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能力,業務表現很快的脫穎而出。公司管理層當然不會看不見這塊光芒四射的璞玉,不出幾年時間,他就屢次被拔擢,擔任了某分公司的主管。
當時我已在海外工作,和他也不是直接的從屬關係,對於這位體制內新星的了解,很大程度都是從內部報表裡頭獲悉的。從亮麗的數字表現,自然更加確定他炙手可熱的明星地位,也奠定了他進一步扶搖直上的際遇。幾乎毫無懸念的,他很快成了東北亞地區某一市場的分公司總經理職務。由於這樣的組織結構變化,我因而有了機會和這位明日之星有了直接互動。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如獲至寶,準備好好讓這位新秀發揮所長,進一步展露頭角。我們的聯繫更密切了,很多新的計劃,雄偉的任務,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然而,工作互動多了以後,慢慢發現,這位仁兄的任務達成效率並不怎麼出色。一般情況,開發性的新計畫,由於初期資源調度的不完備,出現問題是可以想像的。我因此幾次提醒,若有必要可以請求協助。但是在做出對策之前,他是有必要對眼前的發展困境做出說明的。
幾輪探討之後,他始終沒有坦率的點出原委,反倒多次提到他的團隊似乎存在問題。仔細追問,輪廓才比較清楚。
他大致列舉了幾個比較突出的下屬問題。比如說,同事的工作技能很差,工作態度又不好。而且,同部門的同事缺乏團隊精神,跨部門間,不但沒有互相支援,還花了不少心思互相攻訐,互扯後腿。更甚者,大部份他的下屬主管都有違抗他指令的現象,他對這個狀態是既憤怒又無奈的。
我問了一句, 「這些主管不是都你任命的嗎?那你有要求他們必須修正嗎?」
他沒有直接回答,反倒是趁這個機會大吐苦水。他告訴我,他多次嚴厲的教訓他們。他說:「你們這幾個主管怎麼會那麼差勁,當年我一個業務員的成績,就比你們幾個部門加起來還要多。你們手上那麼多兵,他們做不好,就是你們自己能力不足。再說,沒法駕馭自己負責的團隊,就代表你們幾個主管,根本不適任。」

ChatGPT生成
我對他的說詞感到非常驚訝,怎麼會一個團隊的領導完全否決了整個隊伍的表現。我耐心的提出問題,問道:「你手下的幾個主管都一樣差嗎?你是不是才剛剛發現這問題?」
他很堅定的回答:「剛開始不完全是這樣,原來有兩個還不錯,現在看起來他們都一樣了。我每個週會都點出他們的問題,已經連續幾個星期了,但他們還是冥頑不靈。」
聽到這裡,我知道多說無益,我也大致了解他的問題了,我只是還沒想通要如何解開這個議題?他話中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他手下數十號人馬,沒有一塊是好材。反正,他的整組人全錯,只有他一人是對的。
他能在跨國集團平步青雲,快速高升,自有他的強項。上任時間不到一年,若須處理這樣高位的人事,除非是犯了大錯,否則將引起集團的追究。雖然我已經下意識認定,這個人不適任。如果我不妥善處理,日後將會是我的失職。但是,如果我直接嚴厲斥責,又缺乏實際執行步驟,我就會和他犯一樣的錯誤。我是真的為難了。
衡量情勢,我決定讓我的思考停留在假設的層面,我必須做些求證的工作。我很快的安排幾天台北的行程,主要活動會是個別會面和「主管會議」交替進行。以便很快釐清問題原貌,並進一步探索解決之道。
我這位高層部屬很清楚,這個行程對他而言是「梭哈」的時刻。相信他所面對的決策難度,遠比我必須做出的決定要艱難許多。我的責任是任用他,提供資源,並賦權使之達成任務。因此,議題非常清楚,他必須證明他是一位適任的一方「諸侯」。
那一趟決策之旅,從我和他走進主管會議的幾分鐘之後已見真章。這位總經理沒有騙我,他和一群直接下屬好像不是同一隊的,他們沒有共通語言,也沒有一個像樣的溝通平台。簡單說,他還像是昔日的那一位「超級業務員」,始終鄙視表現不佳的同僚。會議的過程,他一人滔滔不絕,我也沒聽出來他有做過什麼協助或是溝通。他的領導內涵就只有訓斥,和羞辱。
當時的情勢已經很明朗了,他有多少領導技能問題已經不重要了,這個人有嚴重的人格缺陷,實在不適合擔任必須運籌帷幄的總經理職務。只是,這個嚴重的人事謬誤,一直被他的亮麗專業表現給遮蔽了。
從人格特質來看,嚴格說來他只能是「兵」的料。而且,缺乏團隊精神,給人孤傲的感覺,被同儕集體排擠是很正常的。但是集團的集體決策,選材比較側重在「戰功」, 以致他很快成了「將」。這是一般組織的人事決策誤區,也是最容易犯的錯誤。
再則,小主管負責的部門仍屬原來的專長,他的優越業務能力是可以應付得來的。只是,由於升職速度太快,他還來不及蛻變,已被拔擢為一個組織的總經理,這是一個監管幾個「將」的「帥」級職務。。因此,他的權責範圍大幅度擴充,他所統御的資源更多元,面對的管理環境更錯綜複雜,發展前景更具不確定性。對於德不配位的人,這無疑是個致命的考驗。
他的行事風格從沒想和同僚共事,並肩作戰,自然他的部屬也選擇不和他齊心協力。原本還可以配合的主管,也因為劣質文化和風氣而轉向,以致讓他成了令不出門的光棍司令。是他自己的作風導致整組人都那樣對他的。
他有沒反省,我沒問。但是,他完全清楚,他是沒有辦法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他更清楚了解,他是沒法交差了。因此,當天下班之前,他就表達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