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帶了一對新學生,是一對母子的課程。
某天訓練到一半,聊到我正在進修,他們說了一句話讓我有點愣住:「教練你真的很厲害耶,居然可以在同一間健身房當了九年教練,到現在還在持續學習。」
我笑了笑,表面上沒多說什麼,但這句話在我心裡盤旋了好幾天。
一方面是被肯定的感動,另一方面卻也有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很厲害」,更別說什麼「九年如一日」。
因為我其實是一個非常害怕無聊的人。
很多人會覺得,健身教練的日常大概就是這樣:帶學生、自己訓練、控制飲食、安排作息,日復一日。
看起來的確沒有太多變化。
但對我來說,如果只是這樣重複,我早就待不下去了。
我能在同一個地方待九年,不是因為我能忍受無聊,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不想變得無聊,就必須不斷進化自己。
所以我選擇了每天學習,每天實踐。
我讀書、進修、練習思考、反思與學生的互動、記錄自己的訓練經驗。
我盡可能讓每天都有一點點不同。
哪怕只是用一句更精準的引導語,或是在學生動作細節上多發現一個值得修正的點。
這些變化也許沒有人看得出來,但我自己知道。
九年來,我接觸過各種學生,每個小時都跟不同的人相處。
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情緒、不同的目標。
這讓我學會一件事:重複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真正需要更新的,是我對「人」的理解。
外人看來,我沒有升遷,沒有跳槽,甚至連地點都沒換。
但我知道,我的內在幾乎每天都在更新。
我不會說這是一種什麼高尚的堅持,更多時候它只是一種本能:我想進步,我不能停。
我觀察過一些同行,有些人待不到幾年就轉行了。
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在「重複」裡找到意義。
他們把這份工作當成流程,一天結束就是一天。
但我把這份工作當作修煉。
每一次教學,都是一次重新面對自己的機會。
每個學生,都是一面不同的鏡子。
所以,當有人說我九年如一日,我會微笑,但我心裡清楚:我不是沒有變,我只是選擇了在同一個地方,不斷挖得更深。
如果你問我,九年來我最大的成就不是變得多厲害,而是沒有讓自己變成那個只會重複、卻停止思考的人。
我仍然會累,會懷疑,會有低潮,但我沒有讓這些變成停下來的理由。
這是一條很長的路,也許看不見盡頭,但我願意繼續走下去。
因為我知道,我不是在重複生活,我是在雕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