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手機,孩子就威脅不寫功課、不上學,我要怎麼教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不給孩子手機,孩子就威脅不寫功課、不上學,我要怎麼教小孩?

你按照約定,提醒孩子手機、平板使用時間已到,需要關機去寫功課或準備隔天上學的物品。

沒想到孩子臉色一沉,憤怒地大喊:「我不管!你不讓我繼續玩,我就不寫功課了!」

或者「你不把手機還我,我明天就不去上學了!」

面對孩子祭出「拒學」、「不寫功課」這種讓你最在意、也最擔憂的「大絕招」來當作交換條件,你是否感到震驚、憤怒,同時又害怕萬一他「說到做到」該怎麼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這樣用「拒學/不寫功課」來交換手機的勒索,是否也讓你進退兩難?

當孩子使用威脅手段,試圖操控父母的決定時,這已經不僅僅是想要玩手機,而是一場升級的權力鬥爭,也是親子關係和教養原則面臨的嚴峻考驗。

「他竟然敢用不去上學來威脅我!我真的快氣炸了!」

「我到底該不該妥協?不給他手機,他真的不去上學怎麼辦?」

面對孩子這種「情緒勒索」式的行為,我們該如何應對,才能既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又能守住原則,同時引導他學習用更健康的方式來面對限制與表達需求呢?


▌孩子「為了什麼」用威脅來換取手機?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可以先試著理解孩子採取如此激烈手段背後的「目的」(為了什麼),而不只是被他的威脅言詞所激怒或嚇倒。

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才能更冷靜地應對,並找到釜底抽薪的策略。

⚠️ 極端的權力鬥爭:不惜用「拒學」來讓你屈服

這是最核心的目的。

孩子發現一般的方法(討價還價、哭鬧)可能無效後,拿出他認為你「最害怕」的事情(不去上學、不寫功課)當作武器,試圖在這場權力鬥爭中,逼迫你就範,以證明「我說了算」。

⚠️ 對手機的強烈依賴:認為「沒手機不行」

這個威脅的強度,也反映了他對手機的渴望或依賴程度極高。

手機帶來的刺激、樂趣或社交連結,對他來說可能已經重要到「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得到」的地步,甚至願意犧牲基本的學習責任。

⚠️ 測試底線的「核武器」級手段

孩子在試探你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當他發現其他方法都無法讓你讓步時,他可能會拿出這個最具威脅性的「終極手段」,看看你是否會因為害怕更嚴重的後果(孩子不去上學)而最終妥協。

⚠️ 表達強烈不滿:「你剝奪我最重要的東西!」

這種激烈的威脅,也是他內心強烈不滿、憤怒或挫敗感的一種極端表達。

他可能感覺手機對他極其重要,被限制使用就像被剝奪了「必需品」,因此用最激烈的方式來抗議。

⚠️ 過去經驗學習到「威脅可能有效」

如果過去孩子使用過類似(或較輕微)的威脅手段,而父母曾經因此讓步或妥協,那麼這次他可能會故技重施,甚至加碼,因為他從經驗中學到「這招有用」。


▌綠豆爸這樣教小孩

✅ 深呼吸,穩住陣腳:絕不在「威脅下」妥協或談判

這是最最重要的一點!無論孩子如何威脅,你內心多麼焦慮,都要先穩住自己,保持冷靜。

絕對不能在孩子發出威脅的當下,就立刻妥協、讓步或開始跟他討價還價:「好啦好啦,再給你五分鐘,但你一定要去上學喔!」。

一旦妥協,就是在告訴他:「威脅是有效的!」未來他只會用更激烈的手段。

✅ 同理渴望,但明確拒絕「勒索」行為

保持冷靜的語氣,先同理他想用手機的心情:「我知道你現在非常想繼續用手機,時間到了不能用了讓你很生氣、很失望。」

然後,清晰且堅定地表明立場:「但是,用不去上學/不寫功課來當作條件,是不對的行為,這也不能改變手機的使用規定。」

✅ 重申界線與常規,點明「選擇與後果」

平靜地重申:「上學、寫功課是你現階段必須做的事 。」然後,將選擇權交還給孩子,並點明他需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手機時間已經結束了。你可以選擇準時去上學,或者選擇不去。如果你選擇不去,那麼你需要自己去面對老師(或學校的規定),以及今天沒學到東西的後果。」

重點是讓孩子明白,這是他的選擇,他需要為結果負責,而不是你被他威脅。

✅ 「手機問題」與「威脅行為」分開處理

將這兩件事分開來看。

關於手機使用的時間、內容等規範,需要在「平時」氣氛良好時,就和孩子建立好共識與規則。

當下,處理的重點是孩子「用威脅來達到目的」的這個「行為模式」,而不是手機規則本身。

事後,需要找機會和孩子談談,為什麼不能用威脅的方式來溝通。

✅ 必要時尋求外部支援

如果孩子只是偶爾說說氣話,但在你堅持原則後仍會去上學、寫功課,那可以繼續觀察並執行上述策略。

但如果孩子是「認真」的,真的出現拒學、或長期用威脅來操控家庭的狀況,這可能涉及更深層的情緒或行為問題,請務必尋求學校老師、輔導老師或兒童青少年心理專業的協助。


▌不怕孩子放大絕!用冷境與原則化解權力鬥爭

孩子用威脅當作手段,往往是親子權力鬥爭白熱化的表現。

面對孩子的「終極手段」,父母的冷靜與堅持,是打破惡性循環的唯一解藥。

絕不因威脅而妥協,溫和且堅定地守住原則,同時將行為的選擇權與後果的責任感,逐步交還給孩子。

這過程需要極大的勇氣與定力,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教會孩子:「責任無法交換,尊重需要學習,而愛,從不建立在勒索之上。」

用你的冷靜與原則,化解這場權力風暴,重新建立起健康的親子界線與互動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豆爸的幸福家
59會員
88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綠豆爸的幸福家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孩子常喊「不公平」,我要怎麼教小孩? 「為什麼哥哥可以晚一點睡?不公平!」 「他的蛋糕比較大塊!不公平!」 「同學都有那個玩具,為什麼只有我沒有?太不公平了!」 「不公平!」這三個字,是不是常常從孩子的口中冒出來?無論是跟手足比較、跟同學比較,或是對於家裡的規定、爸媽的決定,只要感覺自
Thumbnail
2025/05/01
▌孩子常喊「不公平」,我要怎麼教小孩? 「為什麼哥哥可以晚一點睡?不公平!」 「他的蛋糕比較大塊!不公平!」 「同學都有那個玩具,為什麼只有我沒有?太不公平了!」 「不公平!」這三個字,是不是常常從孩子的口中冒出來?無論是跟手足比較、跟同學比較,或是對於家裡的規定、爸媽的決定,只要感覺自
Thumbnail
2025/04/29
▌孩子缺乏同理心,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我要怎麼教小孩? 弟弟跌倒哭了,孩子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笑; 同學分享玩具時不小心弄壞了,孩子卻只關心自己的玩具,對同學的懊惱視而不見; 或者,他可能會說出一些「聽起來很誠實,但其實很傷人」的話,例如:「你畫得好醜喔!」、「你好笨!這都不會!」 看著孩子
Thumbnail
2025/04/29
▌孩子缺乏同理心,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我要怎麼教小孩? 弟弟跌倒哭了,孩子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笑; 同學分享玩具時不小心弄壞了,孩子卻只關心自己的玩具,對同學的懊惱視而不見; 或者,他可能會說出一些「聽起來很誠實,但其實很傷人」的話,例如:「你畫得好醜喔!」、「你好笨!這都不會!」 看著孩子
Thumbnail
2025/04/29
▌孩子過度依賴、凡事都要人幫,我要怎麼教小孩? 「媽媽幫我穿衣服!」「爸爸幫我開!」「這個我不會用,你幫我弄!」 明明是孩子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飯、穿脫衣物、收拾玩具、打開零食包裝、甚至自己拿水喝⋯⋯他卻總是習慣性地尋求協助,發出「幫我~」的指令。 當你鼓勵他自己試試看時,他可
Thumbnail
2025/04/29
▌孩子過度依賴、凡事都要人幫,我要怎麼教小孩? 「媽媽幫我穿衣服!」「爸爸幫我開!」「這個我不會用,你幫我弄!」 明明是孩子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飯、穿脫衣物、收拾玩具、打開零食包裝、甚至自己拿水喝⋯⋯他卻總是習慣性地尋求協助,發出「幫我~」的指令。 當你鼓勵他自己試試看時,他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當孩子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考卷回家,一臉沮喪,望著你的眼神中還帶著恐懼。這時,你會把他抓過來罵一頓?唸一頓?還是立刻開始逐題檢討?我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你該學會什麼時候必須保持安靜。
Thumbnail
當孩子帶著一張不及格的考卷回家,一臉沮喪,望著你的眼神中還帶著恐懼。這時,你會把他抓過來罵一頓?唸一頓?還是立刻開始逐題檢討?我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你該學會什麼時候必須保持安靜。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