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談到運動的好處跟必要性,通常都會得到很正面(向)的回覆,像是有強壯的身體才能做想要的事、放鬆心情跟舒壓、透過團體學習分工合作等等;但是如果要調課的時候、要找時間考試的時候,通常體育課很容易是口袋名單,為什麼呢?
因為肌肉量多寡不是升學的考核標準、因為充滿活力不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保證,甚至到了現在還是會有「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扣在那些喜歡運動、甚至以此為職業目標的孩子們身上。
是時候該調整觀念了,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打造肉體,而是要「建立大腦迴路、提升心理韌性、增加個人信心」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但是運動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有很多很多種運動項目可以選擇,而且若不是以職業選手為目標,扣除技術比例非常高的項目,其他的只要每天練習、願意花時間去嘗試,都是可以有一些成果的。
都說學生的時間是最多的(?)是因為要背負的社會跟家庭責任比較少。然而科技日新月異、AI大數據的世代,學校課堂十幾年習得的知識,很可能不是用不到就是出社會幾年後就不夠用了;但若是自幼便能從體育課裡將上述所提到的部分打好基礎,那麼相信不論到了哪裡做甚麼,都能夠帶著好的心態去面對挑戰、達成個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