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再說什麼?
《恆毅力》探討了成功人士如何透過持之以恆的努力取得卓越成就。 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提出,恆毅力是天賦與努力的乘積,並分享培養恆毅力的具體方法。
什麼是恆毅力?
恆毅力(Grit)是心理學中一種正向的特質,指的是「對長期目標的熱情與毅力」;簡單來說就是你有一個目標,你會為了這個目標努力,即使過程中遭遇到挫折或者是其他妨礙目標的因素,你也會堅持下去並為了這個目標持續前進,聽起來很簡單的概念,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能夠真的做到。
為什麼恆毅力很重要?
在這個生活步調越來越快的時代,人們似乎對能快速獲得成功這件事變得著迷,總會想著哪天是不是能夠像小說中的主角,掌握了什麼武功祕笈,或者像RPG中的角色只要等級到了、學會什麼厲害的技能就能夠進入成功的殿堂;而現實並費我們想得如此美好,人們總會將成功的原因歸因於過人的天賦,即使努力也無法與之比擬。
但實際上過人的天賦就會成功只是錯誤的迷思,這讓我想到刻意練習中也提到類似的觀點,沒有證據能夠支持天賦會影響後天的成就;一旦拋開有天賦才能成功的迷思、脫離舒適圈,且擁有較高的恆毅力的人,無論是在學業還是在職場工作的人,他們的表現都比起一般人來的更為優秀。
尼采:「那些殺不死我的東西,會讓我變得更強。」
追求極致
成功的人共同點都都是為了目標持續不懈,為什麼能夠堅持呢?因為內心深處總是覺得還有改進空間,沒有完美的狀態;追求熱愛事物的過程本身也是能夠帶來成就感及激勵的效果,即使需要機械性的重複一件事,他們也會為了目標持續不懈。
成長思維
還是學生的時候,總會遇過老師在課堂上公開表揚成績好的同學,強調與其他的同學的差異(例如: 公開讚美這些同學天資聰穎,學什麼都很快),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就容易養成固定思維,覺得人的智力是固定不變,當考試成績不理想,你會懷疑自己,下意識的忽略下次該怎麼改進。
相反的,擁有成長思維的人則堅信,無論你的智商是多少,你都能透過努力改變。
成功的公式
作者提到的成功的公式,包含天分、努力和技能,尤其是結合熱情與毅力的「恆毅力」,比智力或者天賦更是成功的關鍵。
成功的公式如下:
天分x努力=技能
技能x努力=成就
其中,努力雙倍重要,我們或許不能將命運張握在自己手中,但決定要付出多少「努力」是能夠自己掌握,透過持續努力獲得的一定的成就,才能在機會來臨時將其牢牢抓住。
興趣&熱情不是從天而降
我們常聽到追隨自己的興趣和熱情,但實際上許多人無法摸索、發掘出自己的興趣,只因為對興趣抱持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好比男性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身材完美、面容姣好、體貼溫柔、善解人意,毫無缺點的完美存在,然而現實情況是就算繼續等待這樣的人也永遠不會出現;興趣也是如此。
書中提到興趣不是經由內省發現,而是透過和外界互動時被激發,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興趣是來自瞬間的頓悟,當你頓悟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果只是待在家裡不出門,滑手機、上網,整天無所事事,不主動嘗試新事物,那麼你也不會知道哪些是你有興趣值得你投注熱情,哪些事只有三分鐘熱度的事物。
三分鐘熱度很常見,持久的熱情則很罕見
興趣,可能來自一次不經意的體驗,多數人甚至可能都沒意識到那就是自己的興趣,意識到自己的興趣後,接下來就是花費漫長的時間持續投入,而所謂的「熱情」的指的不是對一件事情熱切投入的程度,而是對一件事情的長期持續的投入耕耘。
結論
追隨熱愛的事物真的就那麼不切實際嗎?看來也並非如此,書中也提到研究結果顯示,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時,對工作的滿意度相對更高;追隨並投入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是人們的天性,但我們不可對能工作的所有面向都充滿興趣;而在讀完這本書我才發覺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相近的體驗,我在嘗試解決工作相關的技術問題時,會感到充滿動力,但工作內容不僅限於解決技術問題,也包含我不感興趣的文書作業,當你關注的部分跟工作正相關;雖然不保證你一定會成功或快樂,但獲得成功和快樂的機率則會提高。
「工作的熱情來自於一點點的方向,加上大量的培育發展,以及一輩子的深度耕耘。」
創造卓越的關鍵不是天賦,而是對目標的長期的熱情以及堅持,與天賦不同的是,「恆毅力」是後天可以掌握以及刻意練習的特質;而人生就是不停的積累,你必須相信,努力不會白費,並時刻培養超越自我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