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理組比較賺?文組比較迷惘?其實你該先問自己這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陣子讀到一篇匿名提問:「不懂就問:理組或文組,我該怎麼選?真的只有理組賺得到錢嗎?」文中流露出對文組的興趣,卻也夾雜著對未來出路的焦慮,讓我深有所感。

選組,是多數人在人生早期就得面對的抉擇,看似只是在「興趣 vs 出路」、「熱愛 vs 薪水」之間拉扯,但實際上,每個選擇背後,牽動的其實是: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能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成長?

因此,身為一位文組出身、後來跨界理組的學生,我想以自己的經歷(外文+心理),結合網友與親友的分享,一起來談談——在選組這條路上,我們應該問自己什麼問題?

本文沒有標準答案,但希望能幫你釐清思緒,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我的背景:妥妥文組,大二挑戰理組

也許該說是幸運,從小我的興趣與能力都非常一致且明確:英文不錯,也喜歡閱讀歐美文學;此外,對語言學、發音規則等特別敏感。舉個例子,高中有次老師問:「為什麼 possible 的反義字是 impossible,但 capable 卻是 incapable?」我很快就可以回答出「因為發音器官不一樣!......」從這些微小的地方,都讓我知道自己很適合念外文系(全名「外國語文學系」),因此,高一下選組時,我毅然選擇了文組。

攝於台大文學院

攝於台大文學院

你說,家人不會擔心嗎?

其實還好。畢竟雖然我成績不錯,但家人也知道我不適合理組,或者至少,我在這些科系裡面會追趕得非常辛苦。他們見過太多孩子被逼念不喜歡的科系、讀得痛苦甚至休學的例子,不希望我也落得同樣下場。

此外,在一般社會觀點中,文組還是有很多可以「吃香喝辣」的科系:財經、法律、商管等仍是社會公認的「好出路」。據說我爸當年就想先讓我進文組、開心一點,之後再慢慢「引導」我選法商科。

抱歉老爸,事與願違啦。

填志願階段,除了興趣與出路之外,我們也開始研究每個學校的科系的資源與未來方向。例如:台大會計系與美國天普大學提供雙聯學位制度;其他不同學校與科系,也都有各自的優勢。這些誘因讓我們猶豫了許久。

  • 以分數來說,我有機會上台大法律
  • 但我個性細膩敏感,對社會黑暗面承受力不強
  • 當時我對數字不夠敏感,財經科系大概也念不來

(粗體註明:人是會變的,交換之後我成了對數字超敏感的精算師XD)

文組只能餓肚子?

於是,雖然父親有點失望,我還是開開心心進入了台大外文。我也與家人約定:「我會一邊多方嘗試,努力找出自己的專業,如果真的失敗,那麼我就去當老師。」

這樣一方面讓他們安心,一方面也保留了探索的空間。畢竟對外文、中文、歷史等文組科系來說,老師確實是文組科系中最穩定、也最容易想像的職業。

不過,這些科系還是有高薪的可能喔!補教老師是最經典的例子,可以選擇自己的薪水、教學內容、甚至學生,建立影響力,更不用被學校冗長的行政事務束縛。

此外,這些重視「軟實力」的科系,能夠訓練我們的批判思考(「作者表達什麼樣的立場?」)、換位思考(「作者為何有這樣的立場?」)、溝通能力等,在AI的科技時代下,這些依然是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

那為什麼我又跑去雙主修心理系?

答案還是一樣:興趣驅動。

可能和家庭背景有關,從小我對心理學、特殊教育等一直很有興趣;而大量閱讀的經驗,也讓我對「人為何這樣感受、那樣行動?」深感好奇。因此,大一下學期終於修到熱門的「普通心理學」後,我確定要繼續往這方面探索。

但我也知道心理系雙主修申請競爭激烈,一開始沒抱期待,只想「就算只拿到輔系也很好」。

原因在於,雙主修審核的重點是:成績、自傳及申請動機。大一時,我還沒有那麼認真念書,而系上有另外一個同學拿了兩次書卷獎(甚至一次是卷一、一次卷三),同樣非常積極申請心理系雙主修。

很幸運的,最後是我脫穎而出了。我不知道那位同學的備審寫得如何,但另一個主要原因,應該是我曾經修過「普通心理學」並拿到A+,但這位同學並沒有。(後來我們竟然來到同一個老師底下的實驗室,一開始我總是覺得超尷尬......)

因此,我決定把這難得的機會,看做老天給予我的肯定與指引。一學期29學分,一咬牙就過了。

只是當時,我並沒有想到「決定完成心理系雙主修」會成為接下來三、四年,甚至到研究所階段,如此重要的決定!

理組真的比較難嗎?

先來看看心理系有哪些偏重「理組腦」的科目吧!包括: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微積分、普通物理或化學,以及普通生物學。這些訓練都為之後的心理實驗法、心理測驗、生理心理學等奠定重要的基礎。

雖然統計和微積分幾乎都忘得差不多了,但這一年多的訓練,也帶給我思維上的轉變。學了統計,才理解人們為何會用偏見來評斷他人;學了微積分,才體悟到「幸福或許沒有最大值,但逐漸靠近的過程,就是幸福」。

理組不一定比較賺,也不一定比較快樂:以心理系、醫學系、電資科系為例

心理系的學生,未來通常有幾個選擇:走學術,繼續讀研究所;做UI/UX設計、用戶體驗研究、市場調查等與使用者心理相關的工作;做人資,協助企業了解員工需求、設計培訓與發展計畫;往輔導領域探索,成為學校輔導老師、諮商心理師;或者成為臨床心理師等。

當然,也還有很多跨界應用:像是教育科技、行為經濟學、心理行銷、犯罪心理分析……等領域,也都非常需要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心理系就像一個「萬用基礎學科」,能和很多領域產生連結。重點不在於「學了什麼」而是「怎麼把心理學用在你想走的那條路上」。

那其他科系呢?出路又是如何?

醫學系來說,許多人都對現行醫療體制越感無奈。從醫未必能賺大錢,但絕對需要極大熱忱。因為真正有需求的科別,例如急診科、心臟科等,因為工時長、醫療糾紛多,而越來越少人願意投入。大家搶的是皮膚科、整形外科或眼科這些「工時短、收入穩」的科別。

但這些也不是你想選就有,而是靠實習與成績爭取來的。

至於電機、資工等,根據我所讀過的文章、親朋好友經驗分享,以及這幾次實際走訪新竹,我知道的是:進竹科薪水一定是高的,只是你必須犧牲生活品質,主管一通電話,隨叩隨到。但是,各位可以看看新竹的房價,如此居高不下卻依然熱絡,走在路上也隨處可見年輕夫妻挽著小孩子。這和養寵物為主或頂客家庭的台北,絕對是很大的差異,因此可見對有些人來說,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選薪水還是興趣?問問自己...

回答薪水還是興趣之前,也許你可以先問自己以下問題:

  • 我撐得住這樣的工作環境嗎?
  • 我念得來嗎?(沒念完怎麼談工作)
  • 就算追興趣失敗,我有備案嗎?

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問題是:這個科系的環境和同儕,能不能幫助我成長? 

正如《慢速工作力》提到,真正的好作家,往往不是因為學位本身,而是因為在那個學位裡,遇到了一群能互相砥礪成長的同好。

結語:行行出狀元

如果你問我,若我有能力念理組科系,我會怎麼選?

我的答案是:行行出狀元。

如果能力與態度不好,進入再好的科系也沒用;如果願意持續自我提升,做什麼都會成功。

我曾經聽過有學生憑著加分制度進入法律系,卻始終心繫特殊教育,結果大學五年過去,兩邊皆空;也有同學以外文系當跳板,進入後憑著自己的努力,轉到自己有興趣的傳播領域。

我也想提醒,上述故事都還沒有完結,沒有人知道第一個學生會不會找到新的熱情,第二位也可能會後悔自己的選擇。重點是擁有持續努力、精進自己的心,並且願意與不同的人激盪、反思、成長。

人生本就充滿未知,每個決定本都夾雜著現實與內心的拉扯。路是人走出來的,當我們能靜下心,傾聽自己與他人的心聲,願你也能找到自己的路。

延伸閱讀

【談談心】唸心理系之前,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生活省思】熱情,點亮生命

【談談心】你沒有失敗,這是潛伏學習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或是對小芝女其他心理學觀察英文學習好書閱讀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隨喜打賞,或者訂閱、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高中同學念心理系後來去金融業,我覺得很適合! 如果不知道自己愛的是什麼呢?那就邊做邊找囉~~🙋‍♂️就是我,我也不知道我的命中工作是啥XDDDD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3
跳鼠飛行日記 哦哦哦,心理去金融,感覺很讚!(我教授說過類似的故事,他說他那位大學同學made the right choice 😆) 嗯嗯!我也同意邊做邊找,知道自己不討厭很重要~跳鼠的命中工作感覺就是旅遊了啦~!😆
我記得之前去美國遊學時,問過我日本同學,他們都說通常日本人做一份工作就會做終身,很難換新的,這讓我很難想像,畢竟怎麼可能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呢? 因為我當時是辭職去美國遊學的,所以他們對於我能「辭職」這件事,都覺得不可思議! 所以我覺得在台灣工作其實很幸福啊,就算換很多份,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就當作是職涯探索囉...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4
IvyTravelChannel 哇!真的耶,在台灣感覺很鼓勵人們多多嘗試,對於二度就業好像也蠻友善的。一份工作做一生,我也覺得好難想像~!
Wandering On -avatar-img
2025/06/23
小芝說的真好! 還是要想自己最終要的是什麼~ E.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4
Wandering On 謝謝🥰是啊,沒有真正喜歡的話,再多收入應該也很能難長久支撐~
Emma Tsai-avatar-img
2025/06/23
我比較好奇,心理學為何要念微積分? 念統計還有概念,但微積分是為何?😆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4
Emma Tsai 哈哈,我其實也摸不著頭緒,也許是為了某些比較複雜的統計證明吧~😆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57會員
199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心理學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以及心理學與生活的連結。 💡此外,身為外文系+教育學程出身,不能少了英語學習、翻譯與托福準備攻略!希望能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喔!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6/18
如果說人總是從後悔中學習,會不會太行為主義?五年的大學生活,從外文、心理到師培,一路上有衝撞、有疑惑,也有幸運的相遇與深刻的感謝。課程以考試劃下句點,但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卻往往來不及說再見。這篇文章,我回顧了求學生涯的片刻:擦肩而過的靈魂,點亮生命的朋友與老師,以及那些不曾預期、卻改變人生方向的片刻。
Thumbnail
2025/06/18
如果說人總是從後悔中學習,會不會太行為主義?五年的大學生活,從外文、心理到師培,一路上有衝撞、有疑惑,也有幸運的相遇與深刻的感謝。課程以考試劃下句點,但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卻往往來不及說再見。這篇文章,我回顧了求學生涯的片刻:擦肩而過的靈魂,點亮生命的朋友與老師,以及那些不曾預期、卻改變人生方向的片刻。
Thumbnail
2025/06/08
「下次約吃飯」是真的想約,還是只是一句場面話?我和一位只有短暫交集的同學曾在課堂結束時約定聚餐,但幾次傳訊後總是無疾而終。即使她再次表示想約,我依然無法判斷那是真心,還是禮貌性的客套。我不想當一個太認真又讓人困擾的人,但也不願當成全場面話的笑柄。你也曾因一句簡單的約定,而感到困惑嗎?
Thumbnail
2025/06/08
「下次約吃飯」是真的想約,還是只是一句場面話?我和一位只有短暫交集的同學曾在課堂結束時約定聚餐,但幾次傳訊後總是無疾而終。即使她再次表示想約,我依然無法判斷那是真心,還是禮貌性的客套。我不想當一個太認真又讓人困擾的人,但也不願當成全場面話的笑柄。你也曾因一句簡單的約定,而感到困惑嗎?
Thumbnail
2025/05/27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這句馬偕醫生的名言,自我從小每個月跑醫院,就已經被深深吸引。我曾以為這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但是,生命自有他的規劃。直到最後,我才明白:一體都有兩面,凡事都有代價。如果燒不成熊熊大火,那麼,當一座暖暖的光源,也是很好的吧。
Thumbnail
2025/05/27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這句馬偕醫生的名言,自我從小每個月跑醫院,就已經被深深吸引。我曾以為這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但是,生命自有他的規劃。直到最後,我才明白:一體都有兩面,凡事都有代價。如果燒不成熊熊大火,那麼,當一座暖暖的光源,也是很好的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不管選的是興趣,還是專長當道的工作,這都是在讓社會選擇我們,你自願給了它對你喊價的空間。
Thumbnail
不管選的是興趣,還是專長當道的工作,這都是在讓社會選擇我們,你自願給了它對你喊價的空間。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Thumbnail
人。 過去,迷茫、無動力;現在,體認自我、尋找方向;未來,勇敢追尋自我的一段有關走出迷夢迎向希望的過程。 我們或曾因種種因素,找不到方向、感到自我與此世界的不同步感,甚至害怕與懷疑自己。不過,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困難,一旦決心,就已經踏上了這條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