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情緒不是敵人,它只是提醒你太累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否也習慣對自己太過苛刻?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時候:明明已經累壞了,還是告訴自己「撐一下就好」;明明想休息,卻因為內疚感不敢停下腳步。
這篇與您分享三個人的故事——一個總是太努力的上班族、一位學會放鬆的媽媽,以及一個天真無憂的小女孩。他們的生活交會,意外展開了一場有關「放鬆、誠實與自我接納」的對話。


🌱永遠在加班的佩芸

佩芸是個設計師,總是工作到深夜,連假日也會開著筆電在咖啡廳裡趕案子。她對自己的標準非常高,總怕自己不夠好、不夠快、不夠完美。
有天,她發燒到39度,卻還坐在沙發上修改客戶簡報。她對朋友說:「我不想交出一份我自己都不滿意的東西。」朋友看著她說:「可是你已經撐不住了。」
那一刻,她突然沉默了。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累了,而是不知道怎麼允許自己放鬆?




☕學會停下的媽媽

在一次聚會上,佩芸遇到好友婉如,一位剛辭掉高壓工作、轉做居家手作的二寶媽。
婉如說:「以前我也是那種什麼都要做到一百分的人,家裡乾淨到像樣品屋。但有一天,我看到我女兒一邊吃冰淇淋一邊笑,我突然覺得:為什麼我不能這樣?」
開始讓自己去散步、種花、餵貓、喝咖啡……她說:「快樂不見得來自成就,有時只是因為你讓自己喘口氣。」



🐾角落裡的小女孩

婉如的女兒小米,今年七歲,是個喜歡畫畫的小孩。她常對媽媽說:「媽媽妳今天累嗎?那我們來玩『睡覺比賽』,看誰先躺著不動。」
佩芸第一次聽到這個遊戲時,笑出聲來。她坐在地板上,跟著小米一起躺下。那是一個很安靜的下午,沒有報告、沒有LINE、沒有責任。
只有一個孩子,願意陪她「什麼都不做」。


🌼轉念時刻:九分就剛剛好

回到工作後,佩芸開始試著對自己寬容一點。她仍然努力,但不再過度。以前她會逼自己一天完成十件事,現在她允許自己完成九件,剩下一件明天再說。
她說:「我學會問自己:這一刻,我可不可以放鬆一下下?這個案子,我有沒有可能只做到九成,讓自己不要生病?」
她發現,九成的努力,反而讓她走得更遠。


💌寫給你的提醒:情緒來了,就陪它坐一會

我們都會有情緒,焦慮、急躁、悲傷、生氣,這些情緒不是壞東西,它們只是來提醒我們:「你太累了」、「你太用力了」、「你太想證明什麼了」。
而我們要做的,不是趕它們走,也不是抓住它不放,而是像對待一隻受驚的小貓咪那樣,陪著它,慢慢安撫它。
情緒會再來,但它每次來的樣子會不一樣。當我們溫柔地對待它,生命也會變得柔軟。

raw-image


🧘不完美,才是真實的人生

佩芸後來說:「我發現,放鬆也是一種練習,是對自己的一份慈悲。」
我們總以為要成為最好的人,才能獲得幸福。但或許幸福不是成為什麼,而是允許自己什麼都不是時,依然能感到被愛、被接納。
人生不是場比賽,而是一段旅程,學會什麼時候推、什麼時候停?給自己一段自己靜下來的時間,誠實面對內心的困擾,您們發現我們每個人本身就具足快樂自在的條件,只是沒能覺察與看見。


🪞記憶小幫手🪞

  • 快樂,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允許。
  • 你已經夠努力了,不要再逼自己。

🟣本文圖片皆由bing AI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光下的許願池
15會員
251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月光下的許願池的其他內容
2025/07/05
當情緒來襲時,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批判自己,加劇痛苦。本文以一個溫柔的故事,帶領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情緒:情緒並非敵人,而是內在訊息的提醒。透過轉念與自我關懷,我們可以不再被情緒控制,而是善用其能量,轉化為成長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7/05
當情緒來襲時,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批判自己,加劇痛苦。本文以一個溫柔的故事,帶領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情緒:情緒並非敵人,而是內在訊息的提醒。透過轉念與自我關懷,我們可以不再被情緒控制,而是善用其能量,轉化為成長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7/03
本文介紹具心理與佛學背景的輔導師--李堅翔博士的故事,探索佛法輔導與傳統心理治療的不同,揭示過度嚴苛的現代人,如何在佛法中學習慈悲與放下自我執著,進而幫助他人減苦。
Thumbnail
2025/07/03
本文介紹具心理與佛學背景的輔導師--李堅翔博士的故事,探索佛法輔導與傳統心理治療的不同,揭示過度嚴苛的現代人,如何在佛法中學習慈悲與放下自我執著,進而幫助他人減苦。
Thumbnail
2025/07/01
有些人夢裡是彩色的,有些人則是黑白與昏暗。本文透過一個人的夢境故事,探討黑白夢境背後的心理意義,並指出這是正常的現象,不代表心理異常,而是一種記憶與情緒的內在整理方式。
Thumbnail
2025/07/01
有些人夢裡是彩色的,有些人則是黑白與昏暗。本文透過一個人的夢境故事,探討黑白夢境背後的心理意義,並指出這是正常的現象,不代表心理異常,而是一種記憶與情緒的內在整理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特別讓人氣惱的事,一般人都能平心靜氣的待人接物,但是生活就是習氣、煩惱、貪瞋癡夾雜,所以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會火冒三丈、埋怨東責怪西,想要安住一分鐘都是奢侈。如果我們不去降伏脾性,任由脾氣想發就發,不僅傷了和氣,也傷了自身的福緣。好來好去,就是善緣,恨來恨去,就是逆緣,因緣不可思議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特別讓人氣惱的事,一般人都能平心靜氣的待人接物,但是生活就是習氣、煩惱、貪瞋癡夾雜,所以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會火冒三丈、埋怨東責怪西,想要安住一分鐘都是奢侈。如果我們不去降伏脾性,任由脾氣想發就發,不僅傷了和氣,也傷了自身的福緣。好來好去,就是善緣,恨來恨去,就是逆緣,因緣不可思議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在生活的重重挑戰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擾:課業、愛情、家庭、人際、健康、夢想和金錢。生活雖然艱難,但我們一直在努力。祝福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出路並感謝自己的堅持。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在生活的重重挑戰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擾:課業、愛情、家庭、人際、健康、夢想和金錢。生活雖然艱難,但我們一直在努力。祝福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出路並感謝自己的堅持。
Thumbnail
生病好累好不舒服想請假,但怕給同事添麻煩,想想還是算了?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擔心跟其他人不一樣,為了「符合標準和期待」,於是勉強自己接受?下班後好累、好想休息,但為了家人和孩子,忍住疲憊還是繼續做家務……? 是不是已經習慣,把所有人的需求和期待放在自己前面?從今天起,請好好善待自己,在《討好
Thumbnail
生病好累好不舒服想請假,但怕給同事添麻煩,想想還是算了?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擔心跟其他人不一樣,為了「符合標準和期待」,於是勉強自己接受?下班後好累、好想休息,但為了家人和孩子,忍住疲憊還是繼續做家務……? 是不是已經習慣,把所有人的需求和期待放在自己前面?從今天起,請好好善待自己,在《討好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哪有工作不委屈, 不工作你會更委屈:那些打不垮我們的, 只會讓我們更堅強。 同一件事情帶給兩個不同人的影響會完全不同。 全看當事人怎麼面對。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哪有工作不委屈, 不工作你會更委屈:那些打不垮我們的, 只會讓我們更堅強。 同一件事情帶給兩個不同人的影響會完全不同。 全看當事人怎麼面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