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馬太福音》第二十章

讀經筆記|《馬太福音》第二十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章以葡萄園工人的比喻開場,延續對天國價值的教導,隨後談到耶穌對受難的預告、門徒對地位的誤解,以及最後耶穌治好兩個瞎子。整章彰顯出神國的主權、公義與憐憫,也挑戰信徒學習僕人式的領導與憐憫的心。

一、葡萄園工人的比喻:天國恩典的主權(太20:1–16)

耶穌講述天國好像家主清早雇工進葡萄園,後來陸續在九點、十二點、三點甚至五點又雇人工作(太20:1–7)。到了晚間,家主卻給每個人相同的工價(太20:9–10),引起先來工人的不滿。

耶穌藉此指出,天國的賞賜不是按人的計算、功績、資歷,而是按神的恩典與主權。祂說:「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太20:16)

對信徒而言,這是一個深刻的提醒:不要陷入比較、嫉妒或功利心態,而要單純感恩領受神的恩典,也接納神對他人的安排。

二、耶穌第三次預言受難:僕人救主的使命(太20:17–19

耶穌在上耶路撒冷的路上,第三次預告自己將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受鞭打、戲弄,最後被釘十字架,第三天復活(太20:18–19)。

這不只是預告一個悲劇,更是宣告救贖計畫的中心:耶穌是藉著受苦、犧牲、捨命來完成救恩的僕人君王。對門徒而言,這是一個徹底翻轉的權柄觀:真正的王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為人捨己。

三、雅各、約翰之母的請求:權柄的顛覆性教導(太20:20–28)

西庇太兒子的母親請求耶穌讓她兩個兒子在祂國裡坐在左右(太20:21)。耶穌告訴他們:「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太20:22)

門徒之間因此起了爭論,耶穌便教導:「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太20:26–27)並以自己為榜樣:「人子來,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8)

這一段指出,天國的偉大不是來自地位、權勢,而來自僕人心腸與犧牲精神。信徒蒙召,不是爭權奪利,而是學習基督的服事與捨己。

四、治好耶利哥的兩個瞎子:憐憫的行動(太20:29–34)

當耶穌離開耶利哥時,有兩個瞎子喊著:「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太20:30)群眾責備他們,耶穌卻停下來,問他們要什麼,然後摸他們的眼睛,使他們看見,他們就跟從了祂(太20:32–34)。

這段結尾特別動人,展現耶穌對邊緣人的憐憫。耶穌不因急於趕路而忽略需要幫助的人,也不受群眾聲音影響,這提醒信徒,真正的屬靈偉大表現在對卑微者的關懷與行動上。 《馬太福音》第二十章將天國的價值觀再次顛覆世俗常理:賞賜的基準是恩典,不是功績;領導的本質是服事,不是高位;偉大的標誌是憐憫與捨己,而非權勢與地位。信徒當問自己:我在服事中是否求自己的榮耀?我是否願意成為僕人、學習基督的榜樣?我能否將眼光從比較與計較中轉向單純地回應神的恩典?

raw-image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5K會員
828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創世記》第二十章講述亞伯拉罕在基拉耳的經歷。他因懼怕當地人而謊稱撒拉是妹妹,結果被亞比米勒王帶入宮中,但神介入,保護撒拉並警戒亞比米勒。這一章揭示了人的軟弱、神的保護與信實,並帶來幾個重要的屬靈反思。 一、人性的恐懼與重蹈覆轍(創20:1–2) 亞伯拉罕因懼怕基拉耳人害他
《創世記》第十九章記述神因所多瑪與蛾摩拉罪惡滔天,親自施行毀滅性的審判,同時也透過天使拯救羅得一家。這章不只是歷史記錄,更是對信徒靈命的強烈警鐘:神是公義的,也是施憐憫的;選擇神的道路還是貪戀世界,將決定人的不同結局。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
《創世記》第二十章講述亞伯拉罕在基拉耳的經歷。他因懼怕當地人而謊稱撒拉是妹妹,結果被亞比米勒王帶入宮中,但神介入,保護撒拉並警戒亞比米勒。這一章揭示了人的軟弱、神的保護與信實,並帶來幾個重要的屬靈反思。 一、人性的恐懼與重蹈覆轍(創20:1–2) 亞伯拉罕因懼怕基拉耳人害他
《創世記》第十九章記述神因所多瑪與蛾摩拉罪惡滔天,親自施行毀滅性的審判,同時也透過天使拯救羅得一家。這章不只是歷史記錄,更是對信徒靈命的強烈警鐘:神是公義的,也是施憐憫的;選擇神的道路還是貪戀世界,將決定人的不同結局。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