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可以不喜歡情緒,但不要討厭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當情緒成了敵人時

佛法的三毒為貪、嗔、癡,是煩惱的根本,但大部分人面對的方式,往往反而讓自己更加痛苦——「苦上加苦」。
這篇文章想透過一個故事,從另一個角度看「轉念」:原來不是每一次情緒的來訪,都需要被拒絕。


🐾 一隻受傷的小貓咪

小真是一位剛開始學佛的年輕人。她是一個努力又認真的人,總希望自己能修得更好、不被情緒左右。
但某天,她在公司被主管責罵後,回家的路上竟然忍不住哭了。她一邊走一邊責怪自己:「我怎麼還會生氣、怎麼還會難過?學佛這麼久了,還有情緒,太糟糕了吧?」
當晚,她夢到了一隻貓咪。
那是一隻受傷的小貓,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身上有血,眼神驚恐。小真湊近想要安慰牠,貓咪卻用爪子抓她。她嚇了一跳往後退了兩步,但下一秒,她沒有轉身離開,對貓咪說:「你很痛,對嗎?不要怕,我會照顧你。」


🪞 原來,那隻貓是我

醒來後,她若有所悟,夢中的那隻小貓,其實就是自己的內心——在情緒裡掙扎、受傷、想被理解卻又不知如何表達?
每一次的貪嗔癡,背後都有一個「想要保護自己」的心意。貪,是因為害怕失去;嗔,是因為感到受傷;癡,是因為害怕看清真相。
如果,我們可以不再責怪那個痛苦的自己,而是像對待一隻受傷的小貓一樣,用耐心與慈悲安撫牠,那我們是否會更快從痛苦中解脫?


🌈 善用三毒,不再被三毒控制

佛法不是叫我們硬逼自己「不可以有情緒」,而是教我們如何「不被情緒牽著走」。情緒不是敵人,它如同郵差,送來提醒的訊息。
貪嗔癡不只是毒,也是一種力量的原型。它們只是方向錯了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善用,就能轉化為修行的助力。
就像禪修時感受到的寧靜與喜悅,如果能珍惜那份平靜,而非執著它,就能引導心願意安住。

raw-image


💡轉念,就在當下

當我們升起情緒時,請不要立刻打壓自己。可以試著對自己說:「這個狀態不是錯,它只是痛了。」
下一次,當我們感覺到內在有股貪、瞋、癡湧上來時,或許可以停下來,問問它:「你是不是害怕了?是不是受傷了?」
如果能這樣做——就不是在對抗情緒,而是在照顧一位迷路的自己


👉記憶小幫手👉

情緒不是敵人,是內在訊息的提醒。


🟣本文圖片皆由bing AI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光下的許願池
17會員
252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月光下的許願池的其他內容
2025/07/03
本文介紹具心理與佛學背景的輔導師--李堅翔博士的故事,探索佛法輔導與傳統心理治療的不同,揭示過度嚴苛的現代人,如何在佛法中學習慈悲與放下自我執著,進而幫助他人減苦。
Thumbnail
2025/07/03
本文介紹具心理與佛學背景的輔導師--李堅翔博士的故事,探索佛法輔導與傳統心理治療的不同,揭示過度嚴苛的現代人,如何在佛法中學習慈悲與放下自我執著,進而幫助他人減苦。
Thumbnail
2025/07/01
有些人夢裡是彩色的,有些人則是黑白與昏暗。本文透過一個人的夢境故事,探討黑白夢境背後的心理意義,並指出這是正常的現象,不代表心理異常,而是一種記憶與情緒的內在整理方式。
Thumbnail
2025/07/01
有些人夢裡是彩色的,有些人則是黑白與昏暗。本文透過一個人的夢境故事,探討黑白夢境背後的心理意義,並指出這是正常的現象,不代表心理異常,而是一種記憶與情緒的內在整理方式。
Thumbnail
2025/06/30
我們看見的世界,往往不是客觀的,而是內心需求投射的結果。透過一層層心理建構,我們不斷餵養「想要被愛、想要被肯定的我」,卻因此陷入痛苦與誤解。學習從第一層「事實」看起,是重獲自由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6/30
我們看見的世界,往往不是客觀的,而是內心需求投射的結果。透過一層層心理建構,我們不斷餵養「想要被愛、想要被肯定的我」,卻因此陷入痛苦與誤解。學習從第一層「事實」看起,是重獲自由的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你是否發現,許多情感豐富的人雖然內心充滿愛和熱情,但生活卻未必如意?情感豐富常常意味著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當我們面對生活壓力、經濟困難或人際關係問題時,這些豐富的情感常被現實消磨,讓我們逐漸失去原本的熱情和愛,變得冷漠和消極。 ☑ 情感豐富的挑戰: 情感豐富的人,內心細膩敏感,常
Thumbnail
你是否發現,許多情感豐富的人雖然內心充滿愛和熱情,但生活卻未必如意?情感豐富常常意味著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當我們面對生活壓力、經濟困難或人際關係問題時,這些豐富的情感常被現實消磨,讓我們逐漸失去原本的熱情和愛,變得冷漠和消極。 ☑ 情感豐富的挑戰: 情感豐富的人,內心細膩敏感,常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瞭解消極情緒的重要性,如何正確面對消極情緒,並運用心理學技巧來應對。
Thumbnail
瞭解消極情緒的重要性,如何正確面對消極情緒,並運用心理學技巧來應對。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