腎臟、膀胱與大腸都需要大量的水參與,才能發揮它們的功能,以能協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

raw-image


「吃得少不見得好、吃錯傷身,吃對最重要」

飲食中食物的搭配種類應經常變換,不要一味偏食某種食物,或是執著相同菜色的搭配。藉著不同營養素的結合,可讓器官機能更活絡、飲食生活更有樂趣、更富創意,最重要的是身體更健康、更有能量。


raw-image


註:文章部分內容來自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官網、營養部主任著《能量食物》,專案團隊照片獲得和信大健康中心授權使用。

在這個「健康壽命」趕不上「平均壽命」的時代,致力於學習老後該如何生活? 主題內容以長者該留意的日常生活習慣、醫療保健、健康管理等事項,安心迎接快樂幸齡者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腦科學觀念與「777腦力健康法」,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的調整,有效增進記憶力,預防失智症。文中引用許多研究數據佐證,並分享作者自身經驗,提供讀者實用的健腦方法。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腦科學觀念與「777腦力健康法」,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的調整,有效增進記憶力,預防失智症。文中引用許多研究數據佐證,並分享作者自身經驗,提供讀者實用的健腦方法。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送禮」是電商業界的月經文,是不是就要拿出來討論,但總會有一種聲音:「送貨地址填朋友家就可以了吧?」所以電商做送禮業務一直讓人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令人意外的是,在電商環境時移勢易的今天,送禮卻成了淘寶解決當前電商難題的一劑良藥。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流浪者,不是在流浪就是在準備流浪的路上。 平常肉身被困在辦公室的時候,只能用Google map靈魂旅行,於是知道許許多多的冷門國家,總是好奇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某次看到一則新聞:一天之內跨年兩次。狂男在雪梨跨年完後直接飛到庫克群島再跨年一次,才知道世界上有一個這樣的國家(狂
有位學生曾問我:該怎麼創作內容? ​ 這問題,讓我想起 村上春樹 的「寫作秘密」 ;村上春樹,早期開始寫小說,一直有個困擾,他腦中畫面太多,情緒也太滿,結果一寫下去——卻是密密麻麻的形容詞、冗長的對白、複雜的句子...
此篇文章提供寶可夢集換式卡牌遊戲最新擴充包的資訊,包含上線日期、特色卡牌、活動內容、新周邊以及收集建議等,幫助玩家做好準備迎接新卡包。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送禮」是電商業界的月經文,是不是就要拿出來討論,但總會有一種聲音:「送貨地址填朋友家就可以了吧?」所以電商做送禮業務一直讓人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令人意外的是,在電商環境時移勢易的今天,送禮卻成了淘寶解決當前電商難題的一劑良藥。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流浪者,不是在流浪就是在準備流浪的路上。 平常肉身被困在辦公室的時候,只能用Google map靈魂旅行,於是知道許許多多的冷門國家,總是好奇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某次看到一則新聞:一天之內跨年兩次。狂男在雪梨跨年完後直接飛到庫克群島再跨年一次,才知道世界上有一個這樣的國家(狂
有位學生曾問我:該怎麼創作內容? ​ 這問題,讓我想起 村上春樹 的「寫作秘密」 ;村上春樹,早期開始寫小說,一直有個困擾,他腦中畫面太多,情緒也太滿,結果一寫下去——卻是密密麻麻的形容詞、冗長的對白、複雜的句子...
此篇文章提供寶可夢集換式卡牌遊戲最新擴充包的資訊,包含上線日期、特色卡牌、活動內容、新周邊以及收集建議等,幫助玩家做好準備迎接新卡包。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心情筆記 2024.8.13 #快樂過每一天 罹癌第三年,我轉變思維,不再為病所憂所苦,不畏所以不懼,把握能活能動的每一天,快樂過生活。遵照醫生的醫療流程,接受該做的治療,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飲食均衡營養,不讓自己過度忙碌。 雖然剛做完化療,還是有後遺症,但只要身體可
心情筆記 2024、7、30 @健康的秘方 七月底完成第三階段化療,副作用反應,比前二次輕微許多。雖然一樣會發燒、噁心、嘴破、頭暈、頻尿、傷口疼痛,但只有前二天的不舒適,第三天起就一切恢復正常,可以正常活動。 每週五做一次,當天晚上開始有徵兆出現,第二天早上繼續,是藥物和身體的白血球、癌細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關於作者對於健康和康復的感恩之情,分享了病情好轉後的心情和思考。文章內容充滿積極、正向的能量,呼應了感恩和自我成長的主題。
Thumbnail
分享2022年3月開始的身體改變。從一開始的暈眩到後續生病,康復的極度緩慢,身體很不對勁,於是對生活進行調整,以及找尋原因。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回診過程跟身體狀況總結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心情筆記 2024.8.13 #快樂過每一天 罹癌第三年,我轉變思維,不再為病所憂所苦,不畏所以不懼,把握能活能動的每一天,快樂過生活。遵照醫生的醫療流程,接受該做的治療,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飲食均衡營養,不讓自己過度忙碌。 雖然剛做完化療,還是有後遺症,但只要身體可
心情筆記 2024、7、30 @健康的秘方 七月底完成第三階段化療,副作用反應,比前二次輕微許多。雖然一樣會發燒、噁心、嘴破、頭暈、頻尿、傷口疼痛,但只有前二天的不舒適,第三天起就一切恢復正常,可以正常活動。 每週五做一次,當天晚上開始有徵兆出現,第二天早上繼續,是藥物和身體的白血球、癌細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關於作者對於健康和康復的感恩之情,分享了病情好轉後的心情和思考。文章內容充滿積極、正向的能量,呼應了感恩和自我成長的主題。
Thumbnail
分享2022年3月開始的身體改變。從一開始的暈眩到後續生病,康復的極度緩慢,身體很不對勁,於是對生活進行調整,以及找尋原因。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分享肺部與腸胃鏡健檢:此篇分享健康檢查回診過程跟身體狀況總結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