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需要被說服的孩子:理解與等待,看見孩子主動與掌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給「需要被說服」的孩子
妡妡三歲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常被期待要聽話、配合、照著大人的步調走。但我越來越發現,妡妡不是那種「你說什麼就做什麼」的孩子。她需要被理解,需要被說服。

🍬 勇氣魔法糖:不是糖,是儀式感

raw-image


我們有一個小小的上學儀式。

每天出門前,她會吃一顆「勇氣魔法糖」——其實是DHA軟糖,我們給它取了一個有魔力的名字。

吃下去前我們會一起說:「拍拍咻咻,給我勇氣!」

那不是獎勵,也不是賄賂,而是一段轉換心情的橋樑。

有一次她在學校門口突然哭了。放學後我問她:「早上怎麼了呀?」

她想了想說:「因為我沒吃到勇氣魔法糖。」

我才驚覺,原來她已經把那段儀式看得這麼重要。

對她來說,那不是糖,而是「我準備好了」的訊號,是一天的情緒開關。

有些人會擔心:「這樣是不是會讓孩子依賴糖果?」

但妡妡從來沒有要求過多吃一顆,甚至早上還會自己提醒我:「媽咪,我要吃勇氣魔法糖囉!」然後得意地自己走到冰箱拿出一顆吃掉。

她吃的不是糖,是一種心理準備、一份自我提醒:「我準備好要上學了,我可以的。」

這樣的孩子,真的很需要「被說明、被理解」。

她也常常問:「為什麼要上課?」、「為什麼要現在洗澡?」

我從來不覺得這是頂嘴,反而很珍惜她願意表達、願意發問。

因為當她問問題時,我就知道她在思考;她願意說出不同的想法,表示她是有主見的,是在做決定,而不是被動接受。

有媽媽會擔心這樣的孩子難帶,但我真的覺得—當我願意慢下來,願意說明,願意等她一點點,她就會走過來,牽著我的手,自己做好決定。

她不是難帶,她只是需要「被說明」,然後,被相信

🤝 被說服的孩子,其實是更主動的孩子

「洗澡水放好了喔!」她會說:「等一下。」

「吃飯囉!」她還在玩會說:「我還沒玩完。」

我不會立刻催促或強迫她放下手邊的事,而是給她一點緩衝時間,讓她心理上也能「走到這件事裡」。

但這不代表毫無界線——偶爾也會出現我提醒幾次,她還遲遲不動作的情況。

這時會告訴她:「等一下可以,但不能一直等等等。你還有五分鐘喔,時間到了就要去洗澡了哦!」

多半的時候,只要有這樣的心理預告與界線提醒,她就會在時間到前自己說:「媽咪,我好了。」

她不是不配合,而是在調整自己的節奏,當她覺得「我準備好了」,那份行動的動力就會從心裡自然長出來。

🧠 我相信選擇,而不是禁止

像電視、糖果、炸物這些常被認為「不好」的東西,我並不完全禁止。

我會陪她一起嘗試、一起認識,因為唯有經歷過,孩子才能從中真正找到界線

我不想讓妡妡活在「不能碰」的世界裡,

而是希​​望她在安全的陪伴中,學會判斷什麼是「適量」「適時」「適合自己」的

她可以吃一顆糖,但知道只有一顆;可以看影片,但知道時間到就要關掉; 可以吃炸物,但也會說:「這個我們假期再吃。」

這樣的過程,不是放任,而是一種溫柔清晰的引導

因為我相信-過度的禁止,可能會換來反彈;過度的壓抑,可能會造成更強烈的渴望與失控。

我寧願陪她一起面對選擇,而不是等她未來第一次自由時,反而迷失在選擇中。

我希望她活在一個能「理解限制、練習選擇」的空間中,

在每一次我們一起討論、一起設定界線的過程裡,慢慢長出自我掌握的能力

🌱 克制不是壓抑,是自我掌握的開始

真正的克制不是被迫壓下慾望,而是理解之後的選擇。

是孩子內化節奏,而不是盲從命令。

妡妡不是那種「被指示推動」的孩子,她是「被理解帶動」的孩子。


寫下這篇文章,不是因為我的孩子特別「乖」,而是我想記錄——

當我願意放慢腳步,願意說明與等待,我看見她走向更主動、也更有掌控感的自己。

孩子不是不聽話,只是還沒聽懂你的心。

如果你也有這樣一位「需要被說服」的孩子,希望這篇文字,能成為你育兒旅程中的一盞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縫日子・暖時光
2會員
23內容數
在這裡,我用針線縫故事、用圖像留住回憶, 每一篇日常、每一張圖,都是與孩子分享的微光時刻。 「縫日子」是慢慢過日子的意思; 「暖時光」則是心裡被悄悄照亮的感覺。 若你也願意放慢腳步、用溫柔迎接生活, 那我們正好同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孩子常常動手不動口,要怎麼辦?
Thumbnail
孩子常常動手不動口,要怎麼辦?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