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長者逆轉人生!分享取得北醫【健康管理師初階認證班結訓證書】的心路歷程與職場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個人近期報名北醫所開辦課程【健康管理師初階認證班】,完成學習並於2025/05/03通過考試,核發結訓證書。

在此分享心得點滴,這篇文章主要是從長者的視角撰寫,希望對於有興趣報名的人有些助益。

突然而來的一場病,帶來的改變

raw-image


2021/12 例行篩檢結果竟發現異常,經檢查與診斷結果,果斷決定於次年1月初進行手術切除病兆,後續醫師安排定期追蹤,但並未開立任何藥物。

1、缺乏疾病基礎醫學知識

不用吃藥?這場病是會不藥而癒嗎?會不會復發?生活形態與飲食方面該注意什麼呢?太多問號纏繞於心,然而醫院門診提供的衛教是微乎其微,甚至談不上,大家是否也有同感呢?

2、恐懼來自無知

社群資訊泛濫, 充斥太多未經專業確認的真偽訊息,經由大量搜尋與拜演算法所賜,不斷地被擴散與渲染,2022手術後,被推播太多疾病發展歷程,心情糟透,長達一年夜不成寐,惡夢連連,甚至遺言都想了!!!

3、轉念

2023初我决心改變,不再消沉,不任意看網路搜尋訊息,我開始將心思放在閱讀醫療保健的書籍,並輸出讀書心得,對於「常見疾病」的病因、診斷與治療、藥物副作用等知識,有了基本的理解,這有益於個人健康保健的心法形成;第一本選《免疫力的預防與健康管理》令我腦洞大開,照表操課,依書中建議開始注意日常飲食、生活作息調整,以符合身體生理需求,提升免疫力。

第二本是《善待細胞,你可以活得更好》,作者是李豐醫師,她與癌症共存多年,至今仍健康活著,李豐醫師的專業是細胞病理,書中提及「細胞」就跟人一樣,如果不善待身體的細胞,沒有正當的作息及正確飲食觀,又整天處於緊繃的壓力下,細胞就會感受到身體主人壓力,此時細胞在顯微鏡下就是變形的了,慢慢地,細胞也會變壞,等累積到一定程度,細胞再也無法承受時,就會生病,甚至變成癌細胞。
善待細胞,就可跟癌症或慢性病和平共處,這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與獲益。

開卷有益,後來漸漸地養成閱讀醫療保健書籍的習慣,對於疾病的恐懼漸漸降低,定期病理追蹤都正常,惟各種小病不斷,再次警覺隨著年齡日增,伴隨不可逆的老化事實,除了看書外,自己還有哪些方向是能提升健康促進的行動?自修過程可有需要再優化的觀念或作法?

經評估於2023/09 ,我報名和信癌症醫院「飲食健康管理一對一」為期8週諮詢,下圖是與和信醫院「個案管理師」林筱羚小姐的合照,她成功地扮演醫師與個案之間溝通的橋梁,提供的專業與服務對我幫助很大,我思忖著一位稱職的健康管理師就該如此吧!

raw-image

另外時間容許的話,持續參加「行天宫問心書院」規劃的多元社教課程,例如日式健走、動手又動腦的摺紙班等、三峽「台北大學」USR高齡社群活動,學無止境,於2024/ 07報名為期一學年「北護大樂齡大學」,課程規劃以照護高齡者身心靈全方位課程為主軸,銀髮族課程、健康促進、疾病保健、生活應用等課程。

為何2025要報考健康管理師証照?

北護大樂齡大學有一位老師,鼓勵同學一年一證照,考試是檢驗學習成果很好的方法,萌生報考這張證照的念頭。

退休3年多,我用各種方法學習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決定報考這證照驗收一下!

北醫所開辦的課程—【健康管理師初階認證班】,吸引我的地方是?

該課程是必須於指定期間内完成學習並通過考試,才會核發結訓證書,學習內容扎實與嚴謹。

北醫【健康管理師初階認證班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想追求的最佳狀態,「健康」不是僅靠單一面向就能夠達成的目標。希望透過全人健康管理課程,從預防醫學角度培訓健康管理師人才,傳遞正確適當的健康保健概念及專業知識,讓預防勝於治療,進而促進大眾的健康。

★符合課程結訓資格並通過考試,由臺北醫學大學進修推廣處核發「健康管理師證書(初階)」。

★本課程邀請講師為醫院實務工作者,課程內容著重於醫院實務性工作內容及相關知識基礎理論講述。

相較於目前市場上健康管理師證照班例如的學會、協會、大學或其他推廣教育機構是不同的,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這張【健康管理師初階認證班結訓證書】的價值與運用?

天下CHEER 文章提到,在台灣,根據經濟部「2023年整體人力需求評估報告」指出,2030年以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人力需求增幅最多。可以說,下一波剛性人才需求就是大健康產業。隨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也加速帶動不同專業的跨領域人才需求。不僅第一線醫療照護人員如醫師、護理師、復健師等,以及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生技研發、精準醫療等高階人才,都是未來炙手可熱的明日之星。

運動癒防平台文章說到,在美國有數十萬的健康管理師實際在各健康領域工作中,根據美國O*NET職能基準中的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Manager(11-9111.00),執行健康管理或協助醫療體系團隊作業順暢。

2023年根據人力銀行公開記錄「健康管理師」全職或兼職的職缺超過3000個,健康管理師是大健康產業中很熱門的職缺。

我的收穫-朝成功老化的願景更進一步

raw-image

邁向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

成功老化定義:1、降低疾病與失能(disability)之發生率 2、維持高度的認知與身體功能 3、積極參與日常活動。

此次課程讓我更深入學到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的心法,邁向成功老化更進一步,更令人雀躍萬分的是自已非醫療背景且退休3年多,能在短短1個月衝刺學習考上,證明寶刀未老!

也藉此深深感謝家人對我的照顧、提供資源,支持我退休後做的每一件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後在忙什麼呢?」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在這個「健康壽命」趕不上「平均壽命」的時代,致力於學習老後該如何生活? 主題內容以長者該留意的日常生活習慣、醫療保健、健康管理等事項,安心迎接快樂幸齡者的生活。
2025/03/24
2021年12月,一場重大疾病改變了我的生活。手術後,我積極尋求提升免疫力、重拾健康的方法,並參加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飲食健康管理一對一』諮詢服務。這篇文章分享我的親身經歷,以及在課程中學習到的飲食與健康管理知識,例如聰明喝水、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5/03/24
2021年12月,一場重大疾病改變了我的生活。手術後,我積極尋求提升免疫力、重拾健康的方法,並參加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飲食健康管理一對一』諮詢服務。這篇文章分享我的親身經歷,以及在課程中學習到的飲食與健康管理知識,例如聰明喝水、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並說明如何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5/03/23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腦科學觀念與「777腦力健康法」,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的調整,有效增進記憶力,預防失智症。文中引用許多研究數據佐證,並分享作者自身經驗,提供讀者實用的健腦方法。
Thumbnail
2025/03/23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腦科學觀念與「777腦力健康法」,透過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的調整,有效增進記憶力,預防失智症。文中引用許多研究數據佐證,並分享作者自身經驗,提供讀者實用的健腦方法。
Thumbnail
2024/06/26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6/26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異質背景,讓你顯得更特別!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博士的民浩、曾任台大醫院護理師的姿懿,發現了自己在職場上的價值,轉職金融業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是跳脫原本的舒適圈,在跨領域持續精進學習。
Thumbnail
異質背景,讓你顯得更特別!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博士的民浩、曾任台大醫院護理師的姿懿,發現了自己在職場上的價值,轉職金融業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是跳脫原本的舒適圈,在跨領域持續精進學習。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1)後疫情時代之健康促進 (2)辦理各式身心健康講座 (3)線上心理健檢
Thumbnail
年輕就是本錢,年老就是負債,每個人都有年輕的過程,也終會有老去的一天,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不必掛懷。雖說如此,如果我們不要把年紀放在心上,年老也未必是負債,全憑我們一念心。 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無畏布施」相對應的果報是健康和長壽,這個說法完全呈現在百歲醫生陳奎村的身上。在一次的偏鄉義診任務中,有
Thumbnail
年輕就是本錢,年老就是負債,每個人都有年輕的過程,也終會有老去的一天,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不必掛懷。雖說如此,如果我們不要把年紀放在心上,年老也未必是負債,全憑我們一念心。 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無畏布施」相對應的果報是健康和長壽,這個說法完全呈現在百歲醫生陳奎村的身上。在一次的偏鄉義診任務中,有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Thumbnail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Thumbnail
昨天拜會一位醫學中心 護理大老 今年衛福部+醫院良心發現 亞東 急重症 輪大夜班 3節+年終+單位績效 +東+西 來到了 年百 我離開醫療體系時 醫院門診月薪還不到3萬5 長期護理師被白瞟 好多年 現今2024大家都不想幹 年輕人選擇躺平 才陸陸續續加薪? 衛
Thumbnail
昨天拜會一位醫學中心 護理大老 今年衛福部+醫院良心發現 亞東 急重症 輪大夜班 3節+年終+單位績效 +東+西 來到了 年百 我離開醫療體系時 醫院門診月薪還不到3萬5 長期護理師被白瞟 好多年 現今2024大家都不想幹 年輕人選擇躺平 才陸陸續續加薪? 衛
Thumbnail
c醫療生技相關產業 可以如何幫助善良弱勢 身心障礙 讓他們比較可以開始自力更生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潮資訊媒體 社群編輯 醫療生技相關產業 可以在多個層面上幫助善良弱勢和身心障礙者, 促使他們更容易實現自立和自力更生的目標。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康復輔具與
Thumbnail
c醫療生技相關產業 可以如何幫助善良弱勢 身心障礙 讓他們比較可以開始自力更生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潮資訊媒體 社群編輯 醫療生技相關產業 可以在多個層面上幫助善良弱勢和身心障礙者, 促使他們更容易實現自立和自力更生的目標。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建議: 康復輔具與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對於年長者而言,復健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年輕時可能休息個幾天就可以復原,但到了老年階段,卻變成無法根治的問題,甚至不去醫院都不行,需要時時刻刻的到醫院進行復健,而許多年長者不希望麻煩家人,甚至家人因為工作上的繁忙,沒辦法陪伴就醫,所以長輩有時候會選擇隱瞞家人。
Thumbnail
李雅雯著 富媽媽十方教你加速養大有限收入,博無限自由 作者因為先生得到糖尿病,所以在先生43歲就不得不退休,作者也都有提早規劃與實踐財富自由計畫,所以還好先生不得不退休時,家庭的被動收入已經大於支出。雖然這個過程也不簡單,一定要正面與焦慮對抗,扭轉人生命運。這本書會分享整理保單、出租空房間
Thumbnail
李雅雯著 富媽媽十方教你加速養大有限收入,博無限自由 作者因為先生得到糖尿病,所以在先生43歲就不得不退休,作者也都有提早規劃與實踐財富自由計畫,所以還好先生不得不退休時,家庭的被動收入已經大於支出。雖然這個過程也不簡單,一定要正面與焦慮對抗,扭轉人生命運。這本書會分享整理保單、出租空房間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