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https://jakobnielsenphd.substack.com/p/agency
當 AI 承擔人們過去的工作,甚至表現得更好時,它不再僅僅是工具,而是正在改變我們在職場中的角色,Jakob Nielsen 博士這篇〈How to Develop Agency: The Number-One Career Skill for the AI Age〉(Jul 10, 2025) 文章中建議未來設計師需培養能動性。文中也分享心理學研究了能動性是可以培養的。所謂能動性(Agency),也譯作主動性,並非被動接受指示,而是具備主動行動、獨立自主,並能推動專案進度的能力。產品設計團隊的階層結構將刪減,變得越扁平化。我們將看到的不再是層層管理、委派任務的大型團隊,而是高度自主的小型團隊。因為未來的管理職位將不再那麼多。每個團隊成員都需要在自己的領域內,以自我驅動的領導者身分做出貢獻,而不是等待上級的指示。
AI 能夠快速且大規模地執行人們的視覺設計、寫作、使用者測試等等...,但 AI 不會主動選擇要解決的問題、發起專案以及決定下一步要建立什麼,這些仍然需要人類的判斷。AI 研究人員可以分析數據並得出洞察,但確定哪些問題值得優先解決,則需要人類的洞察力和主動性。因此,人們價值在於擁有自主發起、引導和整合 AI 貢獻的權力。若能夠發現機會、明確目標,並運用工具去追求目標,就能與 AI 形成互補,而不是與它競爭。
AI 時代人們必備職場技能三要素:
1. 自主性(發起 Initiate)
在你的角色中積極主動、自主導向、積極進取。這跟你職位頭銜或權力無關。在扁平化的團隊中,你可能沒有權力凌駕於他人之上,這使得「自我領導」更加重要。擁有自主權的人會直接行動,而不是被動等待。要能夠識別需要做什麼,並採取行動。
2. 判斷力(決策 Dicide)
積極主動能避免對 AI 的過度依賴。你需要判斷哪些建議值得採納,仔細檢視輸出,並探索他人尚未發現的創新應用。AI 的價值取決於你如何引導其朝向有意義的目標,而真正的創造力仍來自人類。
所謂判斷力,是在眾多 AI 生成選項中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有人稱之為「品味」,但 Jakob Nielsen 博士更偏好「判斷力」這一詞,因為它涉及對獲利能力、個人目標與道德考量等多重因素的綜合權衡,進而決定什麼才是真正值得去做的。這些因素不僅包括純粹的品味,還包括企業的獲利能力、個人目標以及更廣泛的道德考量。
3. 說服力(領導 Lead)
說服力是讓他人支持你想法的能力,因為無論我們擁有多少 AI,我們仍然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與工作...,因此,需要說服同事和利害關係人支持你的計畫。
培養工作中的能動性:
1. 無需等待指示,去創造你的未來
高績效的專業人士將自身職涯視為一個創意項目。他們不會墨守成規,而是積極嘗試並構思將 AI 工具 融入工作流程的新方法。這可能意味著提出一個基於 AI 驅動的使用者體驗研究方法,或自學一些快速工程技術來改進 AI 工具。不等待上級批准改善自己的流程,而是主動出擊,並將成果告知你的團隊。當你已經證明了一個想法的價值時,上級更有可能答應你的請求。
2. 將 AI 視為合作夥伴,而非替代了獨立思考
利用人工智慧速度、規模和模式分析的優勢,但同時需保持監督。如果 AI 總結了用戶研究,請將其作為研究起點,運用您自己的分析來驗證和深化,挑戰 AI 的工作並進行對應的調整。這不僅會提高結果的質量,還能確保您不斷磨練自己的判斷力和領域專業知識。
3. 在權限內擴大你的責任
專案或團隊流程中哪些方面,你可以在無人要求的情況下承擔更多責任。像是自願領導一個沒有人「指派」給你的可用性測試會議,或主動修復你通常職責範圍外的 UX 錯誤,因為你注意到它損害了使用者體驗。注意不要越權而忽視協作。利用主動性讓每個人都能受益並改進,同事會開始把你看成一個在問題落到經理之前,就能處理好問題的人。聲譽促使良性循環,獲得信任和自由,來增強你的能動性。
4. 透過「說服」而非職位來建立影響力
即使不具職位權威,以行動力為導向的專業人士也能透過影響力凝聚人心。培養說服力,清楚闡述倡議的理由與用戶利益,並以數據或用戶回饋來支持佐證。學習從業務成果與團隊目標出發,而非個人偏好,建立具說服力的建議。當你一貫展現良好判斷與溝通能力,便能贏得他人信任與支持。說服力是團隊中行動力的延伸,使你有能力推動專案真正落地。
小結:
本篇只快速節錄前幾個重點,更詳細內容請參閱 Jakob Nielsen 博士的原文,在博士文末提及主動性是可以習得和強化的,以及對孩子提供開明的教養方式。賦予自由、鼓勵自主權,並擁抱從行動所獲得的學習成果,包括從失敗中學習,讓我們成為在人生故事中積極的主人翁,而不是等待指示的非玩家角色 NPC。博士把文章重點很趣味性用 AI 生成一首 MV〈Develop Human Agency〉。
關於「能動性」這個概念時,我聯想到之前創業顧問 Shreyas Doshi 曾分享過的「High Agency」心態。這是一種可學習,去讓我們在人生中更加主動與有效的態度,它強調積極地尋求解決方案去改變現狀,而不是等待環境改變或期望他人來幫助你。這樣的信念能讓我們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更加冷靜自信,並充滿行動的力量。
原文網址:https://jakobnielsenphd.substack.com/p/agency
相關文章:〈High Agency: what is it, why it is important, and how to cultivate it〉(Jun 29, 2020)
Jakob Nielsen 博士
是易用性研究的先驅,在使用者體驗 (UX) 領域擁有 42 年的經驗,並且是 UX Tigers 的創辦人。他是折扣易用性運動的創始者,提倡快速且低成本的迭代設計,包括啟發式評估和 10 個易用性啟發法。他提出了著名的 Jakob 法則,即網路使用者體驗定律。他被 Internet Magazine 譽為「易用性之王」,被《紐約時報》譽為「網頁易用性大師」,並被《今日美國》譽為「僅次於真正時光機的最佳事物」。
此前,博士曾擔任 Sun Microsystems 的傑出工程師,以及貝爾通信研究所(Bell Labs 旗下由區域貝爾運營公司擁有的分支機構)的研究人員。他著有 8 本書,包括暢銷書《Designing Web Usability: The Practice of Simplicity》(已翻譯成 22 種語言)、奠基之作《Usability Engineering》(在 Google 學術搜尋中被引用 28,158 次)以及開創性的《Hypertext and Hypermedia》(在網頁推出前兩年出版)。
資料來源:https://jakobnielsenphd.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