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 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冒冒-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我在 Podcast 上聽到有人分享生活與工作中的挑戰與改變,當中引用了一句出自動畫《進擊的巨人》中的名言:「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在動畫裡,這句話或許有更深的涵義,但以我感受到的部分來這邊跟大家分享。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我們常常陷入停滯的原因。我們害怕失去,害怕一旦放手,以後再也無法擁有。但我們真正該問自己的問題是:如果什麼都不願意捨棄,人生真的會比較好嗎?我們之所以無法前進,通常不是因為缺乏機會,而是背負了太多無謂的包袱,早已失去了前進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難以放棄?

心理學家指出,人類天生就對「失去」有著強烈的焦慮感。這種「失去厭惡」的心理,導致我們傾向維持現狀,即便這個現狀其實並不理想,甚至可能帶來痛苦,但我們依然寧願停留其中,也不願踏入未知的改變。

長期被這種心理限制的人,慢慢會發現自己的人生變得狹窄,失去各種可能性。我們的時間、精力甚至感情,都浪費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因而錯過了真正有意義的新機會與新生活。

raw-image


學習捨棄的三個實踐步驟

想要突破這種心理限制,當然不容易,但只要有方法,我們就能一步一步地學會捨棄。這裡分享三個具體且可實踐的步驟,幫助你慢慢養成捨棄的習慣:

第一步:區分「真正需要」與「情感依賴」

面對捨不得放下的東西,請問自己一句:「這件事物真的對我的未來有實質幫助嗎?還是我只是習慣性地依賴它?」當你清楚地釐清需求與情感依賴的差別後,心中的掙扎往往也會隨之減少許多。

第二步: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練習

別急著一次進行太大的改變。你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細節著手,例如整理你的抽屜或衣櫃,丟棄那些早已過期或不再需要的物品,透過小步驟逐漸讓自己習慣放手的感覺,慢慢降低對未知的恐懼。

第三步:心懷感謝,勇敢道別

當你決定捨棄某樣東西時,不需要帶著內疚或遺憾。試著以感謝的心情,好好感謝它曾經帶來的美好,然後坦然地跟它道別,這將幫助你更自在地接受改變,迎接接下來的新旅程。

捨棄後的正向改變

當我們真正學會放手,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事實上,當你願意放下舊有的包袱,人生往往能獲得更多自由與可能性。你可能會因此發現新的興趣、遇見新的朋友,甚至重新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

以我自己整理房間的經驗為例,當我終於清除了長年累積、卻早已沒用的東西後,意外發現居住空間變得更寬敞舒適,心情也輕鬆了不少。我開始更容易專注於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不再被雜亂的環境與思緒拖累。

在人際關係或職涯規劃上也是如此。當你勇敢地捨棄那些不再適合你的舊觀念或人際關係,迎接你的,往往會是更多更美好的可能性。你將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結語:真正的改變,從勇敢捨棄開始

人生的改變,往往不是因為我們獲得了更多,而是因為我們學會了放手,懂得如何讓內心騰出空間,去迎接更有價值的新事物。正如這句金句:「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如果你也曾經被過去的事物、觀念或關係所困擾,不妨試著從今天起,練習放手。只有當你敢於捨棄,你才能真正擁抱生命中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創作者推推!看完接著看小說嘻嘻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彼得-avatar-img
2 天前
有捨才有得嚕!
冒冒-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彼得 你說的沒錯!
夜明-avatar-img
5 天前
我也有聽這個 Podcast 的節目,真的很喜歡他們的大人學思維。 斷捨離的重點是,留下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人、事、物。
冒冒-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夜明 好厲害!直接點出我也在聽的頻道XD
avatar-img
E人冒冒工程師(日常、工作、心情)
11會員
24內容數
五專以前超級內向,社交對我來說像手機快沒電一樣,要省著用。後來因為二技親善大使活動不得不練習開口,從硬著頭皮開會到現在竟然開始享受交流!雖然還是需要獨處充電,但現在進入社會人士的時代,在人群中也能自在切換,超有趣!
2025/05/13
誰懂一口香菜下去的崩潰感? 每當我要買蚵仔麵線來吃的時候,只要我一恍神點下去之後,到我面前的麵線上面一坨綠綠的東西,心想「X!我忘了說我不要香菜」。
Thumbnail
2025/05/13
誰懂一口香菜下去的崩潰感? 每當我要買蚵仔麵線來吃的時候,只要我一恍神點下去之後,到我面前的麵線上面一坨綠綠的東西,心想「X!我忘了說我不要香菜」。
Thumbnail
2025/05/10
繼上一篇我分享過「開車可以培養自己的情緒控制 」之後,我又發現了一個更高階、挑戰也更大的修練場:育兒。成功時成就感滿滿,失敗時情緒爆表,幾乎天天在修羅場與自我之間來回拉鋸。
Thumbnail
2025/05/10
繼上一篇我分享過「開車可以培養自己的情緒控制 」之後,我又發現了一個更高階、挑戰也更大的修練場:育兒。成功時成就感滿滿,失敗時情緒爆表,幾乎天天在修羅場與自我之間來回拉鋸。
Thumbnail
2025/05/05
軟體工程師分享如何運用使用者體驗(UX)的思維,改善居家環境,打造舒適又順手的居家空間,並提供玄關、客廳、廚房、臥室、浴室等空間的佈置與收納技巧。
Thumbnail
2025/05/05
軟體工程師分享如何運用使用者體驗(UX)的思維,改善居家環境,打造舒適又順手的居家空間,並提供玄關、客廳、廚房、臥室、浴室等空間的佈置與收納技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人生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發性的發生,你想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將影嚮了事情的結果。 人就是這樣,總是要學會承受一些壓力和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明白一些道理,有時靜下心來告訴自己。 有些時候,我們無法掌握一些我們想要否絕的事情,我們控制不了,然而事與願違也許讓心裡感到無奈,但是我們可以轉
Thumbnail
人生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發性的發生,你想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將影嚮了事情的結果。 人就是這樣,總是要學會承受一些壓力和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明白一些道理,有時靜下心來告訴自己。 有些時候,我們無法掌握一些我們想要否絕的事情,我們控制不了,然而事與願違也許讓心裡感到無奈,但是我們可以轉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無論你現在經歷什麼,都要記得調整心態,繼續努力。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成長。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記得給自己一點時間,冷靜下來,重新出發。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每一次堅持都是為未來打下基礎。
Thumbnail
「該放下,就放下,也放過自己,工作也好,人際關係也罷,沒有什麼不能捨棄。」
Thumbnail
「該放下,就放下,也放過自己,工作也好,人際關係也罷,沒有什麼不能捨棄。」
Thumbnail
想法生出新想法,越來越離題,卻也為別的題目找到答案。
Thumbnail
想法生出新想法,越來越離題,卻也為別的題目找到答案。
Thumbnail
開始,踏出第一步前,總有無限想像,把困難想在前面,把不可能想在前面。 說著改變,興許不難。 但,把這一步跨出去,真的有點害怕..... 但如果這這一步跨出去了,就會發現.....好像,好像沒有想像的那麼...那麼困難。 下手的那一刻,真的還有點手抖,可是這一步跨出後,就覺得....好像,
Thumbnail
開始,踏出第一步前,總有無限想像,把困難想在前面,把不可能想在前面。 說著改變,興許不難。 但,把這一步跨出去,真的有點害怕..... 但如果這這一步跨出去了,就會發現.....好像,好像沒有想像的那麼...那麼困難。 下手的那一刻,真的還有點手抖,可是這一步跨出後,就覺得....好像,
Thumbnail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仔細想想,那些我們所擔憂的事真正發生的機率有多高?它們真的會發生嗎?我想大部份的時候,並非災難真的發生,而只是情況不如我們預期。 真正堅毅的人,應該是能隨時能降低標準繼續向前走的人。當然,所謂的向前走不是要逼著自己堅強,其實指的只是把日子過下去。
Thumbnail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仔細想想,那些我們所擔憂的事真正發生的機率有多高?它們真的會發生嗎?我想大部份的時候,並非災難真的發生,而只是情況不如我們預期。 真正堅毅的人,應該是能隨時能降低標準繼續向前走的人。當然,所謂的向前走不是要逼著自己堅強,其實指的只是把日子過下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