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五十回 9.2.3人之情緒和歸屬與愛需求(三)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佛洛姆說到自私是這麼形容的:「自私顯然排斥對他人的任何真誠關懷。自私的人只關心他自己,一切為了自己,他不會因給予而快樂,只因獲取而快樂。他對於外在世界只從一個觀點去看:他能取得的是什麼。對他人的需要,他缺乏興趣,對他人的尊嚴及人格,他缺乏尊重。除了自己,他什麼都看不到;對任何事物他都從對他是否有利來判斷;他從基本上就是不能夠愛的。[238]

  我們將前述中的「自私」都改成「不自私」,而「對他人」改成「對自己」、「給予」和「獲取」對調後,重新檢視一遍:「不自私顯然排斥對自己的任何真誠關懷。不自私的人只關心他人,一切為了他人,他不會因獲取而快樂,只因給予而快樂。他對於外在世界只從一個觀點去看:他能給予的是什麼。對自己的需要,他缺乏興趣,對自己的尊嚴及人格,他缺乏尊重。除了他人,他什麼都看不到;對任何事物他都從對他人是否有利來判斷;他從基本上就是不能夠愛的。」

  如此看來,顯然的,替換後的意思對於描述不自私者頗為適切。

  這也證實自私者與不自私者在本質上並無不同,兩者都是不能夠愛的,只是差別是不自私者持續對外保持關注(因為嘗過或被教育過,本能衝動的代價是危險的),一個則是以不自私的經驗為基礎,選擇不再對外保持關注,而將關注焦點轉而向內,去探求那個過往沒有接觸的陌生自己。

  但是,因為本能階段中是衝動與自動思維的直覺主觀判斷,而不自私階段中因追求安全穩定,故強迫自己在有限的觀點中做出自以為客觀的主觀判斷,所以,這兩個階段的經驗,其實都是在有限範圍內的主觀視角。

  對於自己真正的瞭解來說,本能只是受激而動,卻自以為做自己,實際上是未經深思熟慮,以為動物性本能的反應及感受就是自己的全部;不自私則是在動物性本能的經驗基礎上經過更深一層的對自己的思考,認為社會性的自己就是自己的全部。

  殊不知,這兩者均還只是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的自己。

  所以,有關歸屬與愛的需求層次的自己,對於本能者與不自私者而言,是一種尚不熟悉的領域。

  尤其受教育而否定本能衝動者,對於不自私的好處往往只是被告知,而非親身感受過,所以當他們決心做自己時,其實會先朝被壓抑的本能衝動先補足相關經驗,發現不自私確實有其好處後,便會回到不自私當中。

  不過,我們的觀察若僅止於表層,仍可能會稱此種行為是自私,但其實那只是本能衝動而已。

  然後,如果不自私的經驗逐漸滿足,而讓當事人開始能夠感覺到過去的壓抑,此時的他們也許會再往本能衝動繼續衝撞(這時就容易往假性滿足發展了),但也可能發現超越性激勵的其它可能(可能轉為創造新事物的動力),或發覺不自私階層的經驗無法解釋自己比起本能衝動要更細膩的情緒與情感,因而繼續往全新領域——或者說是更深入的自己——探索。

  只是,嘗試難免造成損失,追求一種事物的完成在經驗不足時,常會不知償付的代價為何。

  所以自私者的追求,不免有許多磨合與受傷的時候。

  某些追求,還會因此冷落了原本應該重視的事物。

  這些成本的付出,常常會讓自私者停止追求的腳步,重新退回不自私當中。

  例如迷上某個男子或女子,罔顧周遭親友的勸告,偷偷私奔,不料對方真的不夠成材或別有居心,因此退回不自私的領域,認為自己錯了,日後再難生出追求自己愛戀的意志。(這裡先聲明,自私者很難分辨周遭親友的勸告究竟是尊重需求等級還是安全需求等級,所以受挫後如果自認錯誤,很容易選擇先退一級。)

  而這些自私者的追求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造成的痛苦很多,無論是自己的苦還是別人的苦,也讓社會承擔許多成本的支出(但也可能是不自私加本能衝動的混合支出,因自己的不自私在某些人眼裡可能還是自私的),因此整個社會與文化會一面倒的反對自私。

  不過,自私者依然與不自私者相同,依然是未成熟的愛者。

  對於自愛而言,目前則有非常大的差距。

  佛洛姆說:「自私與自愛,不但根本不同,實際上是兩相對立。自私的人並非對自己愛得太多,而是愛得太少;事實上,他恨自己。他這種對自己的愛及照顧的缺乏——這只是他缺乏建設性性格的徵候之一——使他的生命空虛與受挫。他必然是不幸的,並且焦急著想從生活中攫取被自己從中阻撓的幸福滿足。外表上,他對自己的照顧過分,實際上他只是徒勞無益得想掩蓋和補償他的失敗——他對於真正的自己照顧失敗。」[239]

  正如本能之衝動與不自私之壓抑的兩相對立,自私與自愛也是一種兩相對立的存在。

  自私追求的原動力,我們認為正如佛洛姆所說的,是一種由恨自己對自己的關注過少,忽略過多所造成的生命空虛與受挫所促動的。

  他是一種覺察到不自私的真相——他對真正的自己照顧失敗——的反動。

  因此其根本上,自私是為了探索如何照顧自己而出現的人類特質,是為了進一步尋找歸屬及愛的生命需求。

  只是,假性滿足的自私會將所有精力全部投注在虛耗的歸屬及愛上,因而徒勞無益。

  甚至還可能把自己拖進萬劫不復的深淵中。

  畢竟某些歸屬與愛一旦進入,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翻身。

  例如寶貝龍說,曾聽過某某同學被哪個幫派吸收,或過去我們班哪個人是學校的老大,結果跟他同班的我,有次要被找麻煩時,結果那個人的身邊有人跟他說:「那是某某的那一班的,算了。」

  寶貝龍說當時挺有自豪的感覺。

  寶貝龍還說,某次在學校跟一個人打架,好像是混的,結果被放話要給我好看,不料晚上才發現那人是親戚。

  和解後,自己就便成那一掛的了。

  只是後來聽到那些感覺「很優秀」的親戚中有人看了誰一眼,結果被砍進醫院。

  寶貝龍自此便慢慢淡出,不再狐假虎威了。(他說感覺很痛,而他怕痛。)

  由此可見,感受到實質的現實層面,是可以讓假性滿足回到真實世界的。

  不過,前例當中的寶貝龍涉入不深,也只遊走在邊緣,因此不會難以翻身,也不會難以脫離。

  如果涉入再深一點,如他遇過某個回學校念書的大哥(寶貝龍表示可能是道上的大哥)——他本來與寶貝龍交好,寶貝龍也有義氣相挺的打算,但那位大哥似乎看出寶貝龍只是個沒心機的單純人,所以叫寶貝龍別跟他太好,不然可能會被牽連。

  被牽連什麼,寶貝龍還不知道,那位「大哥」就慢慢沒消息了,怎麼了至今也不知道。

  因此,這世界還是有不少歸屬與愛的追求,可能如深不見底的黑洞,一旦被吸入,就再難脫離了。

 

[注釋]=================

[238]埃里西.佛洛姆(Erich Fromm).孟祥森譯.愛的藝術(M).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3.08.p87

[239]同上註,p8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3會員
453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07/09
處於這個階層的人,把友愛看得非常可貴,希望能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社會與團體的認同、接受,並與同事建立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果這一需要得不到滿足,個體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異化感、疏離感,產生極其痛苦的體驗。
Thumbnail
2025/07/09
處於這個階層的人,把友愛看得非常可貴,希望能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社會與團體的認同、接受,並與同事建立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係。 如果這一需要得不到滿足,個體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異化感、疏離感,產生極其痛苦的體驗。
Thumbnail
2025/07/09
人之情緒與歸屬及愛需求這一階層的狀態,乃是人類之愛的起點與諸多愛情模式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7/09
人之情緒與歸屬及愛需求這一階層的狀態,乃是人類之愛的起點與諸多愛情模式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7/08
即使不自私之愛,它仍是一種愛的過程,它是一種未成熟的愛,但對許多人來說,它是進入穩定關係的入口,也是婚姻關係的開始。它脫離了本能之愛的衝動即逝、轉瞬即消的愛之洪流,是為了一段關係中更穩定發展而前進的深耕時期。
Thumbnail
2025/07/08
即使不自私之愛,它仍是一種愛的過程,它是一種未成熟的愛,但對許多人來說,它是進入穩定關係的入口,也是婚姻關係的開始。它脫離了本能之愛的衝動即逝、轉瞬即消的愛之洪流,是為了一段關係中更穩定發展而前進的深耕時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
Thumbnail
人的生存動力出於本能,而人的煩惱亦來自本能,這個本能主要有兩個部分:「性」與「自我認同」。人追逐這兩者,又同時為兩者所傷。
Thumbnail
人的生存動力出於本能,而人的煩惱亦來自本能,這個本能主要有兩個部分:「性」與「自我認同」。人追逐這兩者,又同時為兩者所傷。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愛自己和自私的區別,並強調了愛自己意味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完整,而不是隻滿足小我的自私。該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和情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Thumbnail
情感是人類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是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徑。當我們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特別是負面情感時,我們可能會失去與自己內心世界的聯繫。這種自我疏遠可能會導致情感麻木,甚至是情感失調,從而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情感是人類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是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徑。當我們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特別是負面情感時,我們可能會失去與自己內心世界的聯繫。這種自我疏遠可能會導致情感麻木,甚至是情感失調,從而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自私並沒有不好,只是把寬容留給對的人。」 文章中以自私和寬容為主題,探討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文章深入探討了從求學階段到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自私和心機逐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私與寬容其實只是一線之隔而已...
Thumbnail
「自私並沒有不好,只是把寬容留給對的人。」 文章中以自私和寬容為主題,探討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文章深入探討了從求學階段到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自私和心機逐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私與寬容其實只是一線之隔而已...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
Thumbnail
別拖延了給予自己愛, 不論你的愛想給予誰, 最終, 這個愛的本質核心都還是從你身上開始。 你能聆聽自己的聲音, 就能尊重他人的感受 你能支持自己的夢想, 就能理解他人不同的選擇 你能選擇自己的所愛, 就能祝福他人任何的觀點 你能無條件的愛自己, 就能不帶索取、要
Thumbnail
自戀型人格通常表現為對自己的過度關注、自負、渴望被讚美,以及對他人缺乏同理心。以下是一些其行為特徵:自我中心、自負和自大、渴望被讚美……
Thumbnail
自戀型人格通常表現為對自己的過度關注、自負、渴望被讚美,以及對他人缺乏同理心。以下是一些其行為特徵:自我中心、自負和自大、渴望被讚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