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與兩位朋友一同參加了一場以「關係管理」為題的講座,講者余德淳博士的演說生動有趣,幽默豐富,內容深入實用,令我們收穫豐富。然而,想不到的是,在講座結束離場之際,竟然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情緒失控事件。
當時,我們正準備起身離開,坐在我們前排的一位婆婆忽然轉身朝向我們,情緒激動地指責坐在她後面的朋友,說他在演講期間不斷碰撞她的椅背,令她感到十分不適。我當場感到非常愕然,因為雖然我的朋友確實將他攜帶的口糧及飲品放置在前座椅背的袋子內,但據我觀察,他每次取用物品時,都刻意放輕手腳,小心翼翼,理論上並不會造成前排座位的干擾。
面對婆婆突如其來的責難,我的朋友立即表達歉意,態度誠懇,試圖緩和緊張的氣氛。同行的另一位朋友也主動替他解釋,表示我們並無惡意,希望婆婆能諒解。然而,這位婆婆卻拒絕接受我們的道歉與解釋,反而越罵越激動,情緒愈發失控,言辭也變得尖酸刻薄,甚至連沉默的我也一併遭到她的指責。面對如此失控的場面,我們三人一時都無所適從,感覺非常無奈與尷尬。我們原本參加講座的目的是希望學習如何更好地管理人際關係,沒想到卻在現場親身經歷了一場因情緒控制不佳而引發的衝突事件。回想起來,這位婆婆的情緒爆發,或許正是因為沒有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忽略溝通時應有的理性與同理心,最終令局面失控。
這次事件讓我更加體會到,情緒管理不僅影響個人,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人群,若不能適當地控制情緒,最終容易導致關係中的誤解與衝突,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和警惕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