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變化快速的商業環境中,企業若想穩健成長、維持競爭力,絕不能忽略「人」的戰略價值。而人力資源規劃(HRP)正是協助企業看見未來、儲備人才、優化組織的重要關鍵。
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拆解完整的人力資源規劃流程,並以實務觀點說明如何有效整合策略、預測需求、因應變化,打造靈活且具前瞻性的人才布局。

為何需要人力資源規劃?
簡單來說,人力資源規劃就是:預先判斷未來的用人需求與供給,並採取具體行動,確保適才適所。對於大型企業而言,預先規劃更是避免人才斷層與浪費的重要手段。一、明確連結組織目標與人力策略
人資規劃的第一步,是理解組織要往哪裡去。
若公司目標是擴大市場佔有率,人資部門就應著手規劃業務拓展所需的關鍵職能與人力配置。例如:一間餐飲公司若設定明年開設五間新店,人資部門便需提早預備足夠的店長與主廚人選。
此外,企業的策略層級可以分為三種:
- 公司策略:資源如何分配、要進入哪些市場?
- 事業單位策略:如何在該領域勝出?
- 功能策略(如人資):如何設計招募、培訓與激勵制度來支援業務目標?
人資策略若能與事業策略彼此搭配,例如在創新導向的公司導入協助型人資制度(強調學習與彈性),就更容易發揮人才的價值。
二、深入分析內外部人力環境
有如戰略部隊部署,規劃前需要掌握全局。
- 外部環境分析:觀察失業率、人口變遷、教育訓練趨勢、勞工價值觀改變等,了解市場上「找得到什麼樣的人」。
- 內部環境分析:評估公司現有人力結構,例如員工的學歷背景、培訓紀錄、生產力、離職率、出勤率等,以盤點組織內部的「戰力資源」。

三、預測未來的人力需求
預測需求可以分為兩大類:
1. 判斷型方法(靠經驗與共識)
- 管理估計:主管根據經驗預測未來所需人數。
- 德爾菲法:跨部門溝通後取得共識。
- 情境模擬:根據不同商業發展路徑,預估所需人力變化。
2. 數學型方法(靠數據與模型)
- 時間序列分析:以過去人力趨勢推估未來。
- 比率分析:例如「每1000人需配幾位教育訓練人員」。
- 趨勢與迴歸分析:利用變數預測人力需求,如業績成長率對應人手增加。
四、制定適當的人力資源行動計畫
當供需落差明朗後,下一步是擬定應對策略:
人力短缺時:
- 招募臨時人員、延長工時
- 外包、跨部門人力支援
- 培養一專多能、雇用外籍或延後退休人員
人力過剩時:
- 強迫休假或減少工時
- 鼓勵提前或階段性退休
- 提供員工進修轉職機會
- 精簡組織、裁減臨時人員或中高階主管減薪
五、動態追蹤與修正計畫
人力資源規劃不是一次性的報告,而是一套需持續追蹤與調整的動態系統。企業應定期評估目標是否達成、人員是否到位、人資策略是否有效,根據評估結果再進行必要的修正與調整。

🌱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堅持以 RBA 社會責任為核心,為企業打造友善、具社會價值與永續的組織文化,並以創新 HR 策略,推動企業長期穩健成長。
👇 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 你們公司目前在人力資源規劃上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 對於「內外部環境分析」這個步驟,你認為實務中應該由誰主導?
- 若要用一句話形容人資策略對企業的影響,你會怎麼說?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觀點,或加入我們的 LINE@ 接收更多人資與永續發展的實用資訊👉 https://lin.ee/isv4RJ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