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班是怎麼一回事啊?」這是我在帶古坑新一屆11年級星辰班的時候,我腦子裡最常冒出來的想法:最嘻嘻哈哈那幾個小夥子居然有最好的鍛造力、他們自動分組成「打鐵工作鏈」而可以連續不斷的加工、有個女孩的鍛造力氣居然比最高大的男生還強……
好喔,看來接下來和古坑星辰班二個學季的打鐵課會相當的精采。
因為這次有二個學季的時間可以鍛練,我選擇讓他們用之前學長姐為他們留下的爐與材料,在第一個大段落好好運用鋼筋這個素材。第一堂課在練習鎚打技巧時便發現他們班有自動分組的習慣,因此我便同步潮厝的課,那我們第一個項目也分組來做營火腳架吧!
而習慣於合作的星辰班很快就有人發現合力鍛造最重要的元素:節奏!「老師,我之前看日本人做刀的影片,在學徒揮動重鎚前,老師傅先敲的那一聲,感覺很像在打拍子」
是,你們發現了最核心的原則,為了有效工作,我開始教分工,我帶他們先由如何夾持好工件開始,再談瞄準定點、穩定出力,接著談持鉗者要如何配合持鎚者,好讓他們的鎚最有效地在熱騰騰的鐵上作用……很快就有組別抓到了要領,節奏越來越快、打擊越來越精準,第一階段小組工作「營火腳架」的打方、收尖、彎折、組合的工作好快就完成了,真是令人驚豔。
那接下來要做什麼呢?我發下二張圖紙,也用一堂理論課來談刀的設計,星辰班的大家興奮地聽我談刀的刃筋、不同地區的刀型設計……
是的,我們接下來就來做刀吧!
第一個材料一樣是鋼筋,因為它較好塑形的特質,使我可以讓他們分階段練習:全力且精準的鍛敲(打扁出刃面)、收力的修外形的形變、輕敲鍛出刃面……剛開始他們藉由合作能快速的打扁,但當力量要開始收、用鎚要開始細緻時,挑戰的難度就大幅提升,但這似乎難不倒星辰班的大家。

在這階段他們得開始將注意力自外部協調收回了自己的手部運動,同伴的角色也開始自動力鎚轉成了協力工具,協助看有沒有歪曲、評估厚薄有沒有平均;然後實作力強的同學也有了發揮空間,他們開始在完成自己作品的空檔去協助他人細修與微調……
做刀的這階段和上階段不同,每個人開始長出了自己的樣子,一如他們這次做的鋼筋刀,獨一無二。
最後,我們的挑戰又回到了做SK85材質的小刀(因為鋼筋淬火後並不及SK85或其他常用刀具鋼材),這次我多談了柄的設計來讓大家納入思考,我在示範時也一反過去,我做了一體式的鐵匠刀並示範了燒穿木柄固定的手法,也將他們工藝教室內既有工具(金屬銼刀、木工銼刀、磨刀石)納入使用,讓他們可以明白更多工法的整合……
這是我第一次在連續性課程中帶三個作品,雖然碳鋼小力來不及帶他們做完簡單的鞘(PVC水管鞘,主要是我不小心買錯尺寸了),但星辰班這一階段課程讓我驚豔的是他們的創造力,有人想做Tanto小刀(因為媽媽是日本人)、有人想做吉卜力的武器(實現自己小時候的夢想!)各小組成員雖然有些變動,但他們仍能在互動中找到平衡:
等砂帶機的人太多?那就用磨刀石和銼刀安靜地做點加工;刀胚還需要時間加熱?那先去幫進度慢的同學持鉗讓他好好打刀尾;進度好像超前了?那就拿前一把鋼筋刀再拿來修修……
星辰班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自轉與公轉週期,如同星體一般,在打鐵課的小宇宙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神聖秩序。
課程將在春天結束,刀刃逐漸被磨好、幾把形制特別的刀也順利通過淬火,刀柄大多用簡單的麻繩或傘繩綁妥結束(還有幾把刀甚至完成了木柄)。
他們笑說自己的成果和原本的設計圖差好多,但,又何妨?打鐵課是給同學們窺見「自己」的一個工具:你在小組合作中展現出什麼能力?你的實作力可以被如何發揮?你的想像與實踐的界限在哪?
中古世紀天文學家並不用真的去到月球遙望,便能用許多方式知道自己所在的地球有著浪漫藍色的外觀……那你們從打鐵課中有觀測到自己什麼獨一無二的特質嗎?
繼續觀察與好奇吧!當你明白了自己、明白了人,你會相信這個世界會因你這顆星辰而幻化出不一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