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覺察手記:業力會延續不是因為過去的懲罰,而是當下的慣性回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覺得這是他們家族的業力,無法可解,也沒人可解。」珠紅嘆了口氣:「唉,業力啊業力。」

和親友聊天時,偶爾會聽到業力、家族共業、業力引爆、因果輪迴等說法。尤其遇到糾纏難解的負向關係,「業」這一概念特別容易被提起,彷彿它就是那股讓人無法逃脫現狀的神秘引力。

不知是否討論負向關係時總被帶上幾句,「業力」被提及的情境大多有著天道輪迴欠債懲罰等隱喻。即便我對業力不甚理解,卻不知道哪根筋不對,越想越彆扭,直到聽見珠紅的無奈嘆息,才稍微明白違和感之所在。今天想聊聊日常談話中,我所捕捉到的「業力」運作與想法。


💡 溫馨提醒:內容不會引經據典,僅屬紀錄生活的覺察手記。



我對業力的理解

我對「業」的認知僅止於念頭與行動的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偶爾會擅自在親友談及日常關係的情境時,將「業力」的描述看成是一種「回應的慣性」

即便我能在口語中,感覺「業力」更常被描述成是宿命論相欠債,但我仍無法忽視已經撇見其停止作用力的可能性。亦即,如果當事人能夠覺知到某段關係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想跳進去、不自覺以慣性回應」的輪迴,便有機會跳脫所謂之「業力」。


業的不可抗逆性

在日常關係中,輪迴之所以起作用,我擅自認為是「慣性回應」讓業力迴圈運作起來。關係中的互動模式乍看之下是那麼堅不可摧、令人束手無策,只能任由現狀推著走。可事實上,會否只要停止讓迴圈運作起來的「慣性回應」,就能夠破解關係的業力循環呢?

在擁有轉化業力的意識之前,業力確實有其不可抗逆性。面對難以解釋的糾纏、反覆出現的情境、相似的情緒共振,「業力」總像是命中註定的捆繩,讓人產生受牽制、受懲罰的深刻無力感。因為不明所以,便只能以承受的角色,任由「看不見的過去(或前世)」推搡著我們生活,直到「還完」為止。


例如:美美無法得知另一半在想什麼,卻在決心溝通時感覺阻力重重、開不了口,每天只能以忍耐的方式,小心翼翼且不安地相處著。直到終於受不了情緒大爆炸,阿明才發現要改變,兩人會和好,直到下一次的情緒爆發來襲,戲碼再重演。如此循環往復。


讓人感到無力且痛苦地持續著的關係,常被描述為「前世業力」或「相欠債」。相愛卻相殺、消耗卻無法割捨的關係,雖難以從理智上理解繼續的必要性,可兩人之間那股神秘且不由自主相吸的引力,卻仍是以反覆迴圈(輪迴)的方式運作著。

難以被邏輯接受的狀況,拿集體意識的「業力」概念指涉其不可抗逆性,或許最為便利。畢竟如果是「命定」的糾纏,那麼我們無法打破循環也是正常合理,甚至感覺到事情或許本該如此。(此處沒有褒貶之意,純粹為字面上的意思。)


業的轉化與意識

我感覺日常生活中,最能夠破解業力循環的行動,就是改變平時的回應方式。於我而言「回應」不只是口語上的回話,還包含慣性的情緒反應反射性的行動無意識的應對模式等,更細微的時候也會加上不自覺產生的念頭


例如:不想關係惡化,面對阿明的「不說」美美停止慣性的忍耐與怨懟,改以理解未看見的面向,尊重阿明性格本就不擅長說自己的事。為了讓心目中的關係更健康,美美提出自己的需求,試著讓阿明理解自己的想法,代替她原先「又來了」的無意識反應。


若能有意識地跳脫舊有的慣性(如忍耐、抵抗、怨懟),不以受害者視角回應對方,改用新的方式(如理解、看見、尊重卻不縱容)應對關係中的困境,或許就有機會超越關係業力的循環,成為有選擇的、拿回自我力量的存在。此時,日常關係業力中的不可抗逆性便被破解(或說轉化)了。

當關係中的一方停止了慣性回應,往復的轉輪便無法運作下去。而要做到停止,仍需回到每個人的意識與覺知之中:如何在混沌無解的關係裡,意識到自己正處於「讓人情不自禁想跳進去、不自覺以慣性回應」的輪迴中呢?(我的方法整理在下一段)


如果業不是懲罰

我於佛教的理解中,「業」有善業與惡業,既然都是業力,用於日常生活卻偏只在負向關係會被稱為「業力關係」,想想難免覺得不公平(笑)。如果一切只是方便說,那麼業力帶有懲罰的隱喻,也只是一種理解上的方便而已。亦即,它可以是懲罰,也可以不是。

可如果業不是懲罰,會是什麼呢?

歡迎訂閱我的「覺察手記」!
(⬆️ 愛開玩笑)

我想起《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中的彩蛋概念。看似痛苦的情境中,每一個我們被覺知的感受與情緒,都是拿回自我力量的彩蛋。透過一次次的「又來了!」我們覺察到現況的不舒適,並對之產生警覺、嘗試退一步思考關係,進而出現讓生命更輕盈的可能。從這個層面來理解,我認為發現業力循環與發現彩蛋一樣,都在喚醒我們的覺知,記起我們是誰。

既然業力迴圈不是為了懲罰我們,故意將我們套在糾纏痛苦的關係中,我們可以如何保持清醒、意識到自己正在混屯的輪迴中呢

陪我一起在生命裡流動
本篇內容共 3101 字、47 則留言,僅發佈於覺察手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5.5K會員
34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6/13
內容描述作者和伴侶因為一輛「來路不明」的摩托車,引發一連串的對話,藉此探討人類頭腦如同編劇般,如何快速建構情節、下結論,以及如何避免被自身想像所主導情緒與行為。文章充滿趣味性,以輕鬆口吻分享生活點滴,並提供反思自我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6/13
內容描述作者和伴侶因為一輛「來路不明」的摩托車,引發一連串的對話,藉此探討人類頭腦如同編劇般,如何快速建構情節、下結論,以及如何避免被自身想像所主導情緒與行為。文章充滿趣味性,以輕鬆口吻分享生活點滴,並提供反思自我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5/27
朋友梓竹的房間雜亂不堪,反映出她生活中缺乏秩序感。透過整理房間的過程,我們發現好的收納方法並非使用「收納神器」,而是建立符合自身生活習慣的擺放邏輯。文章從實際案例出發,探討空間整理與內在狀態的關聯,並分享收納技巧與心得,最終帶出「坦誠地面對自我、建立符合事實的生活樣態」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27
朋友梓竹的房間雜亂不堪,反映出她生活中缺乏秩序感。透過整理房間的過程,我們發現好的收納方法並非使用「收納神器」,而是建立符合自身生活習慣的擺放邏輯。文章從實際案例出發,探討空間整理與內在狀態的關聯,並分享收納技巧與心得,最終帶出「坦誠地面對自我、建立符合事實的生活樣態」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16
當你感受到「有某個聲音在提醒你」時,也許它不是某個特定的存在,而是靈魂在與你對話,透過高我提供的整體觀點,並可能由一個你所信任的指導靈形象,來傳遞這份訊息。
Thumbnail
2025/05/16
當你感受到「有某個聲音在提醒你」時,也許它不是某個特定的存在,而是靈魂在與你對話,透過高我提供的整體觀點,並可能由一個你所信任的指導靈形象,來傳遞這份訊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每個人的業力都是自己選擇的。業力與審判無關。業力只不過是你曾經體驗的能量的延續和平衡,而如今你想體驗對立的能量來平衡它,以便你能創造一份融合,對“兩邊”都獲得理解。 業力不是審判,而是一份欲望,想要達成極性融合的欲望。體驗一件事情,並體驗它的反面。 崩潰和瓦解都是為了重建和重新裝配
Thumbnail
每個人的業力都是自己選擇的。業力與審判無關。業力只不過是你曾經體驗的能量的延續和平衡,而如今你想體驗對立的能量來平衡它,以便你能創造一份融合,對“兩邊”都獲得理解。 業力不是審判,而是一份欲望,想要達成極性融合的欲望。體驗一件事情,並體驗它的反面。 崩潰和瓦解都是為了重建和重新裝配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從鍊金術師,陰陽師,薩滿巫師的エリ女士那裡得到的消除業力的方法。它討論了業力的種類,解決金錢業力的方法以及對業力的不同解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從鍊金術師,陰陽師,薩滿巫師的エリ女士那裡得到的消除業力的方法。它討論了業力的種類,解決金錢業力的方法以及對業力的不同解讀。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祖先業力是一個複雜但現實的事實,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情感狀態。祖先業力的家族系統排列探索能幫助我們發現並正視自身的祖先業力,朝向正面和善因的方向發展,協助我們創造美好的未來。通過分享、交流、發現和溝通的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家庭關係,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祖先業力是一個複雜但現實的事實,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情感狀態。祖先業力的家族系統排列探索能幫助我們發現並正視自身的祖先業力,朝向正面和善因的方向發展,協助我們創造美好的未來。通過分享、交流、發現和溝通的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家庭關係,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