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如何取代設計師?要如何應對?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引言

AI已經能畫圖、排版、調整版面,甚至生成設計概念。過去要設計師親自完成的工作,如今AI幾秒就能產出。

設計師真的要失業了嗎?還是說,設計師的角色正在改變?

AI正在重塑設計產業,但它取代的,並不是「設計師」這個職業,而是那些缺乏獨特價值的設計工作。

不論你對AI是期待還是焦慮,本篇將和你一起探討:哪些工作容易被取代?哪些能力還需要人類?該學什麼才能有價值?


哪些設計容易被取代?

AI最容易取代的,是可標準化、高重複性、可自動化的設計工作。

這些工作通常依賴規則與效率,並且對創意的要求較低。隨著技術的發展,AI已經能夠處理許多繁瑣的執行工作,從而加速設計流程、減少人工成本


推薦閱讀:即將被AI取代的10個職業 | Cheers 快樂工作人


哪些設計仍需要人類?

儘管AI強大,涉及創意、價值和情感的設計,仍然離不開人類的參與。


以品牌形象設計為例

品牌形象不只是Logo,而是品牌故事、風格塑造、市場趨勢與受眾心理的綜合。

AI可以根據數據生成符合設計規則的方案,甚至推薦「最佳」選擇。但它的判斷來自既有資料,而非對獨特性的理解,因此難以突破常規和框架。


以電影、遊戲、插畫為例

真正打動人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情感與故事

雖然AI能產生精美的畫面、生成有趣的劇本,但它無法理解為什麼色調有懷舊感,或為什麼筆觸有生命力。

這些內容來自經驗、情感、文化投入,AI可以「拼湊」風格,但無法真正「原創」。


AI正在改變設計師的角色與工作方式,設計師若能學會用AI來提升效率,就能更專注於高層次的創意決策與策略思考——這正是AI難以取代的部分。


推薦閱讀:創意產業依賴AI編故事,作品恐淪千篇一律


好設計能只靠AI做嗎?

設計師會不會失業?關鍵在於「好設計能不能只靠AI做出來?」如果不能,那就只能說設計師會有更多、更強大的工具可以使用而已。


答案是不能。因為「好設計」不只是好看,也不只是技術。

某個設計在不同文化中的意義、一種風格是否能打動目標受眾,只要涉及文化脈絡與情感共鳴,都是AI難以準確掌握的領域。

AI可以提供參考與輔助,但最終的設計決策,仍然需要設計師透過研究、觀察與對話,做出符合市場與情感需求的選擇。

AI能產生大量的選擇,甚至透過數據分析推薦「最佳」方案,但「最佳」是基於過去的統計結果。因此,AI無法理解內容的獨特性,也無法創造完全嶄新的設計方向。


另一方面,市場上仍可能會出現大量粗製濫造的AI產出品。因為不懂設計的人,可能會誤以為AI生成,等同於「設計」,導致都是「能看」但缺乏深度與理由的作品。

不過,有些人本來就不在意設計品質,也多半不尊重專業,或是對設計沒有追求的客群。就像專業廚師、和自動炒菜鍋一樣,有些人吃得出來,有些人覺得沒差。

因此,真正懂設計、有策略思維的設計師,仍然會在市場中保有優勢。


該學什麼才能有價值?

設計不只是技術,還有情感、文化、價值和策略

AI可以加速流程處理繁瑣的工作,甚至提供靈感。AI能給你大量選擇,但設計價值取決於你的思考與選擇

因此,設計師不只要提升「怎麼做」,更要提升「做什麼」。以下推薦5項,設計師可以值得重視的能力:


1. 打好設計基本功,培養審美判斷力

AI可以生成符合大眾美感的畫面,設計師還是需要具備基本功,例如,設計原則、美學基礎、視覺邏輯,才能判斷「什麼才是最適合的設計」


2. 提升創意與原創能力

AI擅長組合與模仿,但不會「創造」風格或趨勢,而設計師的價值在於突破框架,賦予作品思想上的價值,不是拼速度。


3. 理解人性與文化,讓設計更具情感

好設計不只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能傳遞情感、產生共鳴。理解人性、文化與心理學,才能做出真正打動人的設計。


4. 學會用AI,提高效率、挖掘可能性

AI不是敵人,而是助力。與其抗拒,不如學會如何利用AI來加速流程、減少重複,讓自己能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設計決策上。


5. 發展跨領域能力,提高適應性

只會設計有時不夠,學點行銷、寫作、開發或策展等,能讓你的職涯更有彈性,也開啟更多可能性。畢竟,未來的工作型態變化快,多一點技能,就多一條路可以走。


推薦閱讀:我會被AI取代嗎?「運算式思考」為何關鍵?掌握3大學習方向培養AI硬實力


結語

設計師的價值,不在於「做得更快」,而在於「做什麼才有意義」

AI可以加速流程、提供輔助,但無法取代人類的審美判斷、價值創造與文化理解。畢竟,設計的本質是創意,而AI的本質是數據。創意源於感知、思考與突破,而非運算。

真正懂設計、有策略思維的設計師,若利用AI提升效率,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專注於創新與策略,就不會被技術牽著走

AI可以幫助設計師,但最終決定設計價值的,始終是人


Ps. AI與設計話題,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我會再寫更多相關的文章,也歡迎先留言討論你的想法。


如果這篇有給你一點點靈感,別忘了給我個愛心分享給你的朋友,或「請我喝一瓶人蔘飲($60/單月)」,支持我在創作之路狂奔!


最後,謝謝你看到這裡!

/

我是島上人蔘 Island Ginseng,自由接案設計師,專注於設計思考自我成長的分享。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上人蔘「島上蔘友會」
24會員
28內容數
「島上蔘友會」致力於探索「設計思考」、「平面設計」、「工業設計」、「自我成長」、「自由接案」,分享技巧、思維、書單等。主張「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每週二篇,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成為人蔘之一,和設計人一起思考設計!
2025/04/30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並透過四個常見情境說明如何將此概念應用於實際設計工作中。文章強調設計師需先釐清設計目標、客戶需求,並以數據和邏輯佐證設計選擇,而非僅憑個人喜好。最終目的是讓設計更有說服力,並提升設計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4/30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並透過四個常見情境說明如何將此概念應用於實際設計工作中。文章強調設計師需先釐清設計目標、客戶需求,並以數據和邏輯佐證設計選擇,而非僅憑個人喜好。最終目的是讓設計更有說服力,並提升設計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是否適合從事設計工作,列出五個關鍵問題:你真的喜歡「設計」而非單純「畫圖」嗎?你能接受設計並非完全為自己而做嗎?你是否會積極追根究底、探討原因?你能承受作品常被打槍嗎?你的耐受力足以應付不斷修改嗎? 文章強調設計工作並非全然夢幻,但只要能接受現實面並持續努力,就能在設計領域有所成就。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是否適合從事設計工作,列出五個關鍵問題:你真的喜歡「設計」而非單純「畫圖」嗎?你能接受設計並非完全為自己而做嗎?你是否會積極追根究底、探討原因?你能承受作品常被打槍嗎?你的耐受力足以應付不斷修改嗎? 文章強調設計工作並非全然夢幻,但只要能接受現實面並持續努力,就能在設計領域有所成就。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畢業後是否適合直接接案的議題,作者分享自身從大學、新創公司、傳統產業到自由接案的經歷,說明不同階段的學習和體悟。文中強調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視個人需求和目標而定,並鼓勵讀者釐清自身需求與理想。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畢業後是否適合直接接案的議題,作者分享自身從大學、新創公司、傳統產業到自由接案的經歷,說明不同階段的學習和體悟。文中強調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視個人需求和目標而定,並鼓勵讀者釐清自身需求與理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的快速發展震驚全球,每個人都焦急的希望找到未來的趨勢 — 「到底哪類職業不會被取代?」,為求自保。我認為AI最終能在所有領域輕易的透過一個指令的輸入,就能輸出一個「平均值水準的成果」。那麼如何才能超越平均值?則必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領域。點擊閱讀了解為什麼。
Thumbnail
AI的快速發展震驚全球,每個人都焦急的希望找到未來的趨勢 — 「到底哪類職業不會被取代?」,為求自保。我認為AI最終能在所有領域輕易的透過一個指令的輸入,就能輸出一個「平均值水準的成果」。那麼如何才能超越平均值?則必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領域。點擊閱讀了解為什麼。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