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走路,預防老後臥床:強化肌肉、骨骼的正確步行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都知道運動對身體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著多方面的益處。 但是,你知道有哪一種運動方式,能強健骨骼,也能鍛鍊肌肉?

女性,隨年紀增長,肌肉會不斷衰老,這就是站不稳的原因,相對的就比較容易引起跌倒,如果再加上骨質疏鬆,就更容易骨折。

因此,若藉由運動強化骨骼,鍜練肌肉,便可遠離卧床不起。

作者簡介


「安保雅博」復健專科醫師/博士。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復健專科診療部長。他是復健專科醫學先鋒,主治腦中風後遺症。

作者根據他近30年臨床診斷經驗,每天好好走路,老後就不會臥床不起 !這本書是他與物理治療師「中山恭秀」共同著作。

raw-image

這本書主要在說什麼?


在這個時代,「活得久」已經不是難題,真正的難題是──你想怎麼變老?

天下雜誌報導:國人臨終前平均需臥床高達8.04年。

安保雅博在其超過30年臨床門診中,高齡者最常問:「怎麼做才不會臥床不起?」、「怎麼樣才能常保健康?」、「吃什麼才能延年益壽?」、「想要無病無痛的離開?」於是與物理治療師-中山恭秀共同創作《好好走路不會老》這本書,内容根據多年的醫療經驗,教導讀者「如何預防老後臥床不起」,提醒大家:「為了健康,一定要每天走路」。

要怎麼正確走路?重要的不是走了多少步,是「走路的內容」!

走路是全身運動,會動到脚、手腕、體幹等,能夠鍛鍊全身骨骼及肌肉。

重點摘錄如下

A、這樣走500步就能有3000步的效果

1.步幅加大一公分

步幅=身高×0.45

就像槓桿原理一樣,會需要以股關節為軸心來出腳用力,以及穩定住不穩的整個身體,比起小步小步地走,更能夠提升強化下肢肌力的效果。

步幅變小的人,表示大腿内側的肌力可能比較弱。

2.腳跟先著地

用腳跟著地是一個開關,可以吸收衝擊,平穩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前面時,「收縮必要的肌肉」,實現高能量轉換效率的步行。

3.腳離地時用腳尖將身體往前推

這是將身體向前推出去的一個重點,用另一隻腳將身體向前推出也就是「Push off」。

4.手肘向後拉

藉由擺動手讓身體跟著左右擺動,除了身體的前進,也是一種推動力。

raw-image


B、走路運動習慣養成心法

其實,真的一點點就好!
電視進廣告時,可以稍微伸展一下膝蓋,在等待微波爐的空檔裡,稍微踮一下腳跟……。

1、運動有個最重要、影響深遠的關鍵,那就是「增加次數」。

其實做一次的負擔不是很大,重要的是盡量提高做的次數。

作者分享以住在日本群馬縣「中之條町」六十五歲以上的五千位居民為調查對象,調查持續十五年迄今仍進行中。

結果發現,走5000步就能預防腦中風及失智症,如果能提高至7000步,就可以預防造成臥床不起原因例如骨折、骨質疏鬆症等。

其實起步走,即使是一步就好,不是嗎?

2、你知道走路會牽動身體那些肌群?

走路會牽動到多個肌肉群,主要包括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大腿後側的膕繩肌、臀部肌肉、以及小腿肌肉。 這些肌肉共同協同作用,使我們能夠完成向前邁步、抬腿、推動身體前進等動作。

3、關節可動區變窄,會改變步行姿態?

身體會因為運動出力,而使肌肉收縮。肌肉收縮會使肌肉變短,所以相對的,伸展就是要「把筋拉開」。

將筋伸展到最大限度,當肌肉收縮就是最容易出力的狀態。因此運動前建議大家要做內含許多伸展動作的熱身操(書中提供伸展動作圖文)。

當「走路」成習慣後,可以開始培養「肌肉訓練」的習慣。

raw-image


如果已經有走路習慣的人,「上下樓梯」也是鍛鍊身體的好機會。上樓能加強心肺功能,而下樓則有益於「伸展膝蓋的肌肉」,方法是慢慢微彎曲關節,好讓另一隻脚踩到下一階才正確。

不要讓「支撐身體的肌肉」衰老,「讓人能持續健康走路的四個肌肉」。

raw-image


1.強化「股四頭肌」的微肌力訓練

股四頭肌是負責起立、坐下的主要動作肌肉,是伸直膝蓋的肌肉。指的是大腿的四組肌肉。股四頭肌愈強,起立坐下就能減少彎腰或伸展的必要度,能減少腰痛,也是保護腰部非常重要的肌肉。


2.強化「腿後腱」的微肌力訓練

大腿內側腿後腱是我們行走時幫身體踩煞車的肌肉。主要功能是負責彎曲膝蓋,腿後腱如果不夠力,會影響負責彎曲股四頭肌的功能,就有可能突然腳無力而跌倒。

3.強化「小腿三頭肌」的微肌力訓練

小腿下壓腳尖會用到的肌肉,它也可以說是第二個心臟,透過小腿的收縮,有將血液送回心臟與大腦的作用。和站著會暈眩或站不穩有很大的關係。

步行時,一隻腳離開地面向前推進,最後以腳尖著地,將身體往前帶,有讓步行順暢、強化平衡的作用。

4.強化「背肌」的微肌力訓練

保持背部直挺的肌肉

白髮、拐杖、彎腰駝背是讓人覺得年紀大的表徵。

作者之一「中山恭秀」物理治療師,於書中提供豐富的臨床案例、清晰易懂的彩色圖解、解析簡單的伸展等,指導讀者如何居家進行「微肌力」訓練運動,以激勵讀者正確走路、強筋健骨,永保健康活力。

肌肉是身體的結構,肌力是肌肉運作的力量。 良好的肌肉和肌力對於身體健康和運動表現都非常重要。

實踐

如何好好走路不會老?

個人推薦選擇【北歐式健走】這種健康步行的方式。
「北歐式健走之父Tom Rutlin 」:使用健走杖每走一英里可達到高達1800次的「肌肉收縮」的運動效果!但輕鬆不特費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後在忙什麼呢?」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在這個「健康壽命」趕不上「平均壽命」的時代,致力於學習老後該如何生活? 主題內容以長者該留意的日常生活習慣、醫療保健、健康管理等事項,安心迎接快樂幸齡者的生活。
2025/06/02
一位小市民在歷經疾病、手術及漫長復原之路後,分享其積極應對疾病及提升健康餘命的經驗,包括尋求多位醫師意見、善用醫院資源、閱讀醫學書籍、參與健康促進課程(如飲食健康管理、樂齡大學課程)及社交活動等,並考取健康管理師證照,期許延長健康餘命。
Thumbnail
2025/06/02
一位小市民在歷經疾病、手術及漫長復原之路後,分享其積極應對疾病及提升健康餘命的經驗,包括尋求多位醫師意見、善用醫院資源、閱讀醫學書籍、參與健康促進課程(如飲食健康管理、樂齡大學課程)及社交活動等,並考取健康管理師證照,期許延長健康餘命。
Thumbnail
2025/05/11
退休後持續學習,取得北醫大認證初階健康管理師證照的個人經驗分享,文章從長者的角度出發,敘述自身疾病經驗、學習歷程,以及報考證照的動機與收穫,並探討健康管理師的職涯發展與未來趨勢。
Thumbnail
2025/05/11
退休後持續學習,取得北醫大認證初階健康管理師證照的個人經驗分享,文章從長者的角度出發,敘述自身疾病經驗、學習歷程,以及報考證照的動機與收穫,並探討健康管理師的職涯發展與未來趨勢。
Thumbnail
2025/03/24
2021年12月,一場重大疾病改變了我的生活。手術後,我積極尋求提升免疫力、重拾健康的方法,並參加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飲食健康管理一對一』諮詢服務。這篇文章分享我的親身經歷,以及在課程中學習到的飲食與健康管理知識,例如聰明喝水、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5/03/24
2021年12月,一場重大疾病改變了我的生活。手術後,我積極尋求提升免疫力、重拾健康的方法,並參加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飲食健康管理一對一』諮詢服務。這篇文章分享我的親身經歷,以及在課程中學習到的飲食與健康管理知識,例如聰明喝水、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日一萬步,免得上藥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養身觀念。有些人很努力地堅持著,有些人走著走著覺得無趣便中斷了,也有人因為沒有注意到安全措施而造成身體傷害,只好作罷。
Thumbnail
「每日一萬步,免得上藥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養身觀念。有些人很努力地堅持著,有些人走著走著覺得無趣便中斷了,也有人因為沒有注意到安全措施而造成身體傷害,只好作罷。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大重量訓練與公園散步、甩手、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的差異,以及為什麼不能單靠這些運動來抗老化,最後會列舉一些導致老人家抗拒大重量訓練的誤解和迷思,並且做出一些可供大家參考的澄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大重量訓練與公園散步、甩手、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的差異,以及為什麼不能單靠這些運動來抗老化,最後會列舉一些導致老人家抗拒大重量訓練的誤解和迷思,並且做出一些可供大家參考的澄清。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老年時期,保持肌肉力量對於整體健康和獨立性至關重要。一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一種有效增強老年人肌肉力量的方法。通過深入探索無監督、以身體重量為基礎的抗阻力訓練,研究人員揭示了運動速度對肌肉表現和結構的影響,這為老年人重拾青春活力帶來了關鍵性的啟示!💪🏋️‍♂️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