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在 Podcast 上聽到有人分享生活與工作中的挑戰與改變,當中引用了一句出自動畫《進擊的巨人》中的名言:「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在動畫裡,這句話或許有更深的涵義,但以我感受到的部分來這邊跟大家分享。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我們常常陷入停滯的原因。我們害怕失去,害怕一旦放手,以後再也無法擁有。但我們真正該問自己的問題是:如果什麼都不願意捨棄,人生真的會比較好嗎?我們之所以無法前進,通常不是因為缺乏機會,而是背負了太多無謂的包袱,早已失去了前進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難以放棄?
心理學家指出,人類天生就對「失去」有著強烈的焦慮感。這種「失去厭惡」的心理,導致我們傾向維持現狀,即便這個現狀其實並不理想,甚至可能帶來痛苦,但我們依然寧願停留其中,也不願踏入未知的改變。
長期被這種心理限制的人,慢慢會發現自己的人生變得狹窄,失去各種可能性。我們的時間、精力甚至感情,都浪費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因而錯過了真正有意義的新機會與新生活。

學習捨棄的三個實踐步驟
想要突破這種心理限制,當然不容易,但只要有方法,我們就能一步一步地學會捨棄。這裡分享三個具體且可實踐的步驟,幫助你慢慢養成捨棄的習慣:
第一步:區分「真正需要」與「情感依賴」
面對捨不得放下的東西,請問自己一句:「這件事物真的對我的未來有實質幫助嗎?還是我只是習慣性地依賴它?」當你清楚地釐清需求與情感依賴的差別後,心中的掙扎往往也會隨之減少許多。
第二步: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練習
別急著一次進行太大的改變。你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細節著手,例如整理你的抽屜或衣櫃,丟棄那些早已過期或不再需要的物品,透過小步驟逐漸讓自己習慣放手的感覺,慢慢降低對未知的恐懼。
第三步:心懷感謝,勇敢道別
當你決定捨棄某樣東西時,不需要帶著內疚或遺憾。試著以感謝的心情,好好感謝它曾經帶來的美好,然後坦然地跟它道別,這將幫助你更自在地接受改變,迎接接下來的新旅程。
捨棄後的正向改變
當我們真正學會放手,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呢?事實上,當你願意放下舊有的包袱,人生往往能獲得更多自由與可能性。你可能會因此發現新的興趣、遇見新的朋友,甚至重新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
以我自己整理房間的經驗為例,當我終於清除了長年累積、卻早已沒用的東西後,意外發現居住空間變得更寬敞舒適,心情也輕鬆了不少。我開始更容易專注於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不再被雜亂的環境與思緒拖累。
在人際關係或職涯規劃上也是如此。當你勇敢地捨棄那些不再適合你的舊觀念或人際關係,迎接你的,往往會是更多更美好的可能性。你將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結語:真正的改變,從勇敢捨棄開始
人生的改變,往往不是因為我們獲得了更多,而是因為我們學會了放手,懂得如何讓內心騰出空間,去迎接更有價值的新事物。正如這句金句:「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也改變不了。」
如果你也曾經被過去的事物、觀念或關係所困擾,不妨試著從今天起,練習放手。只有當你敢於捨棄,你才能真正擁抱生命中更多更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