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馬太福音》第十五章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記載了耶穌與宗教領袖的對話、對外邦婦人信心的肯定,以及再次施行神蹟餵飽四千人。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信仰的本質、神對人的憐憫,以及信心的力量,對當代信徒的屬靈生命提供了深刻的省思。

一、傳統與誡命的分野(太15:1–20)

法利賽人和文士指責耶穌的門徒不遵守古人的傳統,吃飯前不洗手(太15:1–2)。耶穌則指出,他們因自己的傳統而違背神的誡命,例如藉著「供獻」的藉口,逃避孝敬父母的責任(太15:3–6)。祂引用以賽亞的預言,斥責他們只用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祂(太15:7–9)。

耶穌進一步教導,污穢人的是從心裡發出的惡念,而非外在的行為(太15:10–20)。這段經文提醒信徒,真正的潔淨來自內心的純潔,而非僅僅遵守外在的宗教儀式。

二、外邦婦人的信心(太15:21–28)

耶穌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一位迦南婦人前來求祂醫治被鬼附的女兒(太15:21–22)。起初,耶穌沒有回應,並指出祂的使命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太15:23–24)。然而,婦人堅持不懈,表達了對主的信心,甚至願意接受「小狗吃主人桌上掉下來的碎屑」的比喻(太15:25–27)。耶穌讚賞她的信心,並醫治了她的女兒(28節)。

這段經文顯示,神的恩典不限於以色列人,凡有信心的人都能蒙福。信徒應學習這位婦人的謙卑與堅定信心。

三、醫治與供應的神蹟(太15:29–39)

耶穌來到加利利海邊,醫治了許多病人,包括瘸子、瞎子、啞巴等(太15:29–31)。隨後,祂憐憫跟隨祂三天、沒有食物的群眾,行神蹟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餵飽了四千人,並收拾剩下的碎屑裝滿了七個筐子(太15:32–38)。這些神蹟再次彰顯了耶穌的憐憫與大能,並預表祂是生命的供應者。信徒應從中學習,無論在身體或靈性上的需要,主都能供應,並且祂的恩典總是充足的。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透過對傳統與誡命的對比、外邦婦人信心的見證,以及醫治與供應的神蹟,強調了內心的純潔、信心的重要性,以及神對人的憐憫。信徒應反思自己的信仰是否僅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並學習以真誠的心敬拜神,堅定信心,倚靠主的供應。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7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29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
Thumbnail
2025/04/29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
Thumbnail
2025/04/28
《創世記》第十七章記載了神與亞伯蘭重新立約,賜他新的名字「亞伯拉罕」,並設立割禮作為約的記號。這章經文顯示神應許的確定與擴展,也啟示信仰之路必須以順服與分別為聖回應神的恩典,對今日信徒有深刻的提醒與激勵。
Thumbnail
2025/04/28
《創世記》第十七章記載了神與亞伯蘭重新立約,賜他新的名字「亞伯拉罕」,並設立割禮作為約的記號。這章經文顯示神應許的確定與擴展,也啟示信仰之路必須以順服與分別為聖回應神的恩典,對今日信徒有深刻的提醒與激勵。
Thumbnail
2025/04/28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記載了耶穌在變像山上的榮耀顯現、門徒對信心的掙扎、以及耶穌再度預告受難。這些事件揭示了神國榮耀與十字架道路並行的真理,也提醒信徒在屬靈經歷與現實挑戰中學習信靠與順服。
Thumbnail
2025/04/28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記載了耶穌在變像山上的榮耀顯現、門徒對信心的掙扎、以及耶穌再度預告受難。這些事件揭示了神國榮耀與十字架道路並行的真理,也提醒信徒在屬靈經歷與現實挑戰中學習信靠與順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記載了耶穌與宗教領袖的對話、對外邦婦人信心的肯定,以及再次施行神蹟餵飽四千人。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信仰的本質、神對人的憐憫,以及信心的力量,對當代信徒的屬靈生命提供了深刻的省思。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記載了耶穌與宗教領袖的對話、對外邦婦人信心的肯定,以及再次施行神蹟餵飽四千人。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信仰的本質、神對人的憐憫,以及信心的力量,對當代信徒的屬靈生命提供了深刻的省思。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díscite a me, quia mitis sum et húmilis Corde  你們跟我學,因為我是柔和的,我的心是謙下的  瑪竇福音十一章29節 
Thumbnail
díscite a me, quia mitis sum et húmilis Corde  你們跟我學,因為我是柔和的,我的心是謙下的  瑪竇福音十一章29節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Qui misericordiam habet, docet et erudit quasi pastor gregem suum.  那慈悲為懷的,會教誨、會指導,就如牧羊人對他的羊群一般。  德訓篇十八13 
Thumbnail
Qui misericordiam habet, docet et erudit quasi pastor gregem suum.  那慈悲為懷的,會教誨、會指導,就如牧羊人對他的羊群一般。  德訓篇十八13 
Thumbnail
這張圖準確傳達出救恩的精義。中間的人是傳福音的最下面的人是未信主的人。最上面有一隻手,沒有畫身體是主耶穌~ 這是門諾南屯教會許宏華牧師主日講道引用的圖片。看到牧師善巧地引用這幅畫,實在非常之讚歎...
Thumbnail
這張圖準確傳達出救恩的精義。中間的人是傳福音的最下面的人是未信主的人。最上面有一隻手,沒有畫身體是主耶穌~ 這是門諾南屯教會許宏華牧師主日講道引用的圖片。看到牧師善巧地引用這幅畫,實在非常之讚歎...
Thumbnail
1月13日主耶穌基督受洗紀念的傳統彌撒專用經文
Thumbnail
1月13日主耶穌基督受洗紀念的傳統彌撒專用經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