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練習斷捨離以前,我以為這只是極簡主義者的遊戲,一種對空間美學的追求。
後來我才明白,斷捨離不只是清出空間,更是一場與「自己」有關的對話。
每一樣不願丟棄的物品,其實都在提醒我:我在害怕什麼?我還不願放下什麼?

你不是在扔東西,而是在重新選擇「能量」
當你清理那件穿了五年卻再也不會穿的衣服,
當你終於丟掉那疊從未再翻開過的筆記、課程講義, 你不是在丟棄「物品」,你是在釋放佔據你空間與情緒的能量。
每一樣被你保留下來的東西,都會用它的「存在感」向你要能量:
- 要你擠出空間安置它
- 要你花時間清潔它
- 要你在心裡對它保留一點「遲遲無法決定」的情緒
而當你開始願意放手,你也正在為更有價值的東西「讓位」。
從整理空間,到整理關係與人生節奏
斷捨離的練習,其實有三個層次:
- 斷:斷絕不需要的物品
— 不再輕易購買、不再囤積、也不再被「特價」誘惑。
- 捨:捨棄不合適的關係與角色
— 不再委屈迎合、不再為了他人眼光扮演過時的自己。
- 離:離開讓你消耗的選擇與情境
— 包含那些讓你失去熱情、失去自我感的生活節奏。
所以,當你一邊整理衣櫃、一邊也開始重新選擇每天早晨起床的步調與晚上的休息方式時,你其實在慢慢走回你真正想要的樣子。
極簡不是犧牲,而是選擇更清澈的自己
很多人以為「斷捨離」代表著失去,但事實剛好相反。
它讓你變得更清楚你真正想要什麼,不是沒有,而是更聚焦、更自由、更輕盈。
我常說:「當你敢於放下,你就會發現你早就擁有足夠。」
給你的小提醒:
下次當你面對一樣遲遲無法決定去留的東西時,試著問問自己——
「它帶給我是能量還是消耗?」
「我保留它,是出於愛,還是出於不安?」
你會發現,選擇留下的,才是真正滋養你的。
你不是在整理空間,你是在為自己創造新的流動與選擇。
斷捨離,不是整理家,而是重建人生能量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