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咪說職場#2|業務是什麼很賤的職業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幾年前從台大國企所畢業時,同學們大部分選擇進入金融業、管理顧問或是快速消費品(FMCG,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等產業,選擇由行銷、顧問、產品經理、甚至是儲備幹部(MA, Management Associate)開始,多麼光鮮亮麗。 而我,帶著一點叛逆的心態,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業務。

▍第一關:用熱血開局,卻以迷茫收場

我的業務生涯從一家藥廠開始。當時社會新鮮人的我,對一切都感到新奇。 藥廠業務的首要技能得先學會開車,因為醫生的時間寶貴,我們需要在接送醫生的路上才能抓緊時間傳遞關鍵資訊,例如新的適應症使用、研討會活動安排…等,目的是取得醫生的青睞以增加自己藥物開立的機會。

為了增加活動的參與率,藥廠很常選在週末在高級飯店舉辦研討會或策劃創意活動——從豪華游艇派對到主題餐會,這些活動讓工作顯得新鮮又有趣。

這段期間,我品嚐到許多學生時代吃不起的餐廳,如日式無菜單料理(Omakase)、高級鐵板燒…,周間下午悠閒地在星巴克喝杯焦糖瑪奇朵,等著醫生下診聊上兩句,刷個存在感。

這樣的生活看似美好,但一年後,我開始深思:

"我只是個提包包的司機?爸媽辛苦供我讀完研究所,就是為了讓我陪吃飯、陪笑臉?"

那時我沒發現自己只是一個「服務型業務」,提供表面的服務,但沒有創造真正的價值。儘管學到了不少人際互動的技巧,但我並沒有掌握銷售的核心。

記得有一次,我精心挑選了一家醫生喜歡的高級餐廳,想和他討論研討會的演講主題,希望他能在同業之間多幫我們講講好話。我手舞足蹈的跟他分享這次活動場地有多特別、餐點有多精緻,他卻直截了當地對我說:「你們的活動設計是很用心沒錯,但我更需要的是實際能解決臨床需求的東西,而不是這些排場。」

這是我職涯中的第一場迷茫。

▍第二關:從被罵中成長,找到業務的真正價值

後來,我加入了一家外商科技大廠。一進公司,就迎來了震撼教育──還沒正式報到,隔壁會議室就傳來某主管的拍桌怒吼:"你是白痴嗎?公司花錢請你來幹嘛的?"

不久後,一位同事眼眶泛淚、抱著電腦垂頭喪氣走了出來。當時的我,心中只有三個字:「死定了!」

然而,挑戰也是成長的契機,我很幸運地遇到了一位願意手把手教起的主管。雖然被罵到痛哭流涕仍是家常便飯,但她耐心的教會我:

• 如何挖掘客戶的痛點,並提出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案;

• 如何使用「BANT」模型(預算-budget、決策者-authorizer、需求-needs、時程-timeframe)來判斷案子的成交機會(未來我會寫一篇貼文來講解這個模型);

• 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從"服務型業務"轉變為"價值型業務"。

這種轉變並非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腳印地不斷學習與努力與修正方向。

在一次銷售過程中,客戶對我們的報價有很大的疑慮,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只會為了贏得案子而申請更深的折扣來吸引他,但這次我選擇深入探討他的擔憂,發現他真正擔心的是未來自行維護系統的難度,以及向上級呈報時的成本效益說明。我和團隊草擬了一個長期合作的計劃,加強未來系統上線後的支持與培訓,並與客戶一起討論未來十年的成本效益分析,最終成功贏得了他的信任。

正是在這些過程中,我發現了業務工作的真實魅力,再次燃起了對這份職業的熱愛。

▍業務,從來不是什麼很賤的工作

如果你將自己定位為服務型業務,或許你只能成為客戶的附庸;但當你開始為客戶創造價值,提出能解決問題的方案,你就不只是"服務者",而是他們的合作者,甚至是改變他們事業的關鍵。

回顧這些年,我曾經迷茫、受挫,但我依然熱愛業務。它給了我與人建立深厚連結的機會,也教會了我一個重要的道理:

職業的價值,不在於別人怎麼看,而在於你選擇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 如果你也曾經在業務這條路上迷惘過、懷疑過自己,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或者,如果你正在職涯的十字路口猶豫不決,別急,我會繼續分享更多關於職場轉折與自我定位的經驗,記得追蹤我,一起在這條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


#業務人生 #業務職涯 #職場成長 #從服務到價值 #業務不是很賤的工作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 (前) Fintech金融科技業|香港 & 台灣區負責人 ✏️ 台大經濟|台大國企所榜首|政大EMBA 📌 10+年外商業務實戰,職場硬戰故事全在這! ✨ 合作邀約:amylovestalk@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咪愛工喂 的其他內容
在外商累積十多年經驗、達到千萬年薪後,我選擇在職涯高峰裸辭。這不是倦怠,而是重新思考:當不再為年薪與績效而活,我還想怎麼過每一天?這是一段關於職涯取捨、自由與探索的真實記錄。
在外商累積十多年經驗、達到千萬年薪後,我選擇在職涯高峰裸辭。這不是倦怠,而是重新思考:當不再為年薪與績效而活,我還想怎麼過每一天?這是一段關於職涯取捨、自由與探索的真實記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從瞭解需求到瞭解自身技能,撰寫客製化履歷的三個步驟。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提供了對準備面試有興趣的人的幫助。同時介紹瞭如何從服務業轉職軟體科技業,並提供了免費檔案供讀者下載。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於我而言,在日商打滾四年多的業務身涯,各種業務來來去去,針對業務的聲浪也是層出不窮,壞多好少;好的不外乎是賺錢單位,壞的則是從採購財會至技術擔當,很常把業務噴的一無是處,何緣如此?不過也是業務自己找出來的,至此,我將現今業務分成兩種大類型,分別是話術型業務與技術型業務,尤其前者,只剩下一張嘴的居多。
Thumbnail
講述如何在職涯發展中將自己當作一個商品來經營。我將提到定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投資自己和營造自身價值的觀點,藉由活用商業思維,讓個人職涯發展得以突破預期,提供更多價值,並引發讀者反思自身的職涯態度。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專業人士如何透過職涯諮詢和自我探索實現跨領域轉職。作者分享了從FMCG產品經理轉職到科技行業客戶經理的經驗和過程,並強調了跨領域轉職所帶來的挑戰和成長。
Thumbnail
從打工仔開始,接著到公司行號上班, 後來跑去嘗試創業,最後又回到公司上班一邊做副業。 就這樣經過了好幾個年頭,每件事情都有留下不同的感受。 打工族 首先從打工開始說起, 打工並沒有不好,但幾乎比較偏向勞力的部分。 也要看看行業別,有些老闆或客人會覺得是打工的並不太尊重你。 曾經我去過一個展覽,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
Thumbnail
不只要高學歷高EQ,有能被發現的“潛在能力”更重要。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從瞭解需求到瞭解自身技能,撰寫客製化履歷的三個步驟。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提供了對準備面試有興趣的人的幫助。同時介紹瞭如何從服務業轉職軟體科技業,並提供了免費檔案供讀者下載。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於我而言,在日商打滾四年多的業務身涯,各種業務來來去去,針對業務的聲浪也是層出不窮,壞多好少;好的不外乎是賺錢單位,壞的則是從採購財會至技術擔當,很常把業務噴的一無是處,何緣如此?不過也是業務自己找出來的,至此,我將現今業務分成兩種大類型,分別是話術型業務與技術型業務,尤其前者,只剩下一張嘴的居多。
Thumbnail
講述如何在職涯發展中將自己當作一個商品來經營。我將提到定位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投資自己和營造自身價值的觀點,藉由活用商業思維,讓個人職涯發展得以突破預期,提供更多價值,並引發讀者反思自身的職涯態度。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專業人士如何透過職涯諮詢和自我探索實現跨領域轉職。作者分享了從FMCG產品經理轉職到科技行業客戶經理的經驗和過程,並強調了跨領域轉職所帶來的挑戰和成長。
Thumbnail
從打工仔開始,接著到公司行號上班, 後來跑去嘗試創業,最後又回到公司上班一邊做副業。 就這樣經過了好幾個年頭,每件事情都有留下不同的感受。 打工族 首先從打工開始說起, 打工並沒有不好,但幾乎比較偏向勞力的部分。 也要看看行業別,有些老闆或客人會覺得是打工的並不太尊重你。 曾經我去過一個展覽,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
Thumbnail
不只要高學歷高EQ,有能被發現的“潛在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