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很多頻道分享,以及我自己回首過往十幾年的的工作經歷
會發現30歲後工作、生活、職涯等各方面慢慢越走越穩的人中可以看到幾項特質
而其中一項特質就是:「對於現在能做好的每件事都盡力去做好」我也曾經在初出社會、首次轉職、30歲時,覺得迷惘、看不清未來的路,而當時跟朋友聊才發現,我身邊看起來過的順遂無憂、條件優秀的朋友們,其實也會面臨上述一樣的問題
當年選擇職涯、轉換工作時,也算是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看,慢慢走到目前覺得還算滿意的工作生活平衡並能滿足理財規劃
不否認多少有些運氣的成分,因此也隨時抱著感恩的心
但我回首觀察自己、觀察身邊的人、以及前述聽了許多我心中認同的某些頻道的分享,其實其中一點都有指向「對於現在能做好的每件事都盡力去做好」這個特質,而非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或是因為挫折就選擇躺平擺爛
我們都知道,現在是vuca的時代,現在安穩的工作以後不一定穩定、甚至可能消失;我們對於現在要培養什麼能力來應對未來也會焦慮;我可能也說不出非常遠大的夢想或目標,之前我曾質疑過自己是不是有夢想會比較好?
但我發現,比起空有夢想卻沒有執行力的人,「對於現在能做好的每件事都盡力去做好」這個特質對於職涯發展甚至衍伸到生活規劃等,反而是比較好的關鍵
因為總是想辦法做好事情,某部分來說對自己的很多方面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也因此我對自己的理解是:雖然我講不出具體的遠大夢想,但我其實內心有答案(或是說有畫面),我也知道我非常明確地走在我希望的未來的道路上
我一直以來在做的,大概就是一路培養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的能力越累積越高
我聽一個前輩分享:過程中如果實在不知道自己要幹嘛 ,就把自己能接觸到的東西學到好、好好地把工作做好。
我的心得是:雖然可能自己不知道,但這些過程扎實地走過後,其實都在培養專業、培養心性以及態度、提升看事情的角度等,這些都是自己越來越成熟的養分
之前聽到有人分享:如果工作時間偷懶,你以為是賺公司的工時,其實損失的是自己的人生
很多事情是需要靠時間一點一滴累積的,而時間流失了就是流失了
讓我們一起繼續向前邁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