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了,好累,而且又好難。」
孩子才上完第二堂補習班課,就皺著眉說出這句話。
那不是耍賴的語氣,而是心裡悶悶的、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的煩。我問他:「是因為不喜歡?還是不習慣?」
他小聲說:「我也不知道。就是很不舒服,有點煩。」
那一刻我明白了——
他不是抗拒改變,而是被「不適感」卡住了。

改變本來就會不舒服,因為你正在離開熟悉的地方
我們常說「成長要走出舒適圈」,但很少人說——
走出去的當下,其實會有點不安、有點卡關、甚至想逃。
這些感覺,孩子會有,大人也會:
- 剛換工作,不確定自己適不適任;
- 開始運動,身體痠痛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弱;
- 嘗試新做法,反而一團亂,懷念起以前的習慣。
這些叫做「不適」,是正常的過程。
但「不適」不代表「痛苦」。
痛苦不是來自改變本身,而是你對不適的誤會
很多人說改變痛苦,其實是因為:
- 我們以為不習慣=不適合;
- 我們以為卡關=我不行;
- 我們太急著「要立刻成功」,所以一旦不順就想放棄。
其實你沒有錯,也不是退步,
你只是還在調整。
幫自己問三個問題,釐清你現在的感覺
後來我和孩子一起慢慢想清楚這件事。我們問了三個問題:
- 這是你原本就想試的改變嗎?
- 哪個部分最讓你不舒服?是不懂、不喜歡,還是怕做不好?
- 雖然不習慣,有沒有一點點地方,你已經進步了?
這三個問題不是要他「正面思考」,
而是幫他看清楚:不是整件事都不好,而是有一塊還卡著。
當我們說出卡在哪裡,心就比較不會一直緊緊的。
改變會痠,但痠不等於錯
我告訴孩子:
「你現在的不舒服,就像運動完的痠痛,
那是肌肉在長,也是你在變強的證明。
會累,代表你有在動;不習慣,代表你正在前進。」
你不需要馬上習慣、馬上成功、馬上變厲害。
你只需要繼續走著,慢慢適應、慢慢修正。
結語:你不是抗拒改變,而是還在習慣它的節奏
親愛的你,
如果你正在經歷一段讓你焦慮、混亂、不確定的改變——
請你放心,這些感覺是正常的,
不適,是你正在改變的證據,不是你不行的證明。
你可以停一下,喘口氣;你可以慢一點,也沒關係。
你也可以告訴自己:
「我沒有走錯路,我只是還不習慣這條路的樣子。」
改變會讓人不安,
但它不一定要讓你痛苦。 你不是卡住了,而是正在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