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空間》
第八章:每一個真心寫下的字都值得有人讀懂
網站上線第二週,點閱數雖然沒有暴漲,但每一則留言都像星光照進她的世界。
有人留言:「這篇陪我撐過失戀的夜晚。」也有粉絲來信詢問:「能不能幫我寫我的故事?我說不出口,但我想讓它被聽見。」
她答應了第一位投稿者,一位三十七歲單親媽媽,她失婚後獨自帶小孩,白天上班晚上兼家教。
信裡沒有怨懟,只有一句:「我每天最想說的是——我不是弱者,但我很累。」
予恩反覆讀了三遍,眼眶泛紅。那種疲憊她懂,那種必須撐住自己也撐住別人的日子,她曾經每天過。
幾天後,她整理完這位媽媽的故事,在文章開頭寫下:「她不是新聞裡的女主角,不是奮鬥翻轉人生的勵志代表,她只是,想被看見。只想說:我一直都很努力,只是沒人看見。」
文章發出後,引來大量點閱與共鳴,但也開始有不同聲音浮現。
「寫這些幹嘛?看了更抑鬱。」
「又是一個打著『療癒』名義蹭流量的。」
「這故事真的有經過當事人同意嗎?」
她盯著留言區,手指一動不動。眼睛乾澀、胸口沉悶,那些來自陌生網友的質疑,瞬間把她推回了某個黑暗深井。
那是她十七歲那年投稿得獎,卻被班上同學公開嘲諷的回憶。
「會寫字很了不起嗎?有錢賺再說啦。」
「你也太做作了吧,那些文字好假。」
她還記得那天下課她是怎麼逃出教室,在廁所裡哭了一整節自習課。
眼淚再次湧上來,她闔上筆電,不敢再看。
傍晚,智翔傳來訊息:「明天去基隆走走好嗎?我想帶妳看一個地方。」
她回了一個點頭貼圖,眼眶還紅著。
隔天一早,她跟智翔到了和平島海邊。海風強勁,浪拍礁岩,她在防波堤邊坐下,靜靜看著遠方。
「我小時候常來這裡,尤其心煩的時候。」智翔說,「因為這裡沒有答案,只有聲音。」
她低頭沉思,突然小聲說:「我好像,又變成那個害怕被討厭的自己了。」
「我知道。」他蹲在她面前,語氣溫柔卻堅定,「但妳不是十七歲的妳了。妳現在,有選擇要不要相信那些聲音。」
她一言不發,淚水默默滑落。
「而我,無論發生什麼,都相信妳寫的每一個字。」他緩緩握住她的手,沒有多說,卻像一股力道穩穩支撐著她。
回家後,她打開留言頁面,手指顫抖地輸入回應:「謝謝你們提出的質疑與提醒。我會再調整文章說明與審稿流程。但我也想說,每一篇文章的背後,都是一顆真實跳動的心。如果你看見了,就別急著評論,先,深呼吸。」
寫完,她終於能平靜地闔上筆電,去泡了一壺熱茶。
晚上,媽媽突然打來。
「妳那個網站我有看,有幾篇我也覺得蠻感人的啦……但我姊姊說妳是不是在網路上講我們家壞話?」
「我沒有講誰壞話。」她的語氣難得冷靜,「我寫的是我自己的經驗與感受。」
「可是妳把家裡的事情寫出去……會不會不太好看?」
她苦笑:「媽,我從來沒有怪過你們。但我寫的那些,是真實的我。如果你們連這也不能接受……那我不知道怎麼跟你們講話了。」
電話那端靜默了一會兒。
然後媽媽說:「……妳想做的事,就做吧!媽媽只是怕妳太敏感、太認真,會被傷到。」
她鼻頭一酸,「我已經被傷到了,但也正在變強。」
那晚,她一邊改著網站新欄位的標題,一邊對著牆上的便利貼寫下新一句話:「心的空間,不只要放進溫柔,也要有能承接風暴的勇氣。」
而這次,她不再逃避。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