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創世記》第二十一章

讀經筆記|《創世記》第二十一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創世記》第二十一章記載了幾個關鍵事件:應許之子以撒的誕生、夏甲與以實瑪利的被逐,以及亞伯拉罕與亞比米勒立約。這一章不僅承接了上帝與亞伯拉罕之間的應許,也是信仰實踐、神人關係、和解與信靠的重要寫照。

一、應許成就:神信實的彰顯

本章開篇:「耶和華按着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便照他所說的給撒拉成就。」(創21:1)這句話強調了神話語的可靠與信實。撒拉年老不育,但神的應許從未落空。以撒的出生象徵著神超越自然法則、實現救恩計劃的能力,也預表著恩典的臨到,那是人所無法憑己力得著的。

對信徒而言,這提醒我們信仰的核心不在於人能做什麼,而在於神是誰、祂如何作事。當我們面對延遲與困難時,要記住神的時間表與人不同,但祂的應許必然成就。

二、分離與揀選:恩典與人的回應

撒拉要求亞伯拉罕趕走夏甲與以實瑪利,亞伯拉罕感到憂愁,但神對他說:「凡撒拉對你所說的話,你都該聽從。」(創21:12)這不是冷酷的拋棄,而是救恩歷史中的揀選行動。以實瑪利作為肉體所生的,不能承受與以撒、應許之子一樣的產業。

這對信徒有重要的屬靈提醒:屬肉體的和屬靈的不能並存,屬神的產業屬於憑信心接受應許的人。這也敦促我們檢視自身的信仰,是否依靠神的恩典而非血氣與人的謀算。

三、神的憐憫:在曠野看顧被逐者

雖然以實瑪利不是應許之子,但神聽見他的哀聲(創21:17),差遣天使指引夏甲得水,並應許要使以實瑪利成為大國。神的憐憫不限於祂的選民,祂對一切受苦的人都存憐恤之心。這提醒信徒,我們雖然在救恩中蒙揀選,但對待未信者與受苦者也應懷有基督的憐憫與仁愛。

四、立約與和睦:見證與榮耀神

最後,亞伯拉罕與亞比米勒立約(創21:22-34),表明信仰生活中不只是個人與神的關係,也涉及與人的和睦相處。亞伯拉罕因見證神的同在與祝福,贏得外邦人的尊敬,並以「永生神」之名呼求耶和華,為神作見證。

對我們而言,信仰的見證不僅體現在教會內,也應該流露在日常人際關係中。與人立約、維護和平、展現誠信,都是榮耀神的途徑。

《創世記》第二十一章是一章充滿盼望、揀選與憐憫的章節。它提醒我們:神信實可靠,祂的恩典超越人的限制;我們蒙召依靠應許而活,分別為聖,並以憐憫與和平見證神的榮耀。這是信仰生活的核心,也是屬靈成長的重要功課。

raw-image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5K會員
833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章以葡萄園工人的比喻開場,延續對天國價值的教導,隨後談到耶穌對受難的預告、門徒對地位的誤解,以及最後耶穌治好兩個瞎子。整章彰顯出神國的主權、公義與憐憫,也挑戰信徒學習僕人式的領導與憐憫的心。 一、葡萄園工人的比喻:天國恩典的主權(太20:1–16) 耶穌講述天國好像家主
《創世記》第二十章講述亞伯拉罕在基拉耳的經歷。他因懼怕當地人而謊稱撒拉是妹妹,結果被亞比米勒王帶入宮中,但神介入,保護撒拉並警戒亞比米勒。這一章揭示了人的軟弱、神的保護與信實,並帶來幾個重要的屬靈反思。 一、人性的恐懼與重蹈覆轍(創20:1–2) 亞伯拉罕因懼怕基拉耳人害他
《創世記》第十九章記述神因所多瑪與蛾摩拉罪惡滔天,親自施行毀滅性的審判,同時也透過天使拯救羅得一家。這章不只是歷史記錄,更是對信徒靈命的強烈警鐘:神是公義的,也是施憐憫的;選擇神的道路還是貪戀世界,將決定人的不同結局。
本章以葡萄園工人的比喻開場,延續對天國價值的教導,隨後談到耶穌對受難的預告、門徒對地位的誤解,以及最後耶穌治好兩個瞎子。整章彰顯出神國的主權、公義與憐憫,也挑戰信徒學習僕人式的領導與憐憫的心。 一、葡萄園工人的比喻:天國恩典的主權(太20:1–16) 耶穌講述天國好像家主
《創世記》第二十章講述亞伯拉罕在基拉耳的經歷。他因懼怕當地人而謊稱撒拉是妹妹,結果被亞比米勒王帶入宮中,但神介入,保護撒拉並警戒亞比米勒。這一章揭示了人的軟弱、神的保護與信實,並帶來幾個重要的屬靈反思。 一、人性的恐懼與重蹈覆轍(創20:1–2) 亞伯拉罕因懼怕基拉耳人害他
《創世記》第十九章記述神因所多瑪與蛾摩拉罪惡滔天,親自施行毀滅性的審判,同時也透過天使拯救羅得一家。這章不只是歷史記錄,更是對信徒靈命的強烈警鐘:神是公義的,也是施憐憫的;選擇神的道路還是貪戀世界,將決定人的不同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