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不是解法,是修練:走過鬆、轉、修、生的調適性改變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明明知道該改,為什麼還是改不了?

小穎升上主管半年了,卻每天都覺得像是在打仗。

她知道團隊需要更多授權,可每當看到新人做事跳步驟,她心裡就癢癢的,忍不住出手改掉;

她想要多傾聽,但聽沒三句同事就在抱怨,她就開始講解、糾正、建議,整段對話變成小型簡報;

她也知道自己急,但每次一急起來,語氣就上揚、臉色就僵,後來乾脆變成事必躬親。

她不是沒看書、沒上課、沒反省——她做了很多,但還是覺得自己「改不掉」


她笑說:「好像知道自己卡住,但一到現場,就又回到老樣子了。」

我們常以為,改變的關鍵是找到對的方法。

但其實,最難的從來不是「怎麼做」,而是「如何讓自己成為能做得到的人」。

raw-image

🌀 調適性挑戰,不是解題,而是改變自己

有些問題像漏水的水管,找出破洞、補上膠條,就能解決——那是技術型挑戰。

但有些問題更像一段關係失溫、一個團隊無力、一份責任推來推去,
你明知道有問題,卻找不到哪裡可以「下手」。那就是調適性挑戰。

調適性挑戰的本質是這樣的:

不是你不知道要改什麼,而是你「已經知道,卻做不到」

不是知識上的盲點,而是內心習慣、角色認同、情緒自動反應的卡點。

這樣的挑戰,不能靠一個解法完成,只能走過一段修練歷程

這段歷程,有四個階段:鬆動、轉化、修練、生成。


✨ 鬆・轉・修・生:四階段調適歷程


1. 鬆動|先放下,才有改變的空間

改變不是從「知道不對」開始,而是從「願意鬆手」開始。

你想控制細節,是因為沒控制會不安;
你拚命說明,是因為不說清楚你怕被誤會;
你抓緊規則,是因為那是你過去生存的安全感。

鬆動,不代表放棄原則,而是先鬆開那些你以為「非這樣不可」的信念。

真正的成長,不是立刻改變,而是先學會「不緊抓」舊的自己。


2. 轉化|換個角度,世界就會不一樣

當你不再只問「我做得對不對」,而是問「我還有別的選項嗎?」

轉化,是從線性思考走向立體觀點。

你開始看到:也許同事不是不負責,而是搞不清楚期望;
也許別人不是不認同你,而是不習慣你表達的方式;
也許你不是做不好主管,而是還沒找到屬於你的領導節奏。

轉化不是丟掉舊觀念,而是把它放進更大的框架中重新理解。

從「誰對誰錯」到「彼此怎麼差異」的那一刻,就是轉化的開始。


3. 修練|不怕做不好,只怕不肯重複練

真正的改變,不是「想通就會」,而是「反覆做過、卡住再來」的過程。

這一階段最辛苦。因為你開始嘗試新反應,但舊習慣仍會拉你回去。

有時你忍住沒插手,換來的是一地雞毛;
你練習聽完對方說完,但心裡已經排好十個反駁點;
你鼓起勇氣慢下節奏,卻發現整個團隊比你更不習慣。

修練,是一種情緒耐力,也是一種慣性更新。

你不是練「一次成功」,而是練「不怕失敗地重新再來」。


4. 生成|不是扮演,而是成為

有一天,你發現你不用努力「假裝穩定」,你就是穩定;

你不用硬撐著當領導,你開始自然地被信任。

這就是「生成」的時刻。不是你學會了什麼,而是你長出了一種新的自己

你會發現——你講話時,已經不再焦慮別人怎麼看你;
你放手時,不再覺得自己沒用,而是知道這是信任的表現;
你面對壓力時,不再立刻反應,而是先停一下,看看還有什麼可能。

這種變化,不轟轟烈烈,但紮實地存在你的選擇裡。

你不再只是「會做」,而是「變成」了能這麼做的人。


✅ 結語|修練,是每一次願意再試一次的勇氣

真正的改變不是「做對一次」,而是「一次次跌倒後仍願意再站起來」。

改變從來不是公式,也不是靠一次通透的覺悟。

它是一段緩慢的旅程,充滿模糊、掙扎、懷疑,但也因此真實、深刻、有價值。


🌱 所以——

  • 當你覺得「改變好難」,請記得先問自己:「我是不是還抓著什麼不放?」
  • 當你卡住時,別急著逼自己進步,不如先換個角度看那個「卡」。
  • 當你再次覺得退步了,請記得:修練就是這樣——不是一直往前,而是願意不放棄地回來。

改變不是終點,而是每天願意再練一次的開始。

走過鬆、轉、修、生,你會發現——你不是更會了,而是更成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84會員
322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很多時候,你不是做不好,只是不知道「差在哪」。不是每個落差都該被責怪,有些只是你還沒看清楚的提醒。從情境、細節到你沒注意的缺口,慢慢看、慢慢懂,你會知道怎麼調整、怎麼前進。落差不等於失敗,看清楚了,反而是你成長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10
很多時候,你不是做不好,只是不知道「差在哪」。不是每個落差都該被責怪,有些只是你還沒看清楚的提醒。從情境、細節到你沒注意的缺口,慢慢看、慢慢懂,你會知道怎麼調整、怎麼前進。落差不等於失敗,看清楚了,反而是你成長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1
為什麼我們明明每天工作在一起,卻總覺得彼此靠不近?也許不是話不夠多,而是心沒被接住。 人其實渴望五種感受:被看見、被接住、被接納、被肯定、被鼓勵。 這些連結感,就像情緒的維他命,缺了,工作再有效率也會覺得空虛。 給得出的人,才能真的走得近;收得到的人,才願意留得久。
Thumbnail
2025/05/01
為什麼我們明明每天工作在一起,卻總覺得彼此靠不近?也許不是話不夠多,而是心沒被接住。 人其實渴望五種感受:被看見、被接住、被接納、被肯定、被鼓勵。 這些連結感,就像情緒的維他命,缺了,工作再有效率也會覺得空虛。 給得出的人,才能真的走得近;收得到的人,才願意留得久。
Thumbnail
2025/04/30
說服,常常不是靠近,而是推遠。當我們急著證明自己是對的,就會無意間踩到對方的防衛線,讓溝通變成角力戰。每個想法背後都有理由,沒理解就急著改變,只會拉開距離。真正的影響,不是讓對方輸給你,而是讓他自己願意走向改變。放下說服,改用理解和共創,才是真正的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4/30
說服,常常不是靠近,而是推遠。當我們急著證明自己是對的,就會無意間踩到對方的防衛線,讓溝通變成角力戰。每個想法背後都有理由,沒理解就急著改變,只會拉開距離。真正的影響,不是讓對方輸給你,而是讓他自己願意走向改變。放下說服,改用理解和共創,才是真正的影響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你是個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完成的人嗎? 我可以大方承認我不是這種人,不過我的閨蜜就是這樣的人,她也很有個性,且有自己的主見,總是帶著被動的我,去做我以前沒做過的事。 來到日本後,因為不喜歡上班的地方,所以知道明天要上班,就會覺得很痛苦,然後也不太懂日文,但上班地方日文是共通語言,所
Thumbnail
你是個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完成的人嗎? 我可以大方承認我不是這種人,不過我的閨蜜就是這樣的人,她也很有個性,且有自己的主見,總是帶著被動的我,去做我以前沒做過的事。 來到日本後,因為不喜歡上班的地方,所以知道明天要上班,就會覺得很痛苦,然後也不太懂日文,但上班地方日文是共通語言,所
Thumbnail
總結這十幾年,個人最大的心得莫過於從無效的拼勁轉變成邏輯上的思考•••
Thumbnail
總結這十幾年,個人最大的心得莫過於從無效的拼勁轉變成邏輯上的思考•••
Thumbnail
連假結束後,一些人的心情可能發生變化,可能會產生煩悶、困惑的情緒。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些學員在家鄉過節後的心靈轉變,以及如何透過改變信念,創造理想的實相。
Thumbnail
連假結束後,一些人的心情可能發生變化,可能會產生煩悶、困惑的情緒。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些學員在家鄉過節後的心靈轉變,以及如何透過改變信念,創造理想的實相。
Thumbnail
  突然亂入前前前公司同事聚會,同事說你都沒變呢!但才剛過兩年多,要怎麼變。不過想法或許變了很多。然後突然想到,有個具體變化可以分享:我學了新東西。所以趕緊講給N聽。
Thumbnail
  突然亂入前前前公司同事聚會,同事說你都沒變呢!但才剛過兩年多,要怎麼變。不過想法或許變了很多。然後突然想到,有個具體變化可以分享:我學了新東西。所以趕緊講給N聽。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變得面目全非,工作和居所都發生了改變,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新工作帶給我的一些新體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對於工作中的挑戰和困惑,更加堅信需要不斷努力,開發自己的潛力,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變得面目全非,工作和居所都發生了改變,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新工作帶給我的一些新體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對於工作中的挑戰和困惑,更加堅信需要不斷努力,開發自己的潛力,並擴展自己的舒適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