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時會大吼大叫、摔東西,我要怎麼教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只是因為玩具拼不起來、被糾正錯誤、要求關掉正在看的影片、或者手足搶了他的東西⋯⋯

孩子瞬間暴怒,漲紅了臉開始大聲吼叫、尖叫,甚至把手邊的玩具、書本、遙控器用力地往地上砸,或者踢桌子、踹椅子!

整個家裡充斥著他失控的怒吼和物品碰撞的聲音,你可能感到震驚、害怕、生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讓他「停下來」。

試圖制止可能讓他更激動,試圖安撫又好像毫無效果,只能等他筋疲力盡後,留下一片狼藉和不知所措的你。

這樣劇烈的情緒風暴,是否也曾在你的家庭中上演?

孩子用如此激烈、具有破壞性的方式表達憤怒,這不僅僅是「脾氣不好」而已。

這顯示孩子在面對強烈情緒時,可能處於一種「淹沒」狀態,缺乏有效的調節能力,並且選擇了不恰當(甚至危險)的表達方式。

這種行為不僅可能傷害自己、他人或物品,也阻礙了他學習用更具建設性的方式來溝通需求和解決問題。

「我兒子一生氣就像變了個人,力氣好大,我根本拉不住他!」

「我女兒會把房間的東西都掃到地上,事後才後悔,但下次還是控制不了。」

面對孩子毀滅性的怒火,我們該如何應對,才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引導他學習辨識、接納並恰當表達自己的憤怒呢?

▌孩子「為了什麼」用吼叫、摔東西來表達生氣?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可以先試著理解孩子這種劇烈行為背後的「目的」(為了什麼),而不只是被表面的失控行為所困擾。

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才能更有效地回應他的深層需求,並引導他找到更健康的出口。

⚠️ 情緒調節能力不足,被怒氣淹沒

最常見的目的其實是「結果」。孩子因為年齡、發展階段或先天氣質等因素,處理強烈情緒(特別是憤怒、挫敗)的能力還很有限。當情緒強度超過他能負荷的範圍時,就容易「斷線」,用最原始、最不受控的方式(吼叫、攻擊)爆發出來。

⚠️ 追求最強烈的關注或反應

孩子可能從經驗中學到,只有用最激烈的方式,才能「確保」得到大人最強烈、最立即的關注和反應(即使是負面的)。這種行為可以瞬間掌控全場的焦點。

⚠️ 展現極致的權力與控制

在感覺失控、無力或被要求服從時,透過大吼大叫、摔東西等方式,孩子可能試圖展現「我才是老大」、「沒有人能控制我」的極致權力感,藉此抵抗外在的要求或內在的無力感。

⚠️ 模仿學習到的失控行為

孩子可能在家裡、學校或媒體上,觀察到有人就是用大吼、摔東西、甚至暴力的方式來處理憤怒或達到目的,因而模仿了這種失控的行為模式。

⚠️ 表達「忍無可忍」的挫敗或不公感

當孩子感覺到極度的挫敗、委屈、被誤解或不公平對待,且覺得無法用言語有效表達時,這種爆發性的行為可能成為他表達「我受不了了!」的最後手段。

▌綠豆爸這樣教小孩

✅ 確保安全,保持冷靜

當孩子開始吼叫、摔東西時,第一要務是確保所有人的安全。如果情況可能失控,先將自己、其他孩子或易碎/危險物品移開。同時,盡最大努力保持自己的冷靜(深呼吸!),你的平靜是穩定局面的關鍵。避免在孩子情緒最高點時與他爭辯或試圖壓制。

✅ 同理情緒,但絕不接受暴力行為

在確保安全、稍微緩和後(或事後),堅定且清晰地表達界線。先同理他的感受:「我知道你非常非常生氣,因為⋯⋯」。然後明確指出行為的不被接受:「但是,吼叫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摔東西/打人是絕對不可以的。」讓孩子知道,生氣可以,但傷害性的行為不行。

✅ 連結感受與行為,思考替代方案

等到孩子完全冷靜下來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甚至隔天),找個安靜的時機,和他一起回顧剛才發生的事。引導他辨識觸發點、描述當時的感受、思考吼叫/摔東西造成的後果,以及「下一次」如果又這麼生氣,可以「怎麼做」來取代吼叫和摔東西。

✅ 教導「憤怒管理工具箱」

平時就要主動教導孩子管理憤怒的具體方法。這就像給他一個「工具箱」,裡面可以有:深呼吸練習、到冷靜角/自己的房間獨處、畫下生氣的感覺、用文字寫下來、捶打枕頭或抱枕、從事消耗體力的運動(跑步、跳躍)等「不傷人、不傷己、不破壞物品」的宣洩方式。

✅ 辨識導火線,並為破壞負責

觀察孩子通常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爆炸」?是疲累、飢餓、遇到特定挫折、還是跟某些人互動時?盡量預防這些導火線。如果孩子摔壞了東西,在情緒平復後,需要引導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例如:一起收拾殘局、幫忙修理、或者用自己的零用錢(或勞動)來賠償一部分,學習承擔行為的後果。

▌怒氣不是怪獸,教孩子溫柔駕馭情緒力

孩子的劇烈憤怒,往往是他內心巨大能量無處安放的展現。

教養的重點,不是消滅憤怒(憤怒本身是正常情緒),而是引導孩子認識這股力量,學習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來表達與疏導。

這需要父母展現極大的耐心、同理心與堅定的界線。每一次在他失控時保持冷靜、每一次在事後引導反思、每一次教導他新的應對方法,都是在幫助他學習駕馭自己的情緒力。

冷靜是你的超能力,溫柔堅持是你的策略。陪伴孩子,將破壞性的怒氣,轉化為成長的契機,學會好好生氣,也學會好好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豆爸的幸福家
59會員
88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綠豆爸的幸福家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孩子過度依賴、凡事都要人幫,我要怎麼教小孩? 「媽媽幫我穿衣服!」「爸爸幫我開!」「這個我不會用,你幫我弄!」 明明是孩子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飯、穿脫衣物、收拾玩具、打開零食包裝、甚至自己拿水喝⋯⋯他卻總是習慣性地尋求協助,發出「幫我~」的指令。 當你鼓勵他自己試試看時,他可
Thumbnail
2025/04/29
▌孩子過度依賴、凡事都要人幫,我要怎麼教小孩? 「媽媽幫我穿衣服!」「爸爸幫我開!」「這個我不會用,你幫我弄!」 明明是孩子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飯、穿脫衣物、收拾玩具、打開零食包裝、甚至自己拿水喝⋯⋯他卻總是習慣性地尋求協助,發出「幫我~」的指令。 當你鼓勵他自己試試看時,他可
Thumbnail
2025/04/25
▌孩子講不聽、凡事都說「不要」,我要怎麼教小孩? 「寶貝,來穿外套,外面冷。」「不要!」 「晚餐有你喜歡的玉米喔,快來吃飯。」「不要!」 「時間到了,要把玩具收起來囉。」「不要!我不要!」 你溫和地提出要求,孩子的回應卻總是一個響亮的「不要!」,或者乾脆把頭轉開、完全不理會。 你試著重
Thumbnail
2025/04/25
▌孩子講不聽、凡事都說「不要」,我要怎麼教小孩? 「寶貝,來穿外套,外面冷。」「不要!」 「晚餐有你喜歡的玉米喔,快來吃飯。」「不要!」 「時間到了,要把玩具收起來囉。」「不要!我不要!」 你溫和地提出要求,孩子的回應卻總是一個響亮的「不要!」,或者乾脆把頭轉開、完全不理會。 你試著重
Thumbnail
2025/04/24
▌孩子遇到小挫折就崩潰大哭,我要怎麼教小孩? 只是積木疊高一點倒了下來、畫圖時顏色塗出去一點點、餅乾不小心掉到地上、或者被告知不能立刻滿足一個小小的要求⋯⋯ 孩子就立刻天崩地裂般放聲大哭,眼淚像斷線的珍珠,有時候甚至哭到上氣不接下氣,久久無法平復。 家長在一旁,可能從一開始的心疼安撫,到後
Thumbnail
2025/04/24
▌孩子遇到小挫折就崩潰大哭,我要怎麼教小孩? 只是積木疊高一點倒了下來、畫圖時顏色塗出去一點點、餅乾不小心掉到地上、或者被告知不能立刻滿足一個小小的要求⋯⋯ 孩子就立刻天崩地裂般放聲大哭,眼淚像斷線的珍珠,有時候甚至哭到上氣不接下氣,久久無法平復。 家長在一旁,可能從一開始的心疼安撫,到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只是因為玩具拼不起來、被糾正錯誤、要求關掉正在看的影片、或者手足搶了他的東西⋯⋯ 孩子瞬間暴怒,漲紅了臉開始大聲吼叫、尖叫,甚至把手邊的玩具、書本、遙控器用力地往地上砸,或者踢桌子、踹椅子! 整個家裡充斥著他失控的怒吼和物品碰撞的聲音,你可能感到震驚、害怕、生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讓他「停下來
Thumbnail
只是因為玩具拼不起來、被糾正錯誤、要求關掉正在看的影片、或者手足搶了他的東西⋯⋯ 孩子瞬間暴怒,漲紅了臉開始大聲吼叫、尖叫,甚至把手邊的玩具、書本、遙控器用力地往地上砸,或者踢桌子、踹椅子! 整個家裡充斥著他失控的怒吼和物品碰撞的聲音,你可能感到震驚、害怕、生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讓他「停下來
Thumbnail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
Thumbnail
在帶著孩子跑東跑西到處玩的這段時間,當碰到了有玩具的場合,總是會聽到不少"你要分享啊!"、"小氣欸~分人家玩啊!"、"不要吵!分人家一起玩!",隨著孩子長大,長輩們也會開始提醒"可以開始教他分享了!"、"這個借阿嬤玩?不要?!這麼小氣啊!"。 我們害怕孩子變成小氣吝嗇的人,但,我們大人也不論什麼都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