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說過這些話:
這些話乍聽之下只是日常的自我描述,但其實,它們正反映了一種讓人「停滯不前」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我數學就是不好…」
「我不是演講的料啦…」 「我天生沒自信,也改不了了吧?」
相對地,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能讓你突破自我限制、打開學習潛能的關鍵觀念:
🔑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由美國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所提出,「成長型思維」指的是相信:
「人的能力是可以透過努力與學習成長的,而不是天生就固定不變。」
換句話說:
- 不再說「我不會」,而是「我還沒學會」
- 不是「我不適合」,而是「我可以練習看看」
這種思維模式會鼓勵我們面對挑戰、擁抱錯誤,從過程中進步,而不是害怕失敗、害怕比較。
🌱 成長型思維 VS 固定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不是自我催眠,而是看待自己的方式從「定義」轉向「過程」
。
🔁 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場景
- 📖 學習新技能:從「我不會寫程式」變成「我可以從簡單的開始試著寫」
- 🎤 職場表現:不再害怕簡報失誤,而是視為「下次表現更好的機會」
- 🧍♂️ 自我評價:不再說「我就是沒自信」,而是「我可以透過練習來建立自信」
🧬 成長型思維,正在改變大腦
研究顯示,當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學會某件事,大腦會更積極地建立神經連結,強化我們對於學習的投入與持久力。
簡單來說,相信自己會進步,真的比較容易進步!
✨ 一句話總結
「你不是不夠好,而是還沒學會。」
成長型思維給你的,不只是信念,而是一種前進的方式
。
💬 你也曾經因為「我不會」而放棄什麼嗎?
留言跟我聊聊你的故事吧!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按下收藏、拍手或分享給你想鼓勵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把「我不行」變成「我可以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