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七大態度 × 初心 Beginner’s Mind | 心理健康意識月|正念練習

微微奇-avatar-img
發佈於正念日常練習簿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首先,分享我所學習到的「初心」

初心 = 用一種像「第一次看到」的眼睛,「清明平靜」的心來看世界。

它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懵懂」,而是即使經歷過很多,仍願意用開放、好奇、不預設的心來面對每一刻。


失智症的長輩每天都忘了我,卻每天都不會忘記對我微笑

「欸?妳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這是我今天第十次叫他的名字了。

raw-image

他每天都會忘記我,卻每天都對我微笑。失智長輩的反應,讓我忽然意識到:

他是不是每天都在活出初心—用「第一次看到我」的眼光,真誠地反應當下。


日復一日,我們都在失去初心?

我們的生活、工作、創作常常像SOP:

  • 內容一篇篇發、孩子一句句問、會議一場場開
  • 於是我們漸漸的學會了用經驗看人、用標準作業流程解決問題

但有沒有可能,在這些「重複」裡,我們也不小心忘了

每一次,其實都可以是第一次?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特的。


我曾經也是那個「太熟練」的人

在工作中,我也曾用一種過度自信的方式,這樣回應家屬:

「這類狀況我熟,我們處理過很多這種情況的長輩。」

我講的是事實,但少了溫度。

家屬聽得出來,我不是不認真,而是沒用心去重新認識他們的親人

那段時間,我像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參與關係,這種自動駕駛的行為模式,讓我對工作出現了「麻木」的狀態。


🎯我開始練習,摘下那副「經驗的眼鏡」

後來我試著在心裡多一個提醒

「這是第一次見面,我要重新看見你。」

我還是做著一樣的工作,但我開始用不同的方式,看待我的長輩個案。

我放下了「我知道他是怎樣的人」這種傲慢的熟悉感,改用好奇去靠近。

而教我會怎麼活成「每一天都是第一次」的,就是機構裡每次看到我,都驚訝地、快樂地打招呼的失智長輩們。


什麼時候該保持初心?又什麼時候該放下?

這個問題,後來變成我反覆拿來檢視自己的提問:

適合保有初心的情境:

  • 親子互動、伴侶關係、創作卡關、與自己對話
  • 當我們想要重新理解、建立連結、尋找可能性

不一定適合初心的情境:

  • 高風險應變、制度操作、保護界線的應對
  • 當我們需要快速反應、降低風險、維持效率與安全

初心不是天真,而是選擇性的柔軟。

什麼值得你重新看見?什麼值得你省下能量?

這是智慧,不是逃避。


給也在努力不麻木的你

我們都會累、會麻木、會想「快點處理完就好」。

但有時候,有些事若不著急著處理,

就當成第一次接觸的心態,去看見、去回應,那就是你的「初心」在活著。

這就是「活在不是反應的自動導航,而是有意識地靠近自己」的生活方式。


想邀請你一起想想:

  • 有沒有哪個人,其實值得你再「用第一次的眼睛」看一次?
  • 有沒有哪件事,你已經太熟悉到遺忘它原本的珍貴?

留言讓我知道,你最近在哪裡,看見了初心的影子。

或你也在什麼地方,慢慢學著放下那副「髒髒的眼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rsha小潤-avatar-img
2025/05/15
初心啊......這讓我想起當初我被諮商所傷害,寫給諮商所的一段話。 同時我也想分享個概念給您們,之前在餐廳我每天上班基本上都是重複一樣的動作跟事情,那是很枯燥乏味跟令人倦怠的,這就只是我的日常生活,但對於客人來說這可能是對方久久才來一次並期待的一餐,能帶給對方滿足並讓他們微笑離開這才是有意義的。 諮商所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呢!?也許對您們而言收到申請表單、諮商的電話、諮商的訊息,就是工作中日常的一環沒什麼特別的,但另外一頭也許是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填了表單、忽然憂鬱了打了電話、梳理一整晚的情緒傳了訊息,您們的回應是很重要的,不如這樣說好了如果角色互換換作是您您會期望諮商中心如何回應您呢!?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6
marsha小潤 初心不只是提醒我們這樣的工作者,要記得的態度,你也正在用你的經驗提醒我們,這些日復一日的工作內容,對我們是流程,對來者(我工作領域的長輩或家屬)有可能是一次勇氣的嘗試。 感謝你願意分享這段脆弱與智慧交織的文字。 謝謝你,也願你有一天,能在更溫柔的場域裡被好好接住。
avatar-img
不是雞湯,是我認真活著的日常
29會員
48內容數
嗨,我是 Vicki,一名探索生活平衡的長照社工,也是正念學習者。我不灑雞湯,不賣熱血,只寫下生活中真實而微小的力量。在這裡,你會看到關於照顧者、身心平衡、自我對話和親子關係的故事。希望你能在這些文字中,找到曾經的疲憊和內心的溫柔。
2025/05/11
你是否曾對自己說:「我怎麼還是這樣?」 正念七大態度中的「非評價 Non-judging」,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邀請你不急著下結論。 這篇文章是我學會不貼標籤、願意暫停一下對自己的判決、開始學習以溫柔眼光看待自己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11
你是否曾對自己說:「我怎麼還是這樣?」 正念七大態度中的「非評價 Non-judging」,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邀請你不急著下結論。 這篇文章是我學會不貼標籤、願意暫停一下對自己的判決、開始學習以溫柔眼光看待自己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2
「我根本沒時間深呼吸啊。」多數上班族練習正念時的最大困境。其實,正念它也可以是起床時的一口深呼吸、洗手時感受水溫、吃飯時專注品嚐三口。這篇文章整理了8個適合上班族的碎片化正念練習,搭配Apple Watch或手機提醒工具,即使在忙碌中也能在此時此刻、一點一點回到自己,打造有覺知的生活節奏。
Thumbnail
2025/05/02
「我根本沒時間深呼吸啊。」多數上班族練習正念時的最大困境。其實,正念它也可以是起床時的一口深呼吸、洗手時感受水溫、吃飯時專注品嚐三口。這篇文章整理了8個適合上班族的碎片化正念練習,搭配Apple Watch或手機提醒工具,即使在忙碌中也能在此時此刻、一點一點回到自己,打造有覺知的生活節奏。
Thumbnail
2025/04/28
「開車想睡覺」是所有駕駛的共同噩夢,尤其午後暖暖的陽光,車內舒服的冷氣,加上飽餐後,實在是很容易「靈魂出竅」! 這次我用「正念練習」偷偷解決了這個問題,效果好到連副駕的老妹都笑出來。 讓我告訴你,這招到底多簡單又多有效!
Thumbnail
2025/04/28
「開車想睡覺」是所有駕駛的共同噩夢,尤其午後暖暖的陽光,車內舒服的冷氣,加上飽餐後,實在是很容易「靈魂出竅」! 這次我用「正念練習」偷偷解決了這個問題,效果好到連副駕的老妹都笑出來。 讓我告訴你,這招到底多簡單又多有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Thumbnail
別把心思放在結果上,全神貫注地做好手上的事,若能如此,結果自然會完美呈現。
Thumbnail
思考消失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右腦覺醒」這本書告訴我們,意識覺醒後,會變得超級幸福。以下是我整理出書中的十個重點: 1:右腦覺醒後,內心會充滿幸福,不會想起討厭的事,可以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2:左腦透過語言負責思考,善於思考過去和未來,不擅長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思考消失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右腦覺醒」這本書告訴我們,意識覺醒後,會變得超級幸福。以下是我整理出書中的十個重點: 1:右腦覺醒後,內心會充滿幸福,不會想起討厭的事,可以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2:左腦透過語言負責思考,善於思考過去和未來,不擅長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地」,
Thumbnail
✨戰士✨ 直到成為一個入口,心靈才能自由。 從開始每日的覺醒書寫至今,已近一個月,有時會怠惰、有時擔心文筆不夠好想放棄、有時覺得分享的內容會不會太個人無法引起共鳴⋯⋯,有趣的是在念頭出現時,總會適時收到一些訊息,例如某一篇文章很有人氣入選了方格子的即時精選,這樣的訊息好似鼓勵我做得好⋯⋯
Thumbnail
✨戰士✨ 直到成為一個入口,心靈才能自由。 從開始每日的覺醒書寫至今,已近一個月,有時會怠惰、有時擔心文筆不夠好想放棄、有時覺得分享的內容會不會太個人無法引起共鳴⋯⋯,有趣的是在念頭出現時,總會適時收到一些訊息,例如某一篇文章很有人氣入選了方格子的即時精選,這樣的訊息好似鼓勵我做得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萬物連結的重要性,並分享了作者的領悟和冥想練習。透過故事和實例,鼓勵讀者以愛來面對世界。
Thumbnail
觀,以身心去感受。 觀世間一切有無,捨一切執著,即是放鬆的關鍵。 我所教授的,是「觀」的方法和運用。 透過「觀」,讓人學會於日常中放鬆,隨心所欲放鬆,即是最終的目標。
Thumbnail
觀,以身心去感受。 觀世間一切有無,捨一切執著,即是放鬆的關鍵。 我所教授的,是「觀」的方法和運用。 透過「觀」,讓人學會於日常中放鬆,隨心所欲放鬆,即是最終的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