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放鬆,甚至連好好睡一覺都成了奢求?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中,我們是否也常常因為忙碌,而錯失了生活中那些微小卻動人的瞬間?上週,我在花蓮小旅中,遇上一本書《大人的床邊故事》。

這次,想分享書中的三個故事。希望你們也能沉浸在作者溫柔的文字魅力中,找回聽床邊故事的安心感。
生活中的「小型重啟儀式」:〈生活中新的一頁〉
這篇故事看似只講述主角購買新手帳的日常,實則是一場生活的「小型重啟儀式」。它告訴我們,改變或重新出發,不需要等到特定日子。就像我說走就走的花蓮小旅行,暫時抽離日常的無法掌控,是為了更有能量地回到現實。這種短暫的出走,並非任性,而是為了讓心靈飽滿,身體充滿療癒能量。所以,偶爾允許自己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安排一場意料之外的行程,真的不會怎麼樣。
故事中主角將空白日記本和貼紙留給陌生人的小善舉,更讓我深深體會到,即使是微小的善意,也能成為一種「祝福的傳遞」,為他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心靈的「關店時刻」:〈關店時刻〉
這是一個愛書人會喜歡的故事,描述書店打烊前,店員整理、鎖門、泡茶、閱讀的寧靜時光。這篇故事沒有高潮迭起,卻能讓人跌入一種「安然自在」的生活氣息。我想,我們每個人心裡都需要這樣一個「關店時刻」的空間——那是放下所有角色、責任與任務,單純與自己和喜歡的事物待在一起的時光。故事中那些緩慢的動作,都充滿了卸下一天疲憊後的輕鬆感。而「我正在讓這一刻持續久一點」這句話,更是真實地道出我們對美好時刻的眷戀。每天結束時,選擇一些小小儀式,讓自己獨處,遠離外界雜音,重新點亮內心的光。
「迷路」的自由與驚喜:〈避開常有人走的路〉
這篇故事的主角隨意拐進一條泥土路,意外發現了廣袤的薰衣草田。最打動我的是:「我並沒有要到哪裡去,所以不管開到哪裡都沒錯。」這句話完全可以刻進靈魂裡!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更嚮往沒有目的、沒有導航、甚至可以迷路的自由感。迷路,從來不是錯誤,而是另一種命中註定的相遇。它可能帶來美食、善意的人們,或是不同於旅行書介紹的奇遇。所以,為生活留一點「迷路的空間」,換條路回家、走進沒查過評價的小店,或去一個沒計劃的地方,都可能撞見超棒的驚喜。
這本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都充滿生活感,沒有太多計畫,也沒有明確目的,卻處處是美好。你會在字裡行間聞到烤餅乾和咖啡的香氣,感受到四季更迭的細節,從窗外飄進來的風、花園裡變化的光影,到鄉間路上腳步聲的節奏。這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美好,全都是從生活中取材,提醒我們其實一直都能生活在不疾不徐的流動裡,只要我們擁有發現美的眼睛和那份允許自己留白的餘裕。
如果你想聽聽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歡迎你到Apple Pocast,聽聽『窩在可能裡』第33集。希望這集 podcast 能成為你忙碌生活中的溫暖陪伴,幫助你一夜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