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會」沒關係嗎?

葉綠舒-avatar-img
發佈於碎碎念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我貼出《AI教育神話的崩壞》,並點出「假會」這個問題後,我看到了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回應。一言以蔽之,對方覺得假會沒關係,能解決問題就好。

但是,我必需要再度跳出來說:大人或許可以假會,學生卻不能假會。

為什麼呢?因為回應的人,說穿了,其實是個小有名氣的「社會賢達」。對已經受完教育、在工作現場的人來說,有時候不得不「假會」一下。

為什麼?因為工作需要可能得快速學習某個概念,這時候如果還要一個一個字地看,說真的一天72小時都不夠用。

但是,大人假會之所以沒關係,是因為大人已經接受過完整的教育,也就是說,有先備知識了;但是學生還正在幫基礎知識打底的時候,這時候如果誤以為看個YT、聽個podcast、或是讓AI提供個摘要就行,這樣很糟糕。

學生要學的是思考的過程,如何從零到60,最好能到100;這中間的過程,不能靠「假會」來培養。

我再說得更清楚一點:為什麼「社會賢達」會覺得「假會」沒問題?

那是因為,他們是「過來人」,已經站在終點看世界。這些人已經是小有名氣的賢達,靠過去的資源、能力、機緣累積了影響力。

但是,他們(可能)忘記了:他們能「假會」,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一堆「真會」打底。

他們有基礎知識、社交資本、語言能力、邏輯能力,這些東西讓他們可以「看個說書影片就大致懂」,因為他們懂得怎麼去連結、去整合。

但學生不是,他們沒有那些「隱形的基礎能力」。

如果讓學生以為「解決問題」=「學會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學習不是為了「這次解決這個問題」,而是為了「未來能舉一反三解決更多問題」。

如果學生只學到「一次性解決」,他們學到的其實只是「查資料技巧」,而不是「知識架構與思考能力」。

如果學生覺得這樣就是「會」,這其實非常危險。

所以,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假會」沒關係?其實問題的根源,就在「社會賢達」與「教育現場」之間的認知落差。

已經會的人,會覺得要學那麼多太花時間;但是他們忘了,當初他們也是這樣一步一步學會的。


這讓我想到我小時候看過的一個笑話:有一個人吃了三個大餅還覺得沒有吃飽,於是他又吃了一個包子,然後就飽了。

於是,他很懊惱的說:早知道我就先吃包子!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這個笑話乍聽之下很好笑,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現在很多人對(AI)學習的看法嗎?


他們以為:

「只要有了AI,就能跳過那些累積過程,直接得到答案!」

以為只要有一個「包子」(一個AI工具、一個說書影片、一個知識快取),就可以跳過所有的「大餅」(慢慢讀書、逐步練習、思考反覆、反芻修正)。


但他們忘了:

你之所以會因為一個包子就覺得飽,是因為你已經先吃了三個大餅。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只吃一個包子,你根本不會飽,你只會覺得「好像學了一點東西」,卻無法支撐起完整的知識結構。


這就像現在的學生,他們學到一個知識點,問AI一句話,覺得「我會了」,卻不知道:

  • 那是因為前面累積的知識背景讓他看得懂AI回答的內容。
  • 那是因為老師之前帶過的基礎知識,讓他能理解一點邏輯。
  • 那是因為他其實還有其他學習經驗當作支撐。


而初學者、基礎薄弱的學生,他們根本還沒有吃那三個大餅,直接問AI拿一個包子來啃,最後只會覺得「好像學會了」,實際上根本消化不了、連嚼都嚼不動。


所以,別以為AI就是學習的包子,能讓你跳過讀書、思考、討論的過程

如果你沒有先累積三個大餅的基礎,AI給你的那個包子,根本就不會讓你飽,只會讓你覺得好像會了,實際上什麼都沒學到。

我之所以要特別回答這個說法是因為:這種狀況非常典型,而且非常危險,因為當有KOL出來說「假會」沒關係的時候,會讓學生陷入「假會的幻覺」,甚至還覺得老師太嚴苛、自己已經很不錯了(學生:老師那個誰誰誰說「假會」沒關係啊!而且他比你厲害得多!)。

出社會以後的世界的確是「能用就好」的實務世界,偏向問題解決導向。

但是學習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

絕對不要低估了「假會幻覺」對基礎薄弱學生以及初學者的危害!

如果讓學生以為「假會也能累積學習」,就糟糕了。為什麼?

因為對很多學生來說,假會是一個封閉迴圈,根本不知道自己沒學到什麼。他們以為自己只需要「知道一點點」就能慢慢學起來,但其實對學生來說,這一點點是碎片化、表面化、無法遷移的、無法形成結構的知識。

總而言之,假會的最大危機,不是短期問題解決,而是讓學生以為「我已經學會了」,從而失去深度學習的動力與必要性

當學生覺得「AI告訴我這樣就好」、「看個說書影片就懂了」,他們會停在那裡,不再問更深的問題、不再思考上下文、不再理解邏輯與原理。

這會讓學生連基礎都沒有打好,最終變成「看起來什麼都懂,實際上什麼都不會」的空殼人。

最後我要再總結一次:

「假會」沒問題?錯。

假會對菁英階級來說,或許是一個捷徑,因為他們有能力把碎片拼成結構;

但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以及初學者來說,假會就是陷阱,是一個讓他們以為自己學會了,卻其實什麼都沒學到的幻覺。

當一個人以為自己已經會了,他就不會再學,這才是教育最大的危機。

學習需要結構,不是碎片;需要思考,不是照抄;需要深度,而不是表面。

「假會」不能成為常態,更不能被合理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葉教授這幾篇對AI在學習上的看法真的是擲地有聲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55會員
827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6/02
近年來,「大學社會責任」(USR)成為各大專院校爭相投入的領域。教育部大力推動USR計畫,希望引導大學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現場,回應地方需求。然而,當評鑑成績揭曉時,許多參與其中的師生卻忍不住苦笑:這份成績單,究竟評出了什麼?
Thumbnail
2025/06/02
近年來,「大學社會責任」(USR)成為各大專院校爭相投入的領域。教育部大力推動USR計畫,希望引導大學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現場,回應地方需求。然而,當評鑑成績揭曉時,許多參與其中的師生卻忍不住苦笑:這份成績單,究竟評出了什麼?
Thumbnail
2025/06/01
據說30年沒有調整票價的台鐵,這次終於要在6月23日調整票價了。 當然,臺鐵是說,30年沒有調整票價(現在大家都會用「調整」而不是「調漲」了),所以不得不調;而且一調就是超過25%,其實也是蠻驚人的。 不過,台鐵真的30年都沒有調過票價嗎?來看一下吧!
Thumbnail
2025/06/01
據說30年沒有調整票價的台鐵,這次終於要在6月23日調整票價了。 當然,臺鐵是說,30年沒有調整票價(現在大家都會用「調整」而不是「調漲」了),所以不得不調;而且一調就是超過25%,其實也是蠻驚人的。 不過,台鐵真的30年都沒有調過票價嗎?來看一下吧!
Thumbnail
2025/05/31
每當有新的教學法或教育科技出現,總有人說這會徹底改變教育、讓每個學生都學會。 從最早的PBL、TBL、MOOCs、翻轉教學,每一個新技術都說可以幫到學生的忙,但是事實是,通常幫到的,都是最不需要被幫忙(資源豐富)的學生。 現實是,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法能解決所有課程的教學需求,AI也不能。
Thumbnail
2025/05/31
每當有新的教學法或教育科技出現,總有人說這會徹底改變教育、讓每個學生都學會。 從最早的PBL、TBL、MOOCs、翻轉教學,每一個新技術都說可以幫到學生的忙,但是事實是,通常幫到的,都是最不需要被幫忙(資源豐富)的學生。 現實是,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法能解決所有課程的教學需求,AI也不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其實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發作到底是什麼感受,我不清楚那些學霸們懂不懂,反正我是覺得當時的我不算懂 但是真的經歷,你才真的理解,雖然沒有說一定要去經歷,但是常常你們給我一種根本不願意去理解的感受。這句話你們會直接總結我 就是同理心不夠。 我說的話都是多餘。 說不清楚我早上經歷了什麼,但是我就po了一
Thumbnail
其實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發作到底是什麼感受,我不清楚那些學霸們懂不懂,反正我是覺得當時的我不算懂 但是真的經歷,你才真的理解,雖然沒有說一定要去經歷,但是常常你們給我一種根本不願意去理解的感受。這句話你們會直接總結我 就是同理心不夠。 我說的話都是多餘。 說不清楚我早上經歷了什麼,但是我就po了一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𝟴 𝘿𝙖𝙮 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𝟵 𝘿𝙖𝙮 𝟭𝟬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𝟬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𝟴 𝘿𝙖𝙮 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𝟵 𝘿𝙖𝙮 𝟭𝟬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𝟬
Thumbnail
早上去研習,發現雖然還沒真正進入暑假模式,大腦卻幾近於完全當機。 首先,要報告期末主題課程,硬是想不起剛教完的國語某課的內容。 我循著模糊印象過河摸石,卻摸不到底石,依稀記得好像是訪問稿,好像是訪問醫生、好像...... 馬上就要輪我上台了,只好涎著臉問同事,並且跟他說了我的窘況
Thumbnail
早上去研習,發現雖然還沒真正進入暑假模式,大腦卻幾近於完全當機。 首先,要報告期末主題課程,硬是想不起剛教完的國語某課的內容。 我循著模糊印象過河摸石,卻摸不到底石,依稀記得好像是訪問稿,好像是訪問醫生、好像...... 馬上就要輪我上台了,只好涎著臉問同事,並且跟他說了我的窘況
Thumbnail
早修不考試,師生醒腦時間 學生一大早來上學,晨讀完畢還是頭昏腦脹,不如做個收心小活動,我覺得比急急忙忙發作業練習還要划算。
Thumbnail
早修不考試,師生醒腦時間 學生一大早來上學,晨讀完畢還是頭昏腦脹,不如做個收心小活動,我覺得比急急忙忙發作業練習還要划算。
Thumbnail
月考終於結束了,放暑假了! 雖然說暑假也很忙,但至少不用這麼早起。 太久沒發布文章,我有好多話想說。 就來一一闡述。
Thumbnail
月考終於結束了,放暑假了! 雖然說暑假也很忙,但至少不用這麼早起。 太久沒發布文章,我有好多話想說。 就來一一闡述。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國三會考結束了,是時候好好放鬆放假啦!
Thumbnail
國三會考結束了,是時候好好放鬆放假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