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育變成學校重點,學科學習的代價是什麼?|02.體育光環下,誰為學生的學習買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所處的學校,並非設立體育班,但卻有一支籃球隊。身處偏鄉小校,為了讓這支球隊能夠成軍、延續,每一位學生幾乎都得投入參與。練球、比賽、參加交流活動,一場又一場的籌備與動員,成為校園日常,這些活動的出發點無可厚非,就是要讓學校有亮點,讓學校得以生存,也讓學生在未來升學時擁有一張進入好學校的門票。

但問題也在這裡悄悄滋生,當幾乎所有的資源都灌注在一支球隊上,學校便不再是多元選擇的教育場域,而是逐漸朝「單一目標」集中火力的訓練所。這樣的效率導向,也許短期內能看到亮眼成果,但成果的背後,卻可能是某些人的權利與聲音,被悄悄犧牲了。

我見過一些孩子其實並不喜歡打球,卻因為害怕自己的「退出」會造成球隊無法成軍,而背負著龐大壓力,不得不繼續撐下去,他們的掙扎往往不被看見,因為我們太急著追逐榮耀,太需要一種可以在公開場合展示的「成功」。然而,這種將壓力轉嫁給孩子的教育方式,說到底,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制度性霸凌嗎

我們是否曾認真面對這個問題?還是默默接受,甚至合理化這樣的現象,只因為「這樣才能生存」?

這些情境,讓我想到社會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中提到,在這個講求效率與即時成果的時代,我們太習慣於追求「速食」的成功,卻遺忘了真正有生命、有價值的事物,從來都需要時間等待與陪伴。教育,應該是慢的,是像種花一樣的過程。我們澆水、除草、施肥,但花什麼時候開、開成什麼樣子,從來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回到核心,到底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長成什麼樣子?對我來說,只要是有生命的個體,他就不該被勉強長成某種預設的模樣,而應該如同自然生態中各自綻放的花朵。身為教師的我們,對教育的想像,必須是百花齊放的畫面,而不是一座由大人構圖、只容許一種樣貌存在的花園,有什麼樣的種子,我們就照顧什麼樣的花,我們能做的只是澆灌、施肥、整理,讓它們在適合的時機自然開花。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練球,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應該被迫走向競技的道路,我們是否有意識到,當教育只剩下一種選擇,那些不在主流軌道上的孩子,是否就只能被犧牲?當學生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意願,怕因此「害」球隊解散,那麼,這樣的集體壓力是否已經超越了教育該有的初衷?

我們是否正把孩子變成維持制度運作的「工具」?我們是否把資源集中在最容易「看見」的地方,而忽略了那些同樣需要被澆灌的角落?我們又是否習慣以結果的成敗評斷一個孩子的價值,而忽略了他內在的渴望與潛力?

教育的重點,究竟是讓孩子發光,還是讓學校發亮?當我們過度強調榮耀、績效與競爭,是否也該停下來問一問,我們究竟為了誰在奔跑?又犧牲了誰的慢慢長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透過蘇的眼睛,看到的人生
0會員
4內容數
寫的不是解答,而是提問。 從生活的不經意裡,挖出值得再三思索的事。 這裡沒有懶人包、沒有金句,只有一張張寫給世界的便條紙。 呈現矛盾、懷疑、困境與那個有點刺的自己, 因為那些不被接受的樣子,也是真實的我。 觀點不該被馴化,人生值得反覆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或許有人會問說:這樣不是很奇怪嗎?明明是有支持的隊伍,為何要連自己不喜歡的隊伍也一起加油?而月光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把眼光放遠來看,如果兩隊的比賽十分精彩,是那是不是對整個球隊的聯盟有益?可以之後辦更好的球賽呈現給球迷。更甚者,推廣這一種球類,無論是棒球或籃球還是排球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或許有人會問說:這樣不是很奇怪嗎?明明是有支持的隊伍,為何要連自己不喜歡的隊伍也一起加油?而月光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把眼光放遠來看,如果兩隊的比賽十分精彩,是那是不是對整個球隊的聯盟有益?可以之後辦更好的球賽呈現給球迷。更甚者,推廣這一種球類,無論是棒球或籃球還是排球等
Thumbnail
學生運動員是一個雙重身份,需要同時面對學業和運動的壓力。本文探討了學生運動員應該如何平衡學業和運動,以及賽事規則對學生運動員的影響。
Thumbnail
學生運動員是一個雙重身份,需要同時面對學業和運動的壓力。本文探討了學生運動員應該如何平衡學業和運動,以及賽事規則對學生運動員的影響。
Thumbnail
#與孩子同樂 #安心預期 非學校這學期的大專案的主題是:「運動」 我也跟著孩子一起認識幾個新的運動項目 包括 法式滾球、 芬蘭撞木、 五人制棒球。 小乖班群研究「法式滾球」 不但懂運動規則 還要當教練及裁判 帶領另外兩個班群夥伴 認識規則 並且體驗。 更棒的是
Thumbnail
#與孩子同樂 #安心預期 非學校這學期的大專案的主題是:「運動」 我也跟著孩子一起認識幾個新的運動項目 包括 法式滾球、 芬蘭撞木、 五人制棒球。 小乖班群研究「法式滾球」 不但懂運動規則 還要當教練及裁判 帶領另外兩個班群夥伴 認識規則 並且體驗。 更棒的是
Thumbnail
「不管是對於哪一個社會,我們都不希望,社會發展的結果是使人的光彩變得黯淡。」
Thumbnail
「不管是對於哪一個社會,我們都不希望,社會發展的結果是使人的光彩變得黯淡。」
Thumbnail
【體育課的角落】 來到每週二的運動英語課,因為河邊草地濕滑,今天是到籃球場進行飛盤活動,孩子們對於運動英文課要主動翻譯這件事越來越熟悉,很多孩子雖然沒有舉手,但在外師說完後,就自動的翻譯出來(雖然時對時錯),不需要太多老師的提醒,孩子們有越來越進入學習狀況。   熱身環節,有一個很特別的風景,
Thumbnail
【體育課的角落】 來到每週二的運動英語課,因為河邊草地濕滑,今天是到籃球場進行飛盤活動,孩子們對於運動英文課要主動翻譯這件事越來越熟悉,很多孩子雖然沒有舉手,但在外師說完後,就自動的翻譯出來(雖然時對時錯),不需要太多老師的提醒,孩子們有越來越進入學習狀況。   熱身環節,有一個很特別的風景,
Thumbnail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Thumbnail
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中,體育和藝術依然是影響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元素。透過體育,孩子們能夠學習挑戰和突破、團隊合作、身心協調等重要技能。藝術則提供了創造力的發揮、情感寄託、文化探索和思想啟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這些價值,讓孩子能夠在體育和藝術中健康成長。
Thumbnail
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中,體育和藝術依然是影響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元素。透過體育,孩子們能夠學習挑戰和突破、團隊合作、身心協調等重要技能。藝術則提供了創造力的發揮、情感寄託、文化探索和思想啟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這些價值,讓孩子能夠在體育和藝術中健康成長。
Thumbnail
班際籃球賽! 熱愛打籃球學生的學校生活重點! 台灣學生又特別熱衷籃球運動, 所以每每是全校關注的熱門活動! 因為是班際之間的競賽, 所以, 就會有"不同年段"班級間的相遇, 我發覺, 因為不知道彼此的名字, 只知道彼此的「年級」, 所以學長姐有時會稱呼學弟妹那個"迪滴"小心、
Thumbnail
班際籃球賽! 熱愛打籃球學生的學校生活重點! 台灣學生又特別熱衷籃球運動, 所以每每是全校關注的熱門活動! 因為是班際之間的競賽, 所以, 就會有"不同年段"班級間的相遇, 我發覺, 因為不知道彼此的名字, 只知道彼此的「年級」, 所以學長姐有時會稱呼學弟妹那個"迪滴"小心、
Thumbnail
第4屆「騰達盃」少年籃球全國邀請賽首日,雙方球員發生肢體衝突,家長衝入球場,影響比賽進行。運動事件熱門,從運動心理角度探討家長參與學生運動活動的角色與意義,強調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任務,培養能力,為其成長加油。
Thumbnail
第4屆「騰達盃」少年籃球全國邀請賽首日,雙方球員發生肢體衝突,家長衝入球場,影響比賽進行。運動事件熱門,從運動心理角度探討家長參與學生運動活動的角色與意義,強調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任務,培養能力,為其成長加油。
Thumbnail
已有多年運動經驗的大班孩子,除了平時的早會運動習慣以外, 在廣場上的遊戲也常常會運用一些運動器材來進行活動, 像是呼拉圈、跳繩或是各種球類。而孩子們在運用運動器材的技巧, 也隨著經驗越來越進步;從一開始的需要教導, 到現在可以靈活運用各項器材,都顯現了孩子們的進步。 而最近大家的挑戰是
Thumbnail
已有多年運動經驗的大班孩子,除了平時的早會運動習慣以外, 在廣場上的遊戲也常常會運用一些運動器材來進行活動, 像是呼拉圈、跳繩或是各種球類。而孩子們在運用運動器材的技巧, 也隨著經驗越來越進步;從一開始的需要教導, 到現在可以靈活運用各項器材,都顯現了孩子們的進步。 而最近大家的挑戰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