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
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說明
RPE(自覺用力係數表/感知運動率) 是一種主觀評估體能活動強度的工具,用於衡量個人在運動時感受到的整體身體努力程度。它不依賴儀器測量(如心率監測),而是通過自我感知來判斷運動強度,廣泛應用於運動訓練、康復醫學和日常健身中。
常見RPE量表版本

如何正確描述自覺強度?
描述時需綜合以下身體訊號:
- 呼吸頻率
- 輕度:呼吸平穩,可輕鬆唱歌。
- 中度:呼吸加深,可短句對話。
- 劇烈:氣喘吁吁,無法完整說話。
- 肌肉疲勞感
- 輕微:肌肉無明顯痠痛,動作自如。
- 中等:局部肌肉痠脹,但能持續。
- 嚴重:肌肉顫抖或灼熱感,需暫停。
- 其他生理反應
- 出汗量、心跳速度、體感溫度等。
- 「目前RPE約7,呼吸急促且只能說單字,腿部肌肉明顯沉重,但還能維持速度。」
- 「自覺強度4,呼吸稍快但可正常對話,輕微出汗。」
注意事項
- 個體差異:年齡、健康狀態、運動經驗會影響自覺強度,需以自身基準評估。
- 環境影響:高溫、濕度或高海拔可能使相同活動的RPE升高。
- 結合客觀指標:建議搭配心率監測或運動時間,提升評估準確性(如RPE 13-14對應最大心率的70-80%)。
應用情境
- 訓練計劃:根據目標調整強度(如燃脂選RPE 5-6,間歇訓練選8-9)。
- 康復指導:避免患者過度負荷,如術後復健控制在RPE 3-4。
- 日常活動:評估家務、爬樓梯等非結構化運動的強度。
透過RPE,個人能更自主地調控運動強度,平衡訓練效果與安全性。
G.N.
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中文可稱為「自覺用力係數表」或「感知運動率」,是一種用來衡量您在運動時感覺身體有多費力、多累的主觀量表。它不依賴心跳、速度或重量等客觀數據,而是完全根據您自身的感受來評估運動強度。這使得RPE成為一個非常實用且個人化的工具,尤其適合不同身體狀況、訓練目標或當天狀態有所差異的人。
為什麼RPE很重要?
- 個人化評估: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疲勞程度和訓練適應性都不同。RPE能反映您當下
最真實的感受,彌補了客觀數據的不足。例如,即使心跳率相同,在炎
熱潮濕的環境下,您可能會感覺比在涼爽的環境下更吃力。 - 預防過度訓練和受傷: 透過RPE,您可以避免在身體狀況不佳時勉強自己進行高強度
訓練,降低受傷風險。 - 調整訓練計畫: RPE可以幫助您根據每天的身體狀況彈性調整訓練強度,確保訓練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 適用於各種運動: 無論是有氧運動(跑步、游泳)還是肌力訓練(舉重),RPE都能有
效應用。
RPE的兩種常見量表
目前主要有兩種RPE量表:
- Borg RPE 量表(6-20分): 這是瑞典生理學家Gunnar Borg所開發的原始量表,範圍從6(沒有用力)到20(最大用力)。
這個量表設計上與心率有粗略的相關性,將RPE值乘以10大致可得到每分鐘心跳數。 - 6: 完全沒有用力(靜止休息)
- 7.5: 非常非常輕微
- 9: 非常輕微
- 11: 輕微
- 13: 有點吃力,但還能說話
- 15: 吃力
- 17: 非常吃力,難以維持對話
- 19: 非常非常吃力
- 20: 最大努力(力竭)
- RPE 量表(0-10分): 這是更簡化、更直觀的版本,廣泛用於一般健身和訓練中。
- 0: 沒有用力(靜止休息)
- 1: 非常輕微
- 2-3: 輕微
- 4-5: 中等(有點費力,呼吸和心跳加快)
- 6-7: 高強度(呼吸急促,難以對話)
- 8-9: 非常吃力(幾乎無法說話)
- 10: 最大努力(完全力竭,無法再做任何一下)
如何正確描述自己目前的自覺強度?
描述您的RPE時,請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綜合感受:
- 呼吸頻率: 感覺呼吸有多急促?是平穩的、稍微加快的,還是喘不過氣?
- 心跳速度: 感覺心跳有多快?是正常、稍微加速,還是心臟快跳出來的感覺?
- 肌肉疲勞程度: 肌肉感覺有多累、多痠?是輕鬆、輕微痠脹,還是完全無力?
- 流汗程度: 流了多少汗?是沒什麼汗、微微出汗,還是大汗淋漓?
- 是否能說話: 在這個強度下,您還能輕鬆對話嗎?還是只能簡短回應,甚至完全無法
開口?
描述範例:
當您在運動時,教練或您自己可以這樣問:「您現在感覺有多累?用0到10分來表示,0分是完全不費力,10分是最大程度的努力。」
您可以這樣回答:
- RPE 3-4 (輕度): 「我感覺很輕鬆,呼吸很順暢,可以和朋友邊走邊聊,肌肉也沒什
麼感覺。」(例如:散步) - RPE 5-6 (中等): 「我感覺有點費力,呼吸有點加快,但還是可以正常對話,只是沒
辦法唱歌。肌肉有輕微的痠脹感。」(例如:快走或慢跑) - RPE 7-8 (高強度):「我感覺非常吃力,呼吸很急促,只能說簡短的句子,沒辦法連
續說話。肌肉感覺很痠很累,有點快撐不住。」(例如:快速跑步
或重訓) - RPE 9-10 (極高強度/力竭):「我感覺已經到極限了,呼吸非常非常喘,根本無法說
話。肌肉完全無力,覺得自己快要倒下了。」(例如:
衝刺跑或重訓到力竭)
重點是,RPE是一種主觀感受,沒有絕對的對錯。
重要的是您能誠實地評估自己當下的身體感受,並隨著經驗的累積,讓您的RPE判斷更準確。
當您將RPE應用於訓練中,並持續記錄,您會發現它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幫助您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並優化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