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家庭還是職場,大家是不是都聽過這句話:「你的胳臂到底往哪兒彎?」這句話常常勾起我們內心一種微妙的情緒:是信任?是期待?還是失落?
前陣子,團隊裡的業務和工程師之間就有這樣一段對話:
「如果你早就知道那個業務在這個專案裡做了什麼,為什麼不主動跟我說?結果還要我自己問了才透露,明明我們認識比那個業務還久,結果你竟然‘胳臂往外彎’!」
有時候,我們期待身邊的人無條件地站在自己這一邊,因為「我以為你是自己人」;但現實中,立場與選擇卻未必總是如我們所願。當你認為對方應該支持你,但他選擇了沉默或站在他人立場時,心中的失落與誤解便悄然滋長。
這樣的狀況不見得出於惡意,反而常常是因為資訊不對等、角色定位不清、或是對於「責任」的理解不同。有人認為忠於事實是負責,有人則覺得挺朋友到底才是義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主管,總是讚揚別的團隊多厲害、別人的員工多優秀,卻忽略了自己團隊和同事的努力與價值。
在職場裡尤其明顯──工程團隊強調邏輯與準則,業務團隊則更重視關係與結果,雙方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就容易產生「你怎麼站錯邊了?」的誤解。而作為主管,如果總是拿別人當榜樣、忽視自己團隊的努力,也容易造成向心力的流失。
這種情況在家庭中也很常見,不知道你是否常聽到「別人家怎麼怎麼好」或是外人的一句話,勝過家人苦口婆心的勸說。
其實,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家庭,所謂「胳臂往哪兒彎」,對我來說是一種「感覺」,或者用日文說,就是「奇檬子」。人在面對各種狀況時,大多數都渴望被需要,渴望有人能與自己並肩站在一起。
這讓我想到一個提醒自己很實用的問題:「當我遇到困難或需要被理解的時候,誰會站在我這邊?」那幾個人,就是你要珍惜的人,也該是你在選擇立場與回應他人時放在心上的方向。
責任與情感,不應該是對立的,而是可以並存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在日常中,願意多花一點心力,去傾聽、去理解,然後在關鍵時刻,勇敢地站在應該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