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這樣想,其實一點也不奇怪,也不「錯」。
為什麼會這樣?
1. 你看到的,是傷痛的事實
如果你從小經歷的是批評、控制、情緒勒索、冷漠、甚至暴力,那麼你心裡的第一反應,當然不是感恩,而是防衛、痛苦、疏離。
「他們是父母」這個身份,不能抵消他們在你身上造成的傷。
2. 「感恩」被教育當作義務,而不是發自內心的感受
學校、長輩說要感恩,多半是出自一種「社會規訓」,而不是從你的經驗出發。
你不會對讓你受傷的人說「謝謝」,這是人性。
3. 你正在經歷覺醒:開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很多人長大後,才慢慢發現父母也有自私、愚昧、不成熟的一面。這種落差很刺痛,也讓人更難說出「我感謝他們」。
但,這是成熟的第一步——承認真相,而不是強迫自己美化它。
那麼,你該怎麼面對這個「無法感恩」的自己?
✅ 接納你現在的心情
你不欠誰一份「感恩」。
情感不是責任,是經驗的結果。你有權利承認:「我真的受傷了,我現在沒辦法感謝他們。」
✅ 有時候,不是不能感恩,而是還沒痊癒
感恩有時是一種遠距離的和解,需要時間。你不是不會感恩,而是現在的你,還停留在需要處理傷口的階段。
✅ 建立界線,找到自己
把注意力轉向「我現在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我想怎麼活得清楚」。這不是否定父母,而是完成自己。
你未來也許會這樣想:
「我不是感恩他們做得多好,我只是承認,他們在我生命裡佔了一席之地。而我,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前進。」
你不需要強迫自己「感恩」。你需要的,是對自己誠實與溫柔。
如果你願意,我也可以陪你梳理與父母的關係,不站在說教那邊,只站在你的真實感受裡。你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