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乃話民之弗率,誕告用亶。其有眾咸造,勿褻在王庭,盤庚乃登進厥民。曰:「明聽朕言,無荒失朕命!嗚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鮮,以不浮于天時。殷降大虐,先王不懷厥攸作,視民利用遷。汝曷弗念我古后之聞?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罰。予若籲懷茲新邑,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2. 注釋
1. 作:起事,指開始行動。
2. 惟涉河以民遷:正是渡過黃河以遷徙人民。
3. 話民之弗率:安撫那些不服從遷徙的百姓。
4. 誕告用亶:誠懇地告誡他們,言語真摯。
5. 其有眾咸造:所有百姓都來集會。
6. 勿褻在王庭:不要在王的朝廷上無禮輕慢。
7. 登進厥民:登高發言教誨百姓。
8. 無荒失朕命:不要荒怠以致違背我的命令。
9. 后胥戚鮮:歷代君王皆因民生而憂喜交加。
10. 不浮于天時:不違逆天時。
11. 降大虐:指殷國當時災難深重。
12. 厥攸作:他們原來的安居之所。
13. 康共:安樂和諧。
14. 丕從厥志:大大地順從你們的心志。
3. 白話文
盤庚採取行動,帶領人民橫渡黃河進行遷徙。他安撫那些不願服從的人們,誠懇地告誡他們。百姓都來到王庭,他囑咐他們不要失禮,然後登高對百姓說道:「你們要清楚聽我所說,不要怠惰而違抗我的命令!哎,從古至今的君王,沒有不以保障百姓為首務的。他們常因百姓的安危而喜憂交集,並不違逆天時。當殷國陷入重大的災難時,先王認為故地不再適宜安居,才決定遷徙。你們為什麼不思考我們先王的智慧呢?我帶你們來這新邑,是出於愛民之心,也是為了讓你們能夠安樂和諧地生活,而不是因你們有罪要懲罰你們。我要建設這新都,正是為了你們,才如此堅定地推行這件事。」
4. 總結
盤庚以誠心說服民眾接受遷都,強調歷代先王都是為了百姓福祉才作出重大決策,表現出對民的體恤與堅定施政的智慧。
啟示
君王遷都需以民為本,誠懇說服方能服眾
面對民怨需安撫引導,並強調德政初衷
決策應順應天時、民情,兼顧長遠安定
領導者應勇於承擔、以民福為志
九、
1. 原文
今予將試以汝遷,安定厥邦。汝不憂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欽念以忱動予一人。爾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爾忱不屬,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謀長以思乃災,汝誕勸憂。今其有今罔後,汝何生在上?今予命汝,一無起穢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續乃命于天,予豈汝威,用奉畜汝眾。
2. 注釋
1. 試以汝遷:試圖以遷徙之事考驗你們。
2. 安定厥邦:以安定國家為目標。
3. 攸困:所苦之處。
4. 大不宣乃心:極不願表達你們的心意。
5. 忱:誠心。
6. 自鞠自苦:自尋煩惱,自取其苦。
7. 臭厥載:使整船蒙羞,比喻連累全體。
8. 忱不屬:誠意不專一。
9. 胥以沈:彼此沉淪。
10. 自怒曷瘳:自己生氣,怎麼能治好?
11. 誕勸憂:虛妄地鼓動憂慮情緒。
12. 今其有今罔後:只顧當下,不思將來。
13. 起穢以自臭:興起污穢之行,自取其辱。
14. 迂乃心:使你們的心志偏離正道。
15. 迓續乃命于天:承接上天的命運延續。
16. 奉畜汝眾:奉天命以養育你們。
3. 白話文
現在我決定用遷徙這件事來考驗你們,是為了安定國家。但你們不體諒我內心的憂苦,反而普遍閉塞不言、不願誠心待我。你們只是讓自己受苦,好像坐船卻不肯划水,反而讓整船蒙羞。如果你們的誠意不專一,只會一起沉沒。若還不悔改,常懷怨怒,怎麼能痊癒?你們不從長遠考慮災難的原因,反而鼓動彼此的憂懼。只顧眼前,不思將來,那麼你們活在這世上有何意義?現在我命令你們,不要再興起污濁之行自取其辱,也不要讓別人倚靠你們卻失望。我要承接天命,難道是為了施加威勢?其實是為了撫養你們百姓啊。
4. 總結
盤庚強調遷都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痛責百姓不體諒君王用心,鼓動憂懼、偏離正道,呼籲大家回歸誠心,共保天下安寧。
啟示
為政者以民為本,但民亦須體諒君德
領導者決策需考慮長遠,人民應合作而非阻撓
不能因私情懷怨阻礙大局,需共同承擔國家命運
君王非為威勢而為政,而是肩負天命育民之責
十、
1. 原文
予念我先神后之勞爾先,予丕克羞爾,用懷爾,然。失于政,陳于茲,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萬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與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孫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罰汝,汝罔能迪。
2. 注釋
1. 先神后:歷代的先王與先妣。
2. 勞爾先:為你們的祖先辛苦勞作。
3. 丕克羞爾:極力尊崇你們,以此安撫你們。
4. 然:然而。
5. 陳于茲:展現(失政)於此。
6. 高后:上天或歷代先王。
7. 崇降罪疾:大加譴責與降下懲罰。
8. 曷虐朕民:為何虐待我的百姓?
9. 不生生:不能養育自身、安生樂業。
10. 猷同心:希望同心協力。
11. 幼孫有比:與我年幼的後代和睦相處。
12. 爽德:違背道德。
13. 自上其罰汝:從天降下對你的懲罰。
14. 罔能迪:無法引導你走向正道。
3. 白話文
我想到先王與先妣曾為你們的祖先辛勤勞作,我也曾極力尊敬你們,用誠心懷念你們。然而,如今你們在政事上失職,罪狀已擺在眼前,天上的先王因此加重懲罰,質問說:「你為何虐待我的子民?」你們這些百姓不能安生樂業,即使我盼與你們同心協力,先王仍降下重罪,責問你們:「為何不與我的子孫和睦相處?」因為你們德行有虧,上天親自懲罰你們,而你們卻無法從中覺悟改過。
4. 總結
盤庚痛斥百姓辜負先王苦心與現政之德,政事失當導致上天震怒懲罰,民不自省、不求共生,只會招致更大的災禍。
啟示
祖德與先王功績需後人敬承,不可輕慢
為政失德必引天怒,善惡自有報應
君民若不能同心,其禍不止於一時
個人行為連繫國運,道德缺失則懲罰難逃
十一、
1. 原文
古我先后既勞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則在乃心!我先后綏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斷棄汝,不救乃死。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孫!』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2. 注釋
1. 古我先后:過去我的先王先妣。
2. 既勞乃祖乃父:曾辛苦扶助你的祖先與父輩。
3. 共作我畜民:如今與我一同管理人民。
4. 有戕:如果有殘害(百姓)的行為。
5. 在乃心:根本出於你內心的惡念。
6. 綏:安撫、保護。
7. 乃斷棄汝:因此決意拋棄你。
8. 不救乃死:不再援救你,任你滅亡。
9. 亂政同位:和我一樣位居政事,卻擾亂政務。
10. 具乃貝玉:攜帶財寶賄賂以圖庇護。
11. 丕乃告我高后:嚴正地向我上天的祖宗控訴。
12. 作丕刑:施以大罰。
13. 迪高后:傳達給上天的先王先妣。
14. 弗祥:不吉利的災禍。
3. 白話文
從前我的先王先妣曾辛勤幫助你們的祖父父親,如今你們與我一同治理百姓,若你們做出傷害百姓的事,根本就是你自己內心邪惡所致。我的先王雖曾安撫你的祖父父親,但你的祖上也已決絕地拋棄你,不再救助你於滅亡。如今你與我同位掌政,卻亂政圖利,甚至帶著寶玉行賄妄求免罪。你的祖父父親已嚴正控告你於我天上的祖先,請求施以重刑!天上的祖先也因此降下災禍。
4. 總結
盤庚指責官民違德亂政,內心邪惡自招災禍,連祖先都不再庇護,反而嚴詞控告請罰,其罪無可推諉。
啟示
為政應正直,不可妄圖以財賄求免於罪
若失德害民,即便祖先也不再庇佑
一切禍福皆由人心所招,責任不能推諉他人
惡行難逃天理,敬天與守德是持政之本
十二、
1. 原文
嗚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無胥絕遠!汝分猷念以相從,各設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新邑。
2. 注釋
1. 嗚呼:表示感嘆,呼籲語。
2. 不易:並非容易之事,警惕其艱難。
3. 永敬大恤:長久地敬慎與關懷百姓。
4. 無胥絕遠:不可彼此離心背道而馳。
5. 分猷:各自的謀劃與計策。
6. 設中于乃心:把公正設於你們的內心。
7. 不吉不迪:行為不善且不遵正道。
8. 顛越不恭:狂妄僭越而無禮。
9. 姦宄:內奸外患,作亂之人。
10. 劓殄滅之:割鼻與滅絕,指嚴刑誅滅。
11. 無遺育:不留後代。
12. 易種:異類之人或敗類。
13. 茲新邑:這新遷之城邑。
3. 白話文
啊!現在我要鄭重地告誡你們:這件事並不容易!你們要時常懷著敬慎與憐憫之心,不可彼此離心分裂。各人應懷著忠誠正直的心志,協力而行。倘若有人行為不善、不走正道,狂妄無禮,哪怕只是暫時發現有人心懷叛亂,我必將重罰誅除他們,毫不留情,不讓他們留下後代,更不容這類敗類在這新建的邑地生根繁衍。
4. 總結
盤庚訓誡百官民眾治理新邑不易,須協心敬慎,凡奸邪惡逆之徒,必嚴懲不赦,絕不容養成禍根。
啟示
治國建邦需眾志成城,不容分心離德
公正與忠誠應內化為心志核心
對惡行不能姑息,否則禍患無窮
創業維艱,更須嚴明紀律以防亂
十三、
1. 原文
往哉!生生!今予將試以汝遷,永建乃家。
2. 注釋
1. 往哉:去吧!有出發、行動之意,帶鼓舞之情。
2. 生生:祝福興盛、生生不息。
3. 試以汝遷:我要以遷都之舉來考驗你們。
4. 永建乃家:長久地建立你們的家業、宗族。
3. 白話文
出發吧!願你們生生不息!現在我要以這次遷都之舉來考驗你們,讓你們能夠永久地建立自己的家業與族群。
4. 總結
盤庚鼓勵民眾順從遷都,以此考驗其心志,並期許民眾在新邑中安居樂業、建立永續家業。
啟示
領導者應以實踐考驗民意與民德
遷徙或變革是考驗也是機遇
家國穩定需奠基於民心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