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人都該認識「安寧緩和療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在準備一場介紹「安寧緩和療護」的演講,問了一下身邊的朋友,對於安寧的印象和認識是什麼?

有一位朋友說:「安寧緩和,跟我有什麼關係啊? 為什麼需要了解這個?」

簡直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當我精心構想著如何讓內容變得淺白,如何不沉悶枯燥,卻忘了聽眾最需要的動機,為何要花時間聽這場演講?

那麼,就用這篇文章,做為「安寧緩和介紹」的引言吧。

總有一天等到你

人不一定會老,但一定會死。

我想沒有人能夠否認這句話。

大家都知道,「明天」和「意外」,很難說誰先到來。但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人總有一天要面對「死亡」,無庸置疑。

在學習安寧緩和之前,不如說,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是「死亡識能」這件事。就跟我們學習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如何妥善使用金錢,一樣的重要。

了解到死亡的必然,探索死亡的意義,學習如何面對死亡,進而思考怎麼過死前的每一分鐘。


生命的軌跡

醫學上,我們會用疾病軌跡(disease trajectory)來描述,個體如何從健康狀態走向死亡的過程,較常被引用的是這三大分類:

1.快速而短暫的死亡

原本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急劇惡化,進展到死亡的過程。例如心肌梗塞、嚴重創傷、主動脈剝離、嚴重感染(近幾年常見的新冠或流感重症猝逝)、快速惡化的癌症等。

2.病程起伏,漸漸走下坡,終至死亡

健康狀況有時加重,有時改善,整體而言慢慢惡化,可能在某次發病中走向死亡。例如心衰竭、慢性肺病、慢性腎衰竭,部分癌症等等。

3.緩慢而持續的衰退狀況

通常不是單一器官系統的問題,而是身體機能整體的退化,累積多重器官組織失靈,最後走向死亡的漫長過程。例如三高慢性病、失智症、自然老年衰弱等。


以台灣現代的社會來說,大部分人面臨的會是第2和第3種。

2024年統計的國人十大死因當中,有五種和慢性病相關。所以說,加上佔據第一名的癌症,將來我們有很大機會是在疾病和衰弱中走向死亡。

在這之前,有可能是健康、行動自由、腦袋清明地活著;也有可能是臥病在床、心情鬱悶、無法決定任何事地被照顧著。


安寧緩和所關注的,就是如何盡可能讓人有尊嚴、有品質的,活到最後一刻。

這件事是龐大的議題和挑戰,需要集合許多人的智慧和努力。

一個人生病,影響的是整個家庭,一群人生病,影響整個社會,甚至國家。

人們會為了可能但不一定發生的事,做大量的準備,例如地震、颱風、戰爭。但是,對於100%會到來的死亡,我們是否經常是毫無準備?

如果,多一點思考,多一點準備,讓跑向人生終點的過程,更平安和順遂呢?

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我們所依存的社會,大家一起來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11會員
106內容數
這裡有行醫路上的【醫療小故事】;經過整理的各類【醫學知識、衛教、筆記】;還有醫療以外的學習心得及【自我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平靜與情緒之間,有種奇妙的平衡
Thumbnail
平靜與情緒之間,有種奇妙的平衡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Thumbnail
來到中年才驚覺靜心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自我照顧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Thumbnail
來到中年才驚覺靜心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自我照顧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Thumbnail
感謝一切,死亡靜心:釋懷遺憾,面對生命。一位參加死亡靜心活動的學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過去埋藏在心底的情感障礙,在活動中逐漸打開。透過情感上的釋懷,學員發現即便再小的事情,都不該逃避,而應該坦然面對。故事中的改變也提醒了他人,不要總是認為時間會沖淡一切,現在就是要面對。
Thumbnail
感謝一切,死亡靜心:釋懷遺憾,面對生命。一位參加死亡靜心活動的學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過去埋藏在心底的情感障礙,在活動中逐漸打開。透過情感上的釋懷,學員發現即便再小的事情,都不該逃避,而應該坦然面對。故事中的改變也提醒了他人,不要總是認為時間會沖淡一切,現在就是要面對。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身心健康相互影響,心情愉悅時身體會釋放出正向能量,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保持心情平和,樂觀正向的態度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透過運動、冥想、聆聽音樂等方式來保持心情愉悅,學會放鬆自己,遠離壓力和負面情緒。
Thumbnail
身心健康相互影響,心情愉悅時身體會釋放出正向能量,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保持心情平和,樂觀正向的態度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透過運動、冥想、聆聽音樂等方式來保持心情愉悅,學會放鬆自己,遠離壓力和負面情緒。
Thumbnail
自我療癒非常重要,隨著地球頻率的上升,我們自身也在上升。得到療癒是覺醒的關鍵。負面情緒的出現是好事情,不建議壓抑以及責怪自己,放手才能接受療癒。
Thumbnail
自我療癒非常重要,隨著地球頻率的上升,我們自身也在上升。得到療癒是覺醒的關鍵。負面情緒的出現是好事情,不建議壓抑以及責怪自己,放手才能接受療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