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場校園職涯諮詢,看見「不能沒志向」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過去這幾個月,參加了四場校園活動,前後協助將近四十位學生進行職涯諮詢、履歷健檢與模擬面試。

然而,超過六成的學生在對話過程中,都有著同樣的困擾: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但深入晤談後,我發現其實不是完全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而是:覺得自己好像沒有志向、沒有具體目標。

有的人甚至是被「應該早就要知道、應該要明確、應該要有方向」的諸多應該,慢慢淹沒。


志向/具體目標變成一種義務與價值

其實除了校園活動中接觸到學生之外,我所接觸的諮詢個案也有不少人因為前述的情況感到困擾。

有志向逐漸變成有能力、有前途、有價值的代稱,因此自己如果沒有具體目標、沒有志向,就變成了一種個人沒能力、前途無亮、價值感低落的暗示。

我們越來越習慣在自我介紹、求職時,把志向/具體目標拿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期待的。

而沒有志向則不再是一種中性的狀態,反而是失格、落後、不成熟。

這讓原本該是動態的探索,像是累積內在經驗,持續收束與淬煉,變成是種需要向外界交代的成果,要能說出漂亮、站得住腳的答案。


行動不再是探索,而是對答案

與學生們深入晤談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多數人不是停在原地空想,沒有行動,而是行動背後的預設邏輯早已被改寫。

參加社團/各種競賽、實習、工讀、詢問學長姐/教授,不是為了更了解自己,而是為了快速確認:這是不是對的?這樣走有沒有問題?

因此,一旦結果不如預期,便會快速歸零、否定曾經的投入與累積,甚至質疑自己的判斷。

在這過程中,探索被誤解成浪費,持續修正被當作經驗選擇的失誤。

行動變得只能成功,不能出錯。

而這樣的邏輯,核心並不是抓出自己成長的路徑,而是焦慮下的快速求解。


你,不能慢

在前述的一切背後,其實還有個更隱密的壓力,那就是:不能慢。

不能比別人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能還沒想清楚就畢業、不能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還卡在模糊裡。

但說真的,從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真實的成長節奏不是線性的。

它不會像補習班那樣分科目,訂出清楚的學習進度,然後每隔一個段落就開始小考、測驗,獲得某個分數就過關。

真實的成長取決於我們能否誠實回應以下看似老生常談,卻總被跳過的問題:

  • 我是誰?
  • 我現在在哪?
  • 我希望去哪?
  • 我能怎麼走?

志向/具體目標如果只能是早早想好、不能動搖,那我們就會被迫跳過一段段尚未成熟、但極其重要的對話與摸索。因此,焦慮不是來自不知道,而是來自「不能還不知道」。


總結

與其說志向/具體目標是個要盡快說出口的正確答案,我更傾向這樣看待:它是種願意讓人持續靠近、對話的感覺,不是對外證明的東西,而是我們如何誠實面對自己。

在這個將知道視為預設、標準答案的時代,我認為我們更需要為「還不知道」創造空間,讓自己有去靠近、去玩的可能性。

這不是為了拖延或放縱,而是為了在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去學會辨認自己,長成內外一致、也能真心喜歡自己的大人。

如果你有類似的困擾,或是其他關於職涯的挑戰,歡迎透過諮詢表單:pse.is/686ctg 來開啟對話,讓我們共同探索可能的下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25會員
122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5/13
我的年度目標之一是:每季創造一個新體驗,於是 Q2 我選擇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
Thumbnail
2025/05/13
我的年度目標之一是:每季創造一個新體驗,於是 Q2 我選擇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國中時期,是自我探索的重要啟蒙,此階段的生涯探索大致上可以分為3個重點: 現階段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很正常、探索需要時間的累積、找到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你讀的學校不一定是你的第一志願,但在學校的環境裏,一定有許多機會可以讓你學習、表現、累積想要去的方向。過程中你花的時間都不會白費,它們會累積成你的經驗、知識,變成你的氣質、你的養份。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許多大四學生或剛畢業的青年朋友,可能心中都會有一個焦慮問題,就是應先就業或先考研究所?
Thumbnail
許多大四學生或剛畢業的青年朋友,可能心中都會有一個焦慮問題,就是應先就業或先考研究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