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職場中,總免不了與同事、主管互動,而這樣的互動,自然會形成一種特有的文化氛圍。像是公部門體系,文化較為保守、步調也慢一些。當我們開始理解自己的工作風格後,難免會感到格格不入。
但這時候,我們只需要靜下心來問問自己:「這份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當你能將重心聚焦在「我能提供什麼?我想學什麼?我為什麼在這裡?」其實就會更清楚:我該把心力放在哪裡。
我是高敏感族群的一員,對情緒的起伏特別敏銳。過去,我非常重視工作氣氛,以及同事與主管的相處方式。但後來我發現,那樣的我過得太辛苦了。
我總希望每個人都好相處、情緒穩定,也因此變得容易患得患失,每天只想著怎麼迎合別人。當別人情緒一波動,我就像也一起被捲進去,壓力也悄悄堆疊。
後來,我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與目標:我告訴自己:在職場上,我無法影響每一個人,但我能影響自己怎麼看待工作。
我是一位第一線面對民眾的服務者,我的價值,是在混亂中理出頭緒、在迷惘中提供清晰的方向。
我開始把高敏特質放在「專注當下的每一位民眾」,把心思放在:聽懂他說不出口的困難,協助他釐清目前的處境,多給一句話的關懷,也許就能成為承接情緒的支點
這樣的過程,讓我重新拾回工作中的意義與價值。
尤其在參與CDA職涯諮詢師的系統訓練後,我也更知道如何在傾聽中精準抓住問題,從對方的語言與狀態中,給出更適切的引導。
曾和同事分享:「傾聽,大於對話。」當我們先讓對方把話說完,他就會知道:你願意理解、你願意接住。 而我們也能在傾聽中思考——他的重點是什麼?他的情緒怎麼了?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會更有效?
現在的我,明白自己目前的選擇是什麼:
✔️我需要一份穩定的收入,支撐生活開銷
✔️我還有家庭照顧的責任,想陪伴孩子成長
✔️我希望週末能保留時間,進修或打造自己另一段有意義的生活
所以目前這份工作,也許不是夢想中的樣貌,但卻是此刻最合適的安排。
當我釐清了為何選擇這份工作,也就更能安住在每天的挑戰裡。你呢?你現在的工作,還看得見它的意義嗎?
如果你也正經歷類似的狀態——可能是倦怠、懷疑、卡關,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說不上來」—— 或許,我可以陪你聊聊。
身為一位職涯諮詢師,也是一位走過職涯迷霧的高敏人,我相信,每一段模糊不清的時刻,都是下一步的前奏。如果你想找個地方,把卡住的念頭說出來——
歡迎留言或私訊我,讓我們一起練習,把職涯走得更有力量
#職涯厭倦期 #高敏感工作者 #職涯諮詢 #說出來就不孤單 #你不是一個人






