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再次從「工具型隱喻」出發,帶你認識另外五種也非常貼近人資實務、更細膩真實的 HR 類型。
也許你不是斧頭型的開路者,也不是刀片型的雕刻師,但你或許是那把被低估卻不可或缺的~人資工具裡的靈魂。

縫衣針型 HR:你擅長修補,但別叫你打地基
縫衣針型 HR 擅長的是:
• 靜靜觀察團隊氣氛與潛在裂痕• 協助重建信任、撫平人際衝突
• 不聲不響地在組織中穿針引線、修補破洞
典型場景:
內部冷戰修復、跨部門誤解調解、職場氣氛重建、轉型陣痛期的內部陪伴……
但,縫衣針型 HR 的挑戰也很明確:
當組織根本沒有結構、缺乏制度與方向時,縫補技巧根本派不上用場,甚至還會被誤認為「愛插手」「多管閒事」。
照妖鏡型 HR:你看得透一切,但未必有人挺你
照妖鏡型 HR 擅長的是:
• 一眼看穿誰在裝、誰在演、誰在拉幫結派
• 精準辨識高風險人選與內部文化毒瘤
• 在暗黑政治環境中保有人格清醒與原則堅守
典型場景:
高階招募面談、組織政治盤點、危險人員辨識、PUA文化清除作戰……
但,照妖鏡型 HR 的挑戰也很明確:
真相不是人人想聽,當你照出來的不只是「妖」,還包含高層的自我時,HR 很容易被當作破壞氣氛的麻煩製造者。
潤滑油型 HR:你讓組織動起來,但也許沒人記得你的付出
潤滑油型 HR 擅長的是:
• 無聲地協助團隊之間運作順暢
• 快速理解問題癥結點並串起資源補位
• 在不穩定的環境中成為最穩定的潤滑劑
典型場景:
部門溝通協調、新人 onboarding、流程協作橋接、危機前線柔性應對……
但,潤滑油型 HR 的挑戰也很明確:
潤滑的過程太無感,別人只看到事情「沒事」,卻沒人看到你「讓它不出事」,長期下來極易被低估或忽略貢獻。
避雷針型 HR:你替大家扛雷,但自己不免全身焦黑
避雷針型 HR 擅長的是:
• 擋在第一線,吸收情緒炸彈與組織衝突
• 處理高風險議題、安撫憤怒與混亂現場
• 當公司出事時,你永遠是第一個站出來那個人
典型場景:
大規模資遣、勞資爭議、績效爭議、重大人事調整前線、面對老闆震怒場景……
但,避雷針型 HR 的挑戰也很明確:
在一次次幫組織「擋雷」的過程中,HR 本人往往被燒得面目全非,若沒有制度支持與權限保障,最後只會成為最容易被犧牲的角色。
無聲導師型 HR:你不教他怎麼做,你陪他變成什麼人
無聲導師型 HR 擅長的是:
• 在旁默默觀察與陪伴,非強迫式影響
• 激發主管與同仁的內在成長動機
• 在組織內建構長期信任與人才養成路徑
典型場景:
主管培訓、接班人計畫、職涯引導、文化導入、核心人才陪跑……
但,無聲導師型 HR 的挑戰也很明確:
在短視績效導向的組織中,這類 HR 常常被視為「太溫吞」、「沒 KPI」、「不具戰鬥力」,久而久之不是離開就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總有人問:「我不強勢,也不鋒利,那我還能當好 HR 嗎?」這篇文章想說的,其實就是答案:HR 沒有標準件,只有適配度。
你可以是縫衣針、照妖鏡、潤滑油、避雷針,甚至是無聲導師。你不一定要在會議室拍桌,也不需要在戰報裡奪分,才算是一個有價值的 HR。
也許真正優秀的 HR,不是統一規格的戰鬥機,而是能在不同組織結構、文化脈絡與發展階段中,能夠發揮獨特功能的混合型工具。
我們不如這麼問自己:你的工作型態,是幫誰解決了什麼問題?
歡迎你分享你的 HR 類型,或是創造你自己的工作新隱喻 ~ 搞不好,你正是我們 HR 工具箱裡缺的那一把。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歡迎聯繫:世安哥賴帳號 hrfriday2009
《顧問規劃/企業內訓/主管教練/職涯經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