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隔夜飲食,哪些可/不可飲食?】
許多人擔心「隔夜」的食物和飲用水不安全,常被網路上關於致癌的謠言所困擾。讓我來釐清一些常見的誤解,並找出真正不該隔夜食用的東西。
A.「隔夜水」會致癌?
關於「隔夜水」中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會致癌的說法很常見,但這基本上是沒有根據的。
雖然過量的亞硝酸鹽確實可能在體內形成致癌的亞硝胺,但隔夜水中,那點微乎其微的亞硝酸鹽含量,距離危害健康還差得很遠,根本不會致癌。
隔夜水真正該擔心的不是亞硝酸鹽,而是「衛生問題」
如果水沒有加蓋,很容易落入灰塵、空氣中的懸浮物,甚至小蟲子,導致細菌滋生。
所以,關於「隔夜水」的重點是:一定要加蓋!
B. 隔夜菜會致癌?-取決於處理方式
長期吃剩飯剩菜會致癌的觀點,也是一個廣泛的擔憂。然而,如果處理得當,大多數的剩菜剩飯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研究人員將30道剛出鍋的菜肴,分別放置在:
-4°C(模擬冰箱環境)和
-25°C(模擬室溫)的環境中
靜置24小時後,檢測其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
結果發現:
在4°C下存放的各種菜肴,24小時後的亞硝酸鹽含量與剛出鍋時沒什麼太大變化,雖略有增加,但遠未達到規定的亞硝酸鹽限量值的三分之一,可以食用。這表示冷藏的隔夜菜通常是安全的。
a. 關鍵在於儲存「溫度和食物種類」:
- 冷藏是關鍵:即使在室溫25°C下存放的肉類隔夜也沒事,但葉菜的亞硝酸鹽,確實也會大量增加
- 優先妥善保存:剩菜,一定要記得放冰箱
- 「留葷不留素」:相較於葉菜,肉類菜肴,通常更耐放
- 充分加熱:吃剩菜前,務必徹底加熱殺菌才會安心。
b. 不是隔夜菜會致癌,而是你「不當處理」會致病!
所以,隔夜菜本身並不是致癌元兇,而是不正確的保存和加熱方式,可能導致細菌滋生,進而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例如亞硝酸鹽或仙人掌桿菌等,引發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 。但隔夜菜營養價值容易流失,也不建議長期吃!
#多吃當天的原生食材
C. 隔夜西瓜細菌超標不能吃?-也取決於處理方式
隔夜西瓜會瘋狂滋生細菌,導致中毒、拉肚子的說法,也是常見的擔憂。
研究人員將3種西瓜切開後蓋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16小時,結果發現:隔夜西瓜的菌落總數與新鮮西瓜差不多,可安全食用。
隔夜西瓜的安全性取決於準備和儲存過程中的衛生:
- 清潔很重要:切西瓜前,最好將刀、西瓜、手、砧板都清洗乾淨。
- 立即冷藏:切開後剩下的部分應立即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
- 小心外購切片西瓜:在外面購買的切開西瓜,其衛生條件無法確認,為了安全起見,最好當天吃完,不要隔夜。
D. 真正不能隔夜吃的,是這4種東西!
(這才重要‼️這才重要‼️這才重要‼️)
雖然許多「隔夜」食物在妥善處理後是安全的,但確實有幾種東西,即使保存得當,隔夜後也最好不要再吃
1.泡發過久的木耳、銀耳:
- 危險性:長時間泡發的木耳、銀耳容易被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毒素污染。而在夏季高溫潮濕的氣溫下,腐壞的椰子,也會產生椰毒假單胞菌(pseudomonas cocovenenans)毒素、其致死率超過50%!因為這種毒素耐熱性極強,日常烹飪無法破壞其毒性,一旦誤食,輕則噁心嘔吐,重則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建議:木耳、銀耳泡發時間建議控制在1~2小時內,最長不超過4小時。泡發後如果發現表面黏糊糊或有異味,最好立即丟棄。已經開好殼子的椰子、其果肉和椰水當下就要吃完了,不會放隔夜才又要吃,因為萬一產生毒素,其毒性會威脅生命⋯⋯
2.綠葉蔬菜:
- 危險性:綠葉蔬菜,本身的硝酸鹽含量就比較高。煮熟後如果放置時間過久,硝酸鹽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不利於身體健康。此外,蔬菜經過久放和再加熱,維生素、葉綠素等營養會大量流失。
- 建議:綠葉菜最好現做現吃。即使隔夜也要冷藏且不超過1天。
#綠色菜菜煮了就馬上吃完啦
3.涼拌菜:
- 危險性:涼拌菜,通常未經高溫烹調,本身就更容易殘留細菌微生物。而且涼拌菜的湯汁,更是為細菌繁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即使放在冰箱裡隔夜存放,也容易細菌超標。
- 建議:涼拌菜,最好不要隔夜吃,當天製作當天食用完畢。
E. 補充一下
- 常常以為小菜就是沒事?
小菜=無毒?
小盤=小毒?
前菜=潛毒?
a.🥒 蔬菜類涼拌菜
- 涼拌小黃瓜(拍黃瓜)
- 涼拌木耳
- 涼拌菠菜
- 涼拌茄子
- 涼拌海帶絲
- 涼拌金針菇
- 涼拌豆芽
- 涼拌山藥
- 涼拌蘿蔔絲
b.🍗 肉類/蛋白類涼拌菜
- 涼拌雞絲(口水雞)
- 涼拌牛肉片(川味牛肉)
- 涼拌皮蛋豆腐
- 涼拌雞胗
- 涼拌海蜇
- 涼拌魷魚或章魚
c. 🍜 豆類與其他
- 涼拌豆腐(含皮蛋、柴魚等)
- 涼拌腐竹
- 涼拌粉絲
- 涼拌皮蛋(單吃或搭配蔥花醬油)
d.⚠️ 注意:
- 涼拌菜,也常用生蒜、生蔥、辣油、香油、醋等調味,但因未經高溫殺菌,容易成為細菌繁殖溫床。
#涼拌菜當下吃完,不要再放入冰箱了
4.溏心蛋:
- 危險性:半生不熟的溏心蛋殺菌不徹底,加上雞蛋營養豐富,特別容易滋生微生物。久放後食用,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嚴重時還可能出現食物中毒。
- 建議:溏心蛋,應當天製作當天食用。
F. 隔夜菜這樣處理,吃得才安心
總體來說,飯菜最好是吃多少、做多少。實在做多了、吃不完有剩下的,可以按照下面這樣進行處理:
1.寧剩葷菜,不剩素菜
一般情況下,肉類比菜類更耐放,葉類隔夜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也會比較快。因此建議葉類蔬菜現做現吃,即使過夜也要冷藏且不超過1天。
2.提前分裝,及時放冰箱
食物剛出鍋,還沒吃之前受細菌污染最少。最好在吃飯前,就將多餘的菜肴盛出,等菜品涼到不燙手的溫度後,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中。不要等到完全涼透了再冷藏,在室溫下放置的時間越長,細菌滋生的風險就越大。
3.存放時間不宜過長
即使放進冰箱,也要盡早將剩菜吃掉。冰箱只是暫緩細菌的生長速度而不是停止,超過2天的剩菜就不建議食用了
4.吃之前徹底加熱,不要反覆加熱
剩飯、剩菜吃之前要徹底加熱,把菜肴整體加熱到100°C,並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吃多少熱多少,最好不要反覆加熱剩菜!
透過了解這些原則,您可以更放心地享用食物,不必再為「隔夜」的傳言而過度擔憂!您還有其他關於食物安全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