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不只是收納,而是一種能量的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開始練習斷捨離以前,我以為這只是極簡主義者的遊戲,一種對空間美學的追求。

後來我才明白,斷捨離不只是清出空間,更是一場與「自己」有關的對話

每一樣不願丟棄的物品,其實都在提醒我:

我在害怕什麼?我還不願放下什麼?

raw-image

你不是在扔東西,而是在重新選擇「能量」

當你清理那件穿了五年卻再也不會穿的衣服,

當你終於丟掉那疊從未再翻開過的筆記、課程講義, 你不是在丟棄「物品」,你是在釋放佔據你空間與情緒的能量

每一樣被你保留下來的東西,都會用它的「存在感」向你要能量:

  • 要你擠出空間安置它
  • 要你花時間清潔它
  • 要你在心裡對它保留一點「遲遲無法決定」的情緒

而當你開始願意放手,你也正在為更有價值的東西「讓位」


從整理空間,到整理關係與人生節奏

斷捨離的練習,其實有三個層次:

  1. 斷:斷絕不需要的物品

 — 不再輕易購買、不再囤積、也不再被「特價」誘惑。

  1. 捨:捨棄不合適的關係與角色

 — 不再委屈迎合、不再為了他人眼光扮演過時的自己。

  1. 離:離開讓你消耗的選擇與情境

 — 包含那些讓你失去熱情、失去自我感的生活節奏。

所以,當你一邊整理衣櫃、一邊也開始重新選擇每天早晨起床的步調與晚上的休息方式時,你其實在慢慢走回你真正想要的樣子


極簡不是犧牲,而是選擇更清澈的自己

很多人以為「斷捨離」代表著失去,但事實剛好相反。

它讓你變得更清楚你真正想要什麼,不是沒有,而是更聚焦、更自由、更輕盈。

我常說:「當你敢於放下,你就會發現你早就擁有足夠。」


給你的小提醒:

下次當你面對一樣遲遲無法決定去留的東西時,試著問問自己——

「它帶給我是能量還是消耗?」

「我保留它,是出於愛,還是出於不安?」

你會發現,選擇留下的,才是真正滋養你的。


你不是在整理空間,你是在為自己創造新的流動與選擇。

斷捨離,不是整理家,而是重建人生能量的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8會員
329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7/24
情緒失調,常被視為心理問題,但中醫則認為它與五臟六腑的功能密切相關。古人早就發現,情緒與五臟之氣的盛衰息息相關,而五臟又各自對應五行——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2025/07/24
情緒失調,常被視為心理問題,但中醫則認為它與五臟六腑的功能密切相關。古人早就發現,情緒與五臟之氣的盛衰息息相關,而五臟又各自對應五行——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2025/07/22
「這個盒子總有一天會用到」 「這件褲子減肥後應該穿得下吧」 「這本書哪天說不定我會想讀回來」 …… 於是,一年、三年、五年過去了,那些「留著以後再說」的東西,默默填滿了你的抽屜、櫃子、甚至心裡。 我常在整理空間的過程中發現:東西太多,其實不是因為慾望,而是源於一種深層的不安與拖延。
Thumbnail
2025/07/22
「這個盒子總有一天會用到」 「這件褲子減肥後應該穿得下吧」 「這本書哪天說不定我會想讀回來」 …… 於是,一年、三年、五年過去了,那些「留著以後再說」的東西,默默填滿了你的抽屜、櫃子、甚至心裡。 我常在整理空間的過程中發現:東西太多,其實不是因為慾望,而是源於一種深層的不安與拖延。
Thumbnail
2025/07/21
你是否也有這些情緒經驗? 常常腦袋停不下來,一直想事情卻做不了什麼? 心裡總覺得很煩、想發脾氣,但又不知道為什麼? 有時候會突然湧起悲傷的情緒,甚至連原因都說不出來? 中醫認為,情緒不是單靠意志力就能控制的事。它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關聯,而五臟——肝、心、脾、肺、腎,有著不同情緒與對治方法。
2025/07/21
你是否也有這些情緒經驗? 常常腦袋停不下來,一直想事情卻做不了什麼? 心裡總覺得很煩、想發脾氣,但又不知道為什麼? 有時候會突然湧起悲傷的情緒,甚至連原因都說不出來? 中醫認為,情緒不是單靠意志力就能控制的事。它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關聯,而五臟——肝、心、脾、肺、腎,有著不同情緒與對治方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讓生活更簡單:一個普通人的斷捨離之旅 什麼是斷捨離? 你是否曾經在家裡感到過壓力,因為周圍堆滿了各種不需要的東西?你是否經常找不到重要的物品,因為雜亂讓你無從下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斷捨離可能就是你需要的解決方案。 斷捨離(Danshari)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生活哲學,由山下英子(Hidek
Thumbnail
讓生活更簡單:一個普通人的斷捨離之旅 什麼是斷捨離? 你是否曾經在家裡感到過壓力,因為周圍堆滿了各種不需要的東西?你是否經常找不到重要的物品,因為雜亂讓你無從下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斷捨離可能就是你需要的解決方案。 斷捨離(Danshari)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生活哲學,由山下英子(Hidek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家裡的陳年雜物已塞滿櫥櫃抽屜和儲藏室,早就想要斷捨離了,卻總是覺得任務龐大而害怕,沒有動力開始。 或者,以往的整理經驗都是不了了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整理的態度變成能拖多久就是多久? 回憶我過去斷捨離的經驗,發現最大的阻礙就是「太無聊」。雖然剛開始總是滿腔熱血非常投入,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家裡的陳年雜物已塞滿櫥櫃抽屜和儲藏室,早就想要斷捨離了,卻總是覺得任務龐大而害怕,沒有動力開始。 或者,以往的整理經驗都是不了了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整理的態度變成能拖多久就是多久? 回憶我過去斷捨離的經驗,發現最大的阻礙就是「太無聊」。雖然剛開始總是滿腔熱血非常投入,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