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樣樣鬆說內政部發佈了「緊急避難包準備清單」,我才睜開眼睛,正視方格子站上的防災主題活動,與影音平台上的災害話題。租屋處沒電視,平時沒在看新聞的我,彷彿也嗅到一股該購物了來準備防災小包的感受。今天想分享這幾天的購物貪生生活。
對了。關於前幾日的災難預言,日本僧人三木大雲與《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龍樹諒都澄清,七月五日這個日期是經過流言扭曲得出,作者本人未認為這天是災難日,她僅是如實地記錄夢境與直覺:2025 年七月。總之,此刻仍能坐在椅子上寫文章、和大家在線上相會,真是太好了。(舉雙手歡呼)
老實說,在避難包升級為國家宣導、不再只是民間惶惶揣測之前,我沒想到打理的事。要說沒有防災意識也好、信任世界也罷,我是在那之後才有動力「做」些什麼(像是終於連線上遊戲?)。我沒想輕薄看待「防災」的意思,在許多時刻,這都是個嚴肅的話題。
可我內心升起的是:「好啊,來試試看做這件事吧」的念頭。試試看的意思,就像是準備進入一場有特定規則的遊戲。
我曾想著,越不在乎越代表某件事情無法影響自己,如果做出行動,是不是意味著心智被影響了呢?一如原本不解釋的面向,開始解釋並作出回應。套在防災這件事,開始打包是否就意味著我開始「信」這個世界需要我去「防」了呢?

AI 生成模擬圖
我放下遊戲搖桿(如果這是場遊戲的話),重新感覺自己被平安與和諧擁抱。共振到這個頻率之時,忍不住上揚的嘴角將我帶回覺知,意識到生命之河中沒有什麼需要被「防」。做出行動是生而為人的一種奢侈,像踩水窪飛濺的水花一樣,跟著世界一起脈動,盡情享受活著的感覺吧。
繞過邏輯,讓自然的流動作為嚮導,事情就不複雜了。而我只負責順著生命流動,行動沒有重量,「參與」的念頭如是升起。我知道「參與」不會帶來平安,因它本身即是生於平安。
從這個層面來看,做出行動是出於意願與選擇,而非祈禱與恐懼。
前幾天聽到龍樹諒新書《天使的遺言》的說書介紹,提到作者對於預知夢的解讀還有其「使命感」。即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並因為事前「充分的準備」而讓更多生命被拯救。作者順勢完成她的使命,而我剛好路過了防災資訊,便順勢思考防災需要用上什麼吧。
雖想著手防災包,也有認真考究要準備什麼,可我在七月四日才與樣樣鬆在全聯關門前,匆匆買了幾包餅乾回家。樣樣鬆還因為睡前肚子餓,當晚就拆開來吃(大笑)。我最後付出的行動就只有把手機、錢包、面紙與外套放在同一個地方。
隔天睡醒,吃飽喝足後我想起龍樹諒的提醒,痛定思痛拉著樣樣鬆到附近的生活百貨,看看有沒有可以買的防災物品。閒逛時我想起:「啊,馬桶刷!」前陣子被樣樣鬆刷斷的客廁刷子,我們已經忘了超過一個月。容易被遺忘的東西還是先拿在手上唄。

AI 生成模擬圖
就這樣,我一手拿著營養口糧,尋找適合放進防災包的物品;一手拿著馬桶刷,想著有刷子的生活。瞬間,我被這種既在未來又在當下的切換給逗笑了。
意識像頻率不穩定的收音機,愛跳哪頻跳哪頻,即便終究只發生在我的頭腦裡,不論是未來、當下還是這癢處。
「你看起來玩得很開心。」樣樣鬆拿起手機就要幫我拍照留念。
「覺得很幽默,我就是個既貪生又踏實活著的人耶。」遙想虛幻的未來、認真過當下的生活,打理不同時空會用到的物品,真的太有趣了!我淡淡地將意識照向:會不會其實打包妄幻未來的防災包,也是認真活在當下的一環呢?這裡的認真不是指現象影響心智的那種當真,更像是種投入。
我腦中有時候會浮現搭飛機時,廣播總提醒先幫自己戴好氧氣罩,再去照顧其他人。套用防災這件事,我覺得先把自己打理好,就不需要麻煩別人照顧自己,或許還會有餘力關心其他人。
我不是出於菩薩心腸才這樣想。
只是覺得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防災包,便能減少緊要關頭麻煩到周圍人,鄰近團體保有餘力,就能增加存活機率嘛。(計畫通?)
最近我還發現,思考要準備的物品、採買需要的物資,是一件讓人上癮的事。我感覺這個行動不只是購買習慣的物品、挑選喜愛的東西這麼簡單,而是要不斷地以緊急避難時的情境,評估考量最有利於生存的準備。當然,最後有可能什麼都沒用上(笑)。
我花了好多時間逛網路上的防災物品,購物車越加越多,總覺得背包還可以再放些「可能會派上用場」的物品。活像個丟不掉過去、對未來又焦慮不已的人,在「可能」中載浮載沉。有些商品顯示較長備貨時間,腦袋也會出現「啊,好久!」的念頭。
「之於什麼而言很久呢?」內心出現疑問。
對啊,之於什麼而言很久呢?這種等不及的感覺、想把包包打理到位的感覺,應是源於把事情「做完」的慣性傾向。這份急迫感與內心的疑問,倒是提醒了我自己,現在這樣有點魔怔了。
我已經把現象(要等很久、無法把事情「做」完)當真。
在這個階段心智「認真」了,不再只是單純地投入遊戲,而是出現沈重、等不及、還沒處理好的焦急感,完全沈浸(或說被掩沒)在角色裡。
「好玩!好玩!」內心拍著手,亦無聲拍醒演員:「貪生就貪生,投入就投入,可別當真了。」我不再急迫於一步到位的整理,亦或許防災本身就不是一步到位的準備。得到這個結論之後,我先購買了「不能缺少的物品」,然後繼續悠閒地逛著「可以加入的物品」。
- 不能缺少的物品例如:瓶裝水、哨子、雨衣、急救藥包、高熱量口糧等。
- 可以加入的物品例如:日本防災乾燥飯(好貴)、小便袋、收音機等。
之後把防災包整理得更完整時,再來分享內容物與購買的考量。目前除了參考內政部的緊急避難包清單,也有研究黑熊學院的避難盒、各大網路賣家的防災包內容物,最後還有喬安納分享的備品清單(眼冒愛心)。
感謝你閱讀到這裡,最後還想撈叨兩句。一如許多防災建議中提到,準備好防災包之外,重要的是防災意識與心態,這不是製造恐慌與焦慮,而是一種生活選擇。
好奇你有打理防災包嗎?有寫緊急避難包清單嗎?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關於防災包
祝福每一位路過的存在:)
一個喜歡對話與提問的閒人
強留住生命裡的呢喃
👉🏻 喜歡文章相贈【愛心】❤️
👉🏻 持續來點靈感【追蹤】✅
👉🏻 為閒人加油【成為伯樂】👼🏻
每個慷慨的行動,都是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閱讀更多相關內容
👉🏻
〈
覺察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