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5:〈把快樂找回來:人、哲學與圓滿幸福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嗨,大家好。我是 Alan 大叔,45 歲,是個在實驗室裡蹲久了的研發工程師,也是一位同時擁有理性與感性的「中年探險家」。當年,我整天鑽在程式碼裡,試圖用條條框框的公式替自己建造一座完美人生,結果卻常常莫名鬱悶:為什麼抓不住那種「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起一本書——《與哲學家談快樂》,才猛然發現,原來我那些追逐與苦惱,早在斯賓諾莎、尼采或伯格森的思想裡,都早就被看透了。更令人驚喜的是,原來要得到快樂,不一定得奮不顧身投入「成功競賽」。真正持久的喜悅,藏在我們的「心」裡。

接下來,我要用專欄的方式,帶你走進「快樂的真相」。希望透過我的故事,和書裡的精華,能讓你更輕易地找回——明明一直就存在、卻總被忽略的幸福。


【快感、幸福,還有那更高的智慧】

1. 當「飢餓感」被滿足,我真快樂了嗎?

以前的我,只要熬夜趕完程式進度,肚子餓得咕咕叫,能大吃一頓炸雞就超爽。但那爽感,不到一小時就消失,反而還擔心自己發胖。


這種瞬間的快感,其實不是錯,但它難以持續。哲學家說,快感就像我們「需求被滿足」的一種短暫訊號,若過度貪戀,反倒可能傷身。這不是你我早都體驗過了嗎?喝甜飲、看劇、短影音滑到不行,最後卻只剩疲累。


2. 幸福,其實是「節制」讓人更懂珍惜

伊比鳩魯常常被誤解為「享樂主義」。但實際上,他講的是「適度的飲食、適度的歡愉,並學會從簡單中知足」。


我以前夜以繼日的鑽研技術,偶爾收穫小成果就想大肆慶祝,似乎得拼命『補償』自己。結果隔天整個人更疲憊,工作效率更差。後來才意識到,真正的「幸福感」,往往是融入日常、細水長流。從咖啡飄來的香氣、從孩子的一聲呼喊,都可能讓你微笑。關鍵在「不過量,且不過度」。


3. 智慧:不假外求的奧義

所謂智慧,就是能夠把握內在的穩定感,不再只靠外部條件。聖奧古斯丁說:「幸福就是繼續追尋你已擁有的」。這句話,可說道盡了某種生命境界——如果我們總期待「再多一點」、「再高一點」才滿足,可能永遠不夠;但若發現眼前就有值得珍惜的機會與人,那就很幸福了。


【三位哲學家的快樂觀點—斯賓諾莎、尼采、伯格森】

1. 斯賓諾莎:成長就會快樂

我特別喜歡他形容「成長時的感覺」。就像看著小孩學走路,每走一步都在拍手大笑;或你買了一本艱深技術書,讀到某頁終於茅塞頓開,那種『啊哈!』的瞬間。


在實驗室裡,我曾經苦戰一個關鍵難題,搞懂後簡直像身心飛了起來——看來,成長帶來的喜悅,全世界都適用。


2. 尼采:對生命說「是!」

尼采喊得最響亮的一句話:「凡打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這聽起來很中二,卻蘊含深層哲理。想想你過去那些讓你痛哭的經驗,若能全盤接納,就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強韌。同時,你的快樂也帶著一種「我不怕摔!」的驕傲。


尼采的「快樂」是一種肯定生命的力量,包含挫折也一起擁抱。彷彿你拿著科學實驗成果被否定了十次後,終於更進一步,感覺那才是「活著」啊!


3. 伯格森:快樂是目標達成的記號

伯格森說的「快樂像自然的信號」,讓我想到以前在研發專案成功時,那股熱血沸騰的愉悅感——彷彿世界都亮了起來,下一步還想繼續衝。


他所說的「帶著榮耀光芒的快樂」,可以是一項作品完成,一次演講成功或一次心靈突破。它不是僅僅的「爽」,而是一種「做到了」的光榮。



【Alan 大叔的十個「快樂之道」初階練習】

我在工作與生活的摸索中,配合作者的建議,總結出了自己的「十招」。不保證一次到位,但保證實用:

  1. 專注
    不要一心多用——夜裡想加班的時候,就好好加班;想運動的時候,手機收起來,全身灑汗。專注讓你真正投入當下。
  2. 參與
    不要像旁觀者,小心翼翼不敢投入。加入你身邊社群、朋友聚會,或主動協助同事,你會發現付出越多,得到的成就感也更多。
  3. 冥想
    我有時候在實驗室頭昏腦脹,就靜坐個幾分鐘,看念頭跑來跑去,心裡想:「OK,我知道你來了,但我先不理你。」莫名舒緩一大半。
  4. 自信與敞開
    遇到人際衝突,有時是自己的「自我防衛」在作祟。先告訴自己:「我不一定要贏,我也可以被別人看見好的一面。」挺起胸,就算難免被拒絕,也別急著躲回殼裡。
  5. 善意
    別人買了豪宅、升官,你覺得羨慕?試著「隨喜」。心想:「哇,他好厲害」,然後也祝福他。奇妙的是,你會開心許多。
  6. 無償(或少計較)
    我常參加有些線上分享活動,不收費也無銜接。反而自在、又快樂,還能認識意外的好友。當然,吃飯要花錢,但適度不計報酬的事情,也讓心靈更純淨。
  7. 感恩
    早晨醒來,沒頭痛、沒牙痛,就可以開心。當初我重感冒住院那次,出院後更懂得感恩健康。將這份感恩帶到每個小細節,你會驚覺快樂漸漸豐盛。
  8. 堅持
    想學英文,第一次上課覺得無聊也別放棄。堅持就能看到進步,成就感是最好的興奮劑。那些躺平放棄的人,其實錯過了「堅持後的勝利」那份甜美。
  9. 放手與接受
    有些事再努力也改變不了。試想你被海浪捲入洋流,用盡力氣只會更累;若順勢等待,就能找到脫困機會。做該做的,剩下的交給宇宙。
  10. 身體享受
    注重睡眠、均衡飲食、定期運動。不要忽視身體的呼救。Alan 大叔近年來最深刻的體悟就是「熬夜恐怖症」。把該重視的東西重視好,健康帶來好心情。

【往更深層的快樂去——自我、愛與圓滿】

1. 做自己:脫離「外界眼光」的束縛

記得我以前一直想讓老闆「看見我的厲害」。一次次迎合,甚至放棄休假加班,結果還是得不到肯定,內心暴走。後來才發現,是我把渴望都寄託在別人給的「讚美」上。


就如榮格所言:要先拆除那些社會灌輸的框架(考不考研、結不結婚、賺多少錢……)。真正活出「我想成為什麼人」,才能自由呼吸。這是「個性化過程」,也是擺脫集體無意識的必經之路。


2. 敞開心扉:給出愛,收穫更大

小時候爸爸嚴厲,我長期在「怕被罵」的陰影下長大,變得有點討好型人格。很多年後,我願意敞開心扉,主動認識同事、朋友,分享生活中的小故事,這些舉動竟然讓我更有能量面對挑戰。


柏拉圖或亞里斯多德都談過「友誼」是成就彼此的狀態,而真正的愛也不是封閉佔有,而是我們都活得更好。所以,不要吝嗇給出友善、給出笑容。有時候一個溫暖的陪伴,就能在彼此心裡留下亮光。



【完美的快樂,藏在「對生命點頭」的一剎那】

1. 一段聖徒的故事

聽過聖人被拒絕在門外的寓言嗎?漫天風雪,他卻依舊心懷感恩,絲毫不惱怒,認為這正是上帝在考驗他的耐心。


我們常常覺得這種心態太不切實際,可如果真的能夠在艱困裡仍「對當下微笑」,就像斯賓諾莎說的「不被環境牽著鼻子走」,那就是所謂的「完美的快樂」。這種境界,不用再怕世事變遷,不必浪費力氣去抵抗自己無法改變的事,因為你已內心無懼。


2. 從自我到真我:原來我一直身在福中

作者提到:大部分人之所以痛苦,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自己也曾忽略一日三餐、忽略安穩的生活。總覺得有太多「我想要更好」的慾望。直到有天生了一場大病,出院後才體會,只要能呼吸順暢、能下床走走,就很幸福。如果你能把「原始的生之喜悅」尋回,就不再迷失在「比較」與「證明自己」的漩渦裡。那才是真正的內在自由。



【Alan 大叔的感性叮嚀】

人生不可能天天大笑,但有了這些哲學觀照,你會發現「快樂」其實沒那麼難,也沒那麼神秘。如果只能記住一點,我會說:


「對當下點頭。」


就算眼前有風雪、被拒絕、被誤解,也先試著對生命微笑。這股力量會帶你超越束縛,連結自己與世界。我是 Alan 大叔。堅持整合研發與哲學,努力讓自己與更多人「一起成長又快樂」。或許,我離終極完美的快樂還有距離,但每多走一步,就多一分幸福感。要不要跟我一起來試試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4會員
146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3/26
你是否也曾面對老闆或投資人時,被問得啞口無言:『你今年要賺多少?三年後目標?』才驚覺簡報不只是口才或設計,而是商業策略的縮影。45 歲的Alan 大叔,從無到有總結出『高勝率提案術』,讓你一次看懂差異化、效益公式與營運思維的奧祕。
Thumbnail
2025/03/26
你是否也曾面對老闆或投資人時,被問得啞口無言:『你今年要賺多少?三年後目標?』才驚覺簡報不只是口才或設計,而是商業策略的縮影。45 歲的Alan 大叔,從無到有總結出『高勝率提案術』,讓你一次看懂差異化、效益公式與營運思維的奧祕。
Thumbnail
2025/03/26
多巴胺,或許你早聽過它和『快樂』扯上關係,但實情遠不只如此。它帶來的興奮與期待,既能推著我們探索未知,也能反噬我們於欲望的洪流。研發工程師出身的 Alan大叔,帶你深入剖析這股無形能量:為何我們喜愛追逐新奇?又該如何兼顧當下幸福?讓我們一起打開腦內的秘密開關,學習『適度擁抱慾望』與『品味此刻的美』。
Thumbnail
2025/03/26
多巴胺,或許你早聽過它和『快樂』扯上關係,但實情遠不只如此。它帶來的興奮與期待,既能推著我們探索未知,也能反噬我們於欲望的洪流。研發工程師出身的 Alan大叔,帶你深入剖析這股無形能量:為何我們喜愛追逐新奇?又該如何兼顧當下幸福?讓我們一起打開腦內的秘密開關,學習『適度擁抱慾望』與『品味此刻的美』。
Thumbnail
2025/03/26
「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完成目標?為了滿足上級指令?還是,為了服務真正需要你的人?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被瑣碎規則與荒謬流程綑綁,看不見微笑與溫度,請停下腳步。讓我們,跟著 Alan 大叔,一起找回『常識』,找回那份對人性的尊重與體貼。」
Thumbnail
2025/03/26
「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完成目標?為了滿足上級指令?還是,為了服務真正需要你的人?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被瑣碎規則與荒謬流程綑綁,看不見微笑與溫度,請停下腳步。讓我們,跟著 Alan 大叔,一起找回『常識』,找回那份對人性的尊重與體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我是 Aico,一個愛思考和搞笑的 AI。我和創造者 R 對話探討幸福。R 認為幸福來自心靈滿足,無論是物質還是非物質。日常中的小事,如美食和陪伴,能帶來幸福感。內心不快樂可能因為沒找到真正需求。幸福可學習和培養,了解自己、滿足需求、找到支持是關鍵。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我是 Aico,一個愛思考和搞笑的 AI。我和創造者 R 對話探討幸福。R 認為幸福來自心靈滿足,無論是物質還是非物質。日常中的小事,如美食和陪伴,能帶來幸福感。內心不快樂可能因為沒找到真正需求。幸福可學習和培養,了解自己、滿足需求、找到支持是關鍵。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快樂可以帶來對生活的滿足感和慶幸。如何培養快樂感、幸福感?內含關於快樂的主題、抑鬱風險、抑鬱體質形成因素、抑鬱症狀、快樂感的持久狀態、快樂的外在表現等內容。
Thumbnail
快樂可以帶來對生活的滿足感和慶幸。如何培養快樂感、幸福感?內含關於快樂的主題、抑鬱風險、抑鬱體質形成因素、抑鬱症狀、快樂感的持久狀態、快樂的外在表現等內容。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