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反對就一定代表你做對了什麼嗎?

有人反對就一定代表你做對了什麼嗎?

葉綠舒-avatar-img
發佈於碎碎念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如果有人反對我,那就代表我做對了什麼。」


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的反對就是我正確的證據。


乍聽之下似乎很有力量,好像能撐起所有的批評與攻擊,讓我們挺起胸膛,說:「你們不懂我,才反對我!」甚至帶有一種「反對我就是在證明我優秀」的自我肯定。


但,這句話真的合理嗎?


想像一下:


有人反對我,可能是因為我說得太尖銳;


有人反對我,也可能是我真的說錯了;


有人反對我,還可能是對方不了解我,或出於嫉妒、誤解、價值觀不同……或者,我真的錯了。


所以,「有人反對」只能證明——你做了一件有人不認同的事。

不能自動變成:「所以我一定是對的。」


從邏輯上來看,這句話有個錯誤的推理方式,叫做「肯定後件謬誤」(Affirming the COnsequent)

簡單說就是:「如果我對了 → 有人反對 → 所以有人反對 → 我一定對了」——這是錯誤的邏輯。


就像說:


→如果下雨,地上會濕。

→地上濕了。

→所以下雨了。


你聽得出來哪裡怪了嗎?


地上會濕,可能是因為有人灑過水,未必一定是下雨。


年輕的我們,當然要有勇氣走不一樣的路,但也要有智慧聽得進不同的聲音。


真正的成熟,不是只在乎「有沒有人反對我」,而是能分辨「反對的內容是不是有道理」。


有些反對是提醒,有些反對是試煉,有些反對……其實我們真的該聽進去,因為「我真的錯了」也是其中的一個可能性。


這種思考有什麼問題?


這樣思考,容易讓人逃避反思,形成一種「有人反對-->我一定是先知、受害者、真理的擁有者」的模式,建立起一種「被害式自我肯定」的邏輯。


這種言論,在某些極端社群或陰謀論圈子裡,特別常見。面對質疑、否定、權威壓力,他們用這句話來保護自尊,而且還可以用來告訴自己,「作自己」是對的。甚至,還會鼓勵自己「我就是要逆風翻盤」!


不是每一個「逆風」都代表你在飛翔,

有時候,那只是一陣風,在提醒你——方向該調整一下了。


要怎麼思考才更健康?


「別人的反對不代表我對,也不代表我錯。我應該要冷靜分析他們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再決定我要不要調整自己。」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81會員
588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我不知道臺灣是不是濫用與誤用智力測驗以及智商最嚴重的國家,但是我的確發現這兩個詞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出現。 而且,這兩個詞的出現常伴隨著明顯的歧視。例如,「沒有通過智力測驗」、「智商太低」或者是「小腦袋」。 因此,我去做了一點功課。
最近有位中國附醫的醫師投書到Lancet說「臺灣醫療即將崩潰」。 Lancet的投書出來沒多久,陳志金醫師就指出,裡面有一個嚴重的錯誤。 將重症插管病人中Omicron的占比,當作死亡率。 醫院也在第一時間出來說已去信更正。 卻沒想到,有人出來護航...
我請Gemini的Deep Research研究,從過去中國共產黨與西藏、新疆、香港、澳門的互動評估,中國共產黨是否值得信任。 然後它給了我一個很完整的報告,供大家參考。
我不知道臺灣是不是濫用與誤用智力測驗以及智商最嚴重的國家,但是我的確發現這兩個詞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出現。 而且,這兩個詞的出現常伴隨著明顯的歧視。例如,「沒有通過智力測驗」、「智商太低」或者是「小腦袋」。 因此,我去做了一點功課。
最近有位中國附醫的醫師投書到Lancet說「臺灣醫療即將崩潰」。 Lancet的投書出來沒多久,陳志金醫師就指出,裡面有一個嚴重的錯誤。 將重症插管病人中Omicron的占比,當作死亡率。 醫院也在第一時間出來說已去信更正。 卻沒想到,有人出來護航...
我請Gemini的Deep Research研究,從過去中國共產黨與西藏、新疆、香港、澳門的互動評估,中國共產黨是否值得信任。 然後它給了我一個很完整的報告,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