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內在小孩:與童年和解,擁抱更完整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我成長系列

誰是內在小孩?為什麼我們都需要照顧他?

心理學中常提到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指的是我們內心深處那個仍舊保有童年經驗、情感記憶的部分。

無論你現在幾歲,是否已經成熟理性、有條有理,心裡都還住著這樣一個「小小的自己」。他帶著你曾經擁有的純真、好奇,也藏著那些未曾被理解、安撫的傷口。

榮格曾說:

「無論我們外表多麼成人,內心仍有一個孩童在尋找愛與安全感。」

很多人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應該「理性面對一切」,但當你發現有時一個無心的評論、別人的忽略,會讓你瞬間過度反應、情緒爆炸、退縮逃避,那其實往往不是成年自我在反應,而是內在小孩的傷痛被觸碰到了。

創傷記憶如何影響現在的行為

我們每個人童年都有某些經驗,可能是明顯的創傷(如被霸凌、家暴、被遺棄),也可能是微創傷(emotional neglect)——情感忽略、缺乏肯定、缺少安全感。

這些記憶若沒被消化,會在潛意識裡形成「防衛模式」與「核心信念」,影響現在的行為。

✦ 常見的影響方式:

  • 討好型人格:因為曾經害怕被拒絕、被罵,現在總是迎合別人、不敢拒絕。
  • 害怕親密:童年被忽略或背叛,長大後在人際關係中很難真正打開心房。
  • 情緒爆炸:某些話語或場景會瞬間勾起過去的無助感,導致反應過大。
  • 低自我價值感:過去被批評、否定,內心深處總覺得「我不夠好」。

這些模式其實是內在小孩在求救。

與內在小孩對話的練習

療癒內在小孩的過程不是抹去過去的傷痛,而是重新建立安全感與接納感。

與內在小孩對話,是一個強大而溫柔的修復方法。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練習:

他告訴你:「我還沒痊癒,我需要被看見。」

對話四步驟:

  1. 靜下來,觀想小時候的自己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想像童年某一時期的自己,可以是一張照片中的模樣。看看他/她穿什麼、表情如何。
  2. 用語言和他對話
    在心裡或輕聲對他說話,例如:

    「我知道你那時很害怕 / 很孤單,現在我在這裡陪你。」 「你很棒,你本來就值得被愛。」

  3. 聆聽小孩的感受
    問問他現在感覺如何。有時候你會發現他其實很悲傷、很憤怒,或者只是想要被抱抱。允許這些情緒出現,不急著改變。
  4. 承諾會持續陪伴
    不要讓對話只停留在一次,內在小孩需要穩定的關係感。可以每天花幾分鐘與他對話、寫信,慢慢建立信任。

原諒自己與他人的過程

在療癒內在小孩的路上,常常會遇到兩個卡點:自責 和 恨意

原諒自己

很多人在回顧童年時,會責怪自己當時不夠堅強、不夠聰明,甚至現在還因為某些行為後悔。

但要記得:那時候的你,用當時唯一會的方式活了下來。

內在小孩不是需要你批判他,而是需要你擁抱他。

可以試著對自己說:

「我原諒那時候的我,因為他已經盡力了。」

原諒他人

有些傷痛來自他人(父母、老師、朋友)的忽略或傷害。這裡的「原諒」不是否定對方的錯,而是讓自己脫離怨恨的枷鎖,不再讓那段痛苦控制當下的自己。

這是一個過程,無需強求自己「馬上放下」,但可以每天多一點點理解:

「也許他們當時也被自己的局限困住了,但我選擇讓自己自由。」

結語:與內在小孩同行,就是與自己和解

療癒內在小孩,並不是讓自己變成一個完美無缺的大人,而是允許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有愛的人。

當你能夠真正接納過去的自己,你會發現,許多行為模式開始鬆動,關係也更自然、真誠了。

如同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所說:

「真正的自由,來自於看見真相,並用愛去擁抱它。」

願你從今天起,開始學會牽著內在小孩的手,慢慢走向更自由、更豐盛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outhAgora 青築
1會員
24內容數
這個部落格記錄筆者在創業、文學閱讀、自我成長、國際觀察與職場經驗中的思考與實踐。 如果你也有興趣,一起討論對一本書的看法、一起分享一段創業過程的學習、職涯選擇的反思,交流對社會與全球趨勢的觀察,獲得不定期工具模板.... 歡迎你加入 YouthAgora 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瀏覽關於內在小孩的文章時,總會看到那麼一句: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所以我一直以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但當我開始療癒內在小孩時,我發現我遇到不只一個內在小孩……
Thumbnail
每次瀏覽關於內在小孩的文章時,總會看到那麼一句:我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所以我一直以為內在小孩只有一個,但當我開始療癒內在小孩時,我發現我遇到不只一個內在小孩……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用「內在父母」來愛自己,是一種非常簡單又有效的療癒方式。 當你變成自己的媽媽,會對受傷的自己說什麼呢?
Thumbnail
用「內在父母」來愛自己,是一種非常簡單又有效的療癒方式。 當你變成自己的媽媽,會對受傷的自己說什麼呢?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善待孩子,就是變相的在善待自己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Thumbnail
許多人都說過,陪伴小孩長大,也是療癒自己的成長歷程。但這療癒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照顧小孩勞力辛苦不說,心理上孩子也尚未發展出和成人一樣的大腦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